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比襟w時代的到來,讓新聞宣傳工作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而如何在全媒體時代,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真正發出自己的聲音?這成為所有媒體面臨的時代課題。
一、把握全媒體時代媒體融合的趨勢。
做好全媒體時代新聞宣傳工作,就要加快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真正實現“融為一體、合而為一”。
傳統媒體在內容生產能力和公信力上具有一定優勢,而新媒體基于互聯網在傳播渠道和終端上的優勢,能更好地把黨的聲音傳遞到千家萬戶,所以,傳統媒體轉型的最好方式是與新興媒體融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p>
筆者所在的海港區原有《今日海港區》報紙、電臺、電視臺、微信公眾號等平臺。2019年6月,海港區融媒體中心掛牌運行,將原有媒體機構、人員進行整合,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形成了“一體策劃、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媒傳播”的融媒體新聞生產格局。對接“冀云·融媒體”平臺,建立統一的新聞線索上報、稿件審核機制,實現了媒體資源共享、采編協同、多媒聯動。
二、走好全媒體時代群眾路線。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讀者在哪里,受眾在哪里,宣傳報道的觸角就要伸向哪里,宣傳思想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就要放在哪里?!币龊萌襟w時代新聞宣傳工作,就要貫徹落實群眾路線,切實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提高百姓“獲得感”,真正實現媒體與用戶需求的大融合。
內容貼近群眾,實現“本土化”制作。要注重將傳播內容下沉,生產出更多貼近群眾實際生活的作品。筆者所在的海港區融媒體中心通過報紙、電視、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先后開設《我為百姓做點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等專欄,報道創城創衛、脫貧攻堅、清潔取暖等民生領域新聞信息?!督袢蘸8蹍^》微信公眾號及時發布醫療、教育、住房改革、道路維修、復工復產、停電停水通知等民生領域相關消息,如“秦皇島市提供核酸檢測醫療機構名單公布”“海港區這一新建小學明確施教區及對口學校!”“海陽鎮片區征拆改造最新進展來了!”等,每一篇都引發公眾廣泛關注,點擊量紛紛破萬,取得了較好的宣傳效果。
以人為本,反映民生需求。融媒體要及時向社會提供服務,刊播政務信息、惠民政策等,發揮“上連黨心,下接民心”的橋梁紐帶作用。筆者所在的海港區融媒體中心關注用戶需求和對新聞的反饋情況,真正做到關注并盡力滿足群眾生活與信息服務需求。“海港融媒”客戶端用戶可以通過客戶端進行移動充值繳費等5項生活繳費,企業登記注冊、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等7項審批業務和交通違章查詢、公交查詢、社保查詢等10項便民服務。海港區政府網和區長信箱提供建言獻策、網上信訪、網民互動等多項功能,努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三、做好全媒時代理念創新
全媒體時代,新聞宣傳工作要不斷創新理念,運用新技術,短視頻、微信、微博等手段齊發力,增強傳播力和傳播效果。
通過學習了解到,人民日報成立近50個融媒體工作室,由一線編輯記者自由組合,成為新聞生產的突擊隊。俠客島、麻辣財經等一批工作室成為傳播領域的知名品牌,更實現了各部門的編輯記者建立起24小時無縫對接的供稿渠道,確立了矩陣式、扁平化的采編溝通機制,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以人民日報客戶端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之際推出的H5產品《快看吶!這是我的軍裝照》為例。通過用戶上傳照片,利用產品背后的人臉識別技術,生成屬于用戶自己的不同年代的軍裝照片,有很強的互動性和代入感,上線不到10天,瀏覽量就突破10億,超過1.55億網民參與,創下業界單個H5產品訪問量新高,成為ー款現象級新媒體產品。這些創新、互動的理念,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筆者所在的海港區融媒體中心也正致力于多媒融合,破除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藩籬,設置全媒體記者,全媒體編輯,當發現新聞點時,當即組織記者對圖文、音頻、視頻等進行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點推送,融合傳播,極大提高了生產效能。一方面,利用新媒體搶抓先機,以微信、微博、短視頻形式發布,率先搶占輿論第一落點;另一方面,利用傳統媒體的權威優勢,在報紙重要版面、廣播、電視節目中重要位置開設專欄專題,刊發系列報道,進行深度報道解讀。矩陣式、扁平化的采編溝通機制正在逐步建立,有效提高了宣傳的覆蓋范圍,形成了強大的傳播合力。同時,在全市各縣區中首個加入央視新聞移動網、首個加入央視頻等權威國家級融媒體平臺,進一步促進了我區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深度融合。先后承辦了打卡最美海岸線、秦皇山海全民誦讀盛典、農民豐收節、等央視網、長城新媒體的接力直播或獨立直播活動,直播總點擊量達到700多萬,取得了宣傳海港區、推介海港區的良好效果,以此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從相加到相融。
作者簡介:
韓冰,女,漢,1985年4月27日,秦皇島市海港區人,大學本科,助理政工師,研究方向:思想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