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志 周虹 丁拉拉
摘要:隨著外在經營環境的日益競爭激烈,多元化經營成為企業普遍采取的增長戰略,審計風險問題逐漸受到國家相關部門和審計師的高度重視。鑒于此,本文將探索多元化經營戰略與審計師審計風險之間的關系,并提出相關的假設及進一步分析。
關鍵詞:多元化經營戰略;審計師;審計風險
一、引言
在國內產能過剩、外匯資產過多及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2013提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使得國內許多企業積極與沿線國家發展經濟合作伙伴關系。2017年繼而做出“粵港澳大灣區戰略部署”,更加速加深了行業多元化發展的必要性和積極性。尤其兩年來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溫、全球貿易保護抬頭情況下,分散對其他國家貿易自由度已成為必然趨勢,加上國內經濟發展趨緩以及產品日益競爭下,為了降低經營風險,未來企業不管在國內或國外進行多元化經營發展將更趨顯著,經濟業務也越來越多樣,會計方面的業務變得更加復雜,會計準則越難以理解,內部控制質量隨之惡化下滑,此種情況下,審計師面對的審計風險必然大幅提升。
二、文獻綜述與研究假設
根據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指出,審計風險是指“當財務報表出現重大不實表述時,審計師出示不適當審計意見的風險”。審計師是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把關的最終守門員,既可減少外部人士對內部股東之間信息的不對稱,又可降低股東與管理層之間的代理問題,因此審計師審計風險長久以來一直是實務界與學術界關注的議題。已有文獻質性文獻集中關注如何降低或防范審計風險(例如,管鳳琴,2019等),只少量實證性文獻從審計重要性水平(例如,許旗,2018等)、審計重要性(例如,孫紅梅,2013等)、客戶重要性(例如,李進,2018)、審計質量(例如,李進,2018等)、地域多元化(例如,賈宇,2015等)和審計師對審計風險準則改變(Niemi et al.,2018)等層面探索審計風險的影響因素。
目前國內外文獻忽略面對企業多元化經營戰略浪潮下,所有者和管理層之間的委托代理問題逐漸加深,信息不對稱現象日趨嚴重(Duru and Reeb,2002),未將企業多元化經營與審計師審計風險之間相互連結。僅Hung and Cheng(2018)探討企業產品越趨多元化,降低信息的透明度,從而增加管理者和審計師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導致更高的審計風險。現有文獻缺乏全面深入探索企業多元化經營對審計師審計風險的影響。依此,本文基于信息不對稱和代理觀點,推理建立企業多元化經營對審計師審計風險影響的相關假設:
根據美國審計準則公報(SAS)第99號,組織或業務結構的復雜性是增加財報風險的機會因素。當公司業務復雜性越高,必要的審計任務隨之增加,審計風險也越高(Chan et al.,1993)。根據代理理論,與專業化經營相比,多元化經營的公司組織結構較為復雜,經營的不確定性較高,溝通成本和部門間的協調較不易,加大股東與管理層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擾亂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間的關系,相對加重代理問題(Denis et al.,1997),以致管理層在監督財務報告的精確性和時效性方面較不積極,容易導致財務報告出現重大錯報或漏報,致使注冊會計師承擔更高的審計風險。依此,提出如下假設1和假設2:
假設1:與專業化經營公司對比,多元化經營企業的審計師面臨更高審計風險。
假設2:企業多元化經營程度與審計師的審計風險呈正相關。
實施非相關多元化戰略的公司主要希望通過公司內部不相關產品各部之間的金融經濟創造價值。與外部觀察員和投資者相比,該集團的最高管理層對實際部門業績和未來前景有更完整和可靠的信息(Chakrabarty and Whitten,2011),信息不對稱程度越嚴重,外部觀察家和投資者對集團內部信息的獲取有限,很難對此類企業內部資本市場進行外部監控,較容易演變成金融欺詐,增加欺詐性報告風險(Fairfield et al.,2008),因而提高審計師審計風險。相反,相關多元化的企業較關心開發流程和技術創新,致力于各項活動和競爭能力的更有效共享,從而建立更緊密的相互依賴關系,創建一個對等監控系統,反可減低欺詐性報告風險,使得審計師審計風險降低。隨著多元化程度的增加,相對于相關多元化經營企業,非相關多元化經營的公司面臨更大欺詐性報告風險(Chakrabarty,2015),加大審計師審計風險。據此,提出如下假設3和假設4:
假設3:與相關多元化經營企業相比,非相關多元化經營公司的審計師面臨更高審計風險。
假設4:對比相關多元化經營程度,非相關多元化經營程度與審計師審計風險的正相關性更強。
三、結論與建議
為進一步分析多元化經營戰略對企業避稅的影響,尚可檢驗信息透明度高低、公司治理強弱、上市公司證券交易地點等調節變量;并驗證內外部控制質量及外部監督力度的中介效應。通過本文建立的研究途徑,期望集中力量,最大限度地了解企業不同經營型態下審計師面對的審計風險。
參考文獻:
[1]許旗.對審計重要性水平與審計風險關系的思考[J].國際商務財會. 2018(6):84-86.
[2]李進.客戶重要性、審計風險與審計質量關系的研究[D].華僑大學. 2018.
[3]張旺峰.事務所規模、審計任期與審計質量[J].財會月刊. 2018(2) :135-142.
[4]Hung, Y. S. and Y. U. Cheng.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complexity on audit failures from corporate fraud: Individual auditor level analysis[J]. 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 2018,23(2):72-85.
作者簡介:
陳天志 1960.10,男 教授 會計學博士 臺灣
周 ?虹 1968.06,女 教授 經濟學博士 遼寧
丁拉拉 2000.11,女 學生會計學大專生湖南懷化
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專項資金資助項目:pdjh2020b1269
廣東省高職教育財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2019年度教育教學改革項目:CJ201903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技術研發與服務團隊資助:CXTD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