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曉宇

摘要:本文首先介紹高技術產業的發展現狀,分析影響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的因素,接下來基于省際面板數據運用R語言進行實證研究,最后基于實證結果分析其現實含義并給出相關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省際面板數據;R語言
引言
高技術產業是指運用當代尖端技術(主要指信息技術、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領域)生產高技術產品的產業群。高技術產業具有研究開發投入高,研究人員所占比重大,發展迅速,對其他產業滲透能力強等特點。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是衡量高技術產業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許多專家學者對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做了研究。
邱兆林(2015)利用省際面板數據,實證研究了高技術產業的創新效率,他認為,政府研發支出、知識產權保護和企業研發投入都對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有正向影響,但企業研發投入的作用更大[1]。周劍(2018)選用非參DEAMalmquist模型,深入地分析了我國高技術產業2005年-2015年創新效率變動趨勢,其研究表明,對外開放水平,信息化水平,專業化水平,政府政策支持對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均有顯著的影響[2]。宛群超,楊曉嵐等人(2019)基于空間經濟學視角對問題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固定資產投資對省域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產生了明顯的杠桿效應,但市場競爭和政府支持對省域創新效率的影響表現為不明顯[3]。
總的來看他們應用了各種各樣的模型與方法,但鮮有人基于R語言對問題進行研究。本文運用R語言構建模型,研究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的影響因素,希望能對相關研究做出細小的補充。
一、高技術產業創新發展現狀以及影響因素分析
首先,我國高技術產業增長勢頭良好,出口持續增長,但產品附加值較低。我國高技術產業規模巨大,年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由于研發經費投入不足,創新效率較為低下,導致產品附加值不高,無法創造與體量相稱的經濟收益。所以企業的研發經費投入是影響創新效率的一大因素。
其次,但高技術產業群體較為單一,多為國有企業以及規模以上企業,中小型企業數量在高技術產業中存在著數量較少,經費不足的問題,無法為產業創新提供持續的動力。中小型企業是創新的一大主體,其提供了70%的技術創新。中小企業在高技術產業中發展受限,是影響產業創新水平的一個重要原因。
最后,高技術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在不斷提升,但仍有不足,表現為創新成果無法有效轉化為創新收益,反向激勵作用不明顯。創新研發投入不斷增加,但專利申請數目也在不斷增加。專利申請數目的增加是否會對企業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從而帶動創新效率的提高是需要研究的一個問題。所以有效創新成果是影響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
基于以上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我們做出如下假設:
假設一:企業個數與創新效率存在著正向相關關系;
假設二:企業的研發經費投入與創新效率存在著正向相關關系;
假設三:專利申請數目與創新效率存在著正向相關關系。
二、指標體系與數據來源
本文的分析主要采取了四個指標,分別為:各省市當年新產品銷售總額的對數值來衡量創新效率( ),企業個數( ),企業研發經費內部支出( ),當年專利申請數目( )。本文的數據來源于2015-2019年的《中國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
三、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1.研究方法
本文搜集了我國32個省市的面板數據,利用R語言構建面板數據模型進行問題的研究。
2. 研究過程
首先進行單位根檢驗,結果顯示它們都是平穩的。
從上表來看,隨機效應回歸的結果也不理想,x2,x3的p值較大,無法拒絕原假設,所以隨機效應模型也不適用。
綜上來看,混合回歸模型是較為適合的模型,根據模型結果,我們可以得到:
其中, =1.8258e-03, =1.0129e-06, =-2.2679e-04.
3. 結果分析
從研究結果來看, >0,這說明高技術產業的創新效率與企業個數存在著正向相關關系,假設一成立。這是因為企業個數的增加會提高創新活力,豐富創新活動的形式,帶來更多的有效成果,從而帶來創新效率的提高。
>0,這說明高技術產業的創新效率與企業的研發經費投入存在著正向相關的關系,假設二成立。這是因為企業研發經費的投入會促進創新型技術和創新型產品的出現,解決研發過程中的經濟問題,使研發活動無后顧之憂,最終提高了產業內的創新效率。
<0,這說明高技術產業的創新效率與專利申請數目存在著負向相關的關系,假設三不成立。這是因為我國的專利審查制度還不夠完善,大量的專利無法有效轉化為技術或者產品投入到市場之中,無法有效帶動創新效率的提高。盲目的追求專利數目的增加反而會帶來創新資源的浪費,阻礙創新效率的提高。
四、政策建議
1.要認識到中小企業在創造新型商業模式、發展最新科技及推動創新能力的龐大潛力,要利用各項政策來鼓勵中小企業在國家鎖定的新興產業,包含綠色產業(潔凈能源、再生能源及智能電網等)、資訊產業、云端科技、醫療科技等,進行創新活動。
2.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好現有的促進企業科技創新的政策,要進一步加大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落實力度,使更多的企業能夠增加研發投入,通過研發投入的增加來促進創新效率的提升。
3.要進一步完善專利審查制度,要做到專利有效化,可實踐化。要表明對于盲目申請專利行為的反對態度,對于學究式,填充式的研究成果不予以專利批準。從而打擊盲目申請專利的行為,減少創新資源的浪費。
參考文獻
[1]邱兆林.政府干預、企業自主研發與高技術產業創新——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15(04):43-48.
[2]周劍.我國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高新區,2018(04):1-6.
[3]宛群超,楊曉嵐,鄧峰.中國省域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的收斂性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基于空間經濟學視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08):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