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承將
摘要:隨著經濟和科技水平的快速發展,在救援工作中消防新設備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社會現實中,經常會存在一些火災,展開相應的救援作業時,消防裝備發揮著較大的作用,其可以決定整個救援工作可否有序高效進行,降低發生人員傷亡的概率。還有,鑒于在消防救援經過里,裝備設施所體現出來的巨大作用,因此,必須要關注其對應的轉型升級工作,實現整個工作的高效展開。
關鍵詞:消防裝備;人工智能;智能定位
引言
高科技的發展為社會生產源源不斷地注入新的動力,人工智能技術作為當前高精尖技術的代表之一,在越來越多的行業當中被應用。消防是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一項重要工作,因此做好消防工作是至關重要的。消防裝備的先進程度直接關系到消防工作建設的效果,人工智能技術下的消防裝備技術在不斷深化,因為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消防裝備已經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時代[1]。
1消防裝備內容
當前,科技在持續發展,這就促進消防裝備更為先進,而在功能方面也更加齊全,如此其應用的領域便更為廣泛。從裝備的功能進行出發的話,可以把它劃分成特勤及個人兩種,所謂的特勤,通常有消防車輛等;而在個人裝備方面,通常會表現為消防腰帶,防毒面具等。這些裝備設施在展開消防救援工作時,設施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2消防救援裝備智能化發展趨勢
2.1起步初始階段
人工智能技術目前在我國消防救援裝備當中的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在消防救援裝備中應用救援技術可以有效改變傳統消防救援裝備的被動性,人工智能化的消防救援裝備可以使感知意識與能動性得到有效提升。消防救援裝備實現智能化以后,同樣可以“思考”問題,對搶險現場進行分析并制定對策,實現主動救援。
2.2發展強化階段
消防救援裝備在人工智能技術的背景下具備了主動意識,但是在救援現場總有意想不到的情況,因此智能消防救援設備僅僅具備主動意識是不足夠的,還需要在自我意識的基礎上提升自我適應能力。結合計算機系信息圖像技術,對救援現場的風險等級、情況進行分析,初步做出較為精確的判斷,同時初步制定科學的搶險救援計劃,對重點區域進行布局并展開救援。
2.3系統化整合階段
對實現初步智能化的消防救援裝備進行系統化的整合,其目的是使智能化消防裝備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在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配合VR、AI技術,可以實現虛擬場景與現實場景的整合,進而實現全方位、立體化的搶險救援,對搶險現場的情況進行初步判斷,智能化消防救援裝備內置云計算裝置,在救援的同時對搶險現場的情況進行分析,同時記錄到云計算裝置中作為未來搶險救援的參考數據[2]。
3新形勢下推進消防裝備轉型升級的幾點思考
3.1抓住時機,爭取專項裝備資金,持之以恒構建經費保障的長效機制
如果要實現消防設施得以較好的轉型升級,那么必須要對物質基礎進行足夠的重視,這也意味著必須要在經費層面上達成較好的保障。現今,在普通民眾層面,對消防意識有了很好地提升,而且在消防安全訴求方面表達地更為強烈。在我國不同的政府層級,都會對消防工作有著嚴格的要求以及高度的重視,這種背景下給消防設施的升級帶來了較好的契機。所以相關部門必須牢牢抓住機會,對其所負責的消防裝備展開高效的評估,由此促使政府構建出提升裝備轉型的相關計劃,并且從經費層面上予以有效地保障。這樣面對消防經費就有了基本的保障,從先前的感情化發展成長效化。而且也能夠很好地促使政府改變以往經費支出的具體做法,不再是隨用隨撥,而是從長遠的角度進行整體的規劃支出。
3.2完整的應急通信保障
應急救援通信調度箱系統包含了一組無中心、自組織、自愈型無線應急通信網絡設備,采用同頻組網的技術,網絡內的所有設備節點都在同一頻點的寬帶上工作,減少頻率資源的占用,使其高效的實現在應急救援現場網絡的快速組網。設備最大可支持20Mhz帶寬,實現最大40Mbps數據傳輸。最小可支持5Mhz帶寬,從而使其網絡覆蓋能力達到最優的效果,達到在山地、市區、地下室等復雜地形環境下的通信效果。網絡內的所有節點都具有主動多跳接力能力,可完成在16個節點組成的鏈狀網絡中15跳接力傳輸,擴展其網絡傳輸距離。在任意的兩個節點之前因距離、地形等多種因素限制無法直接進行信息傳輸時,可通過在其中增加其他節點進行接力中繼傳輸。除此之外,在同一網絡內數據傳輸時具備路由路徑自動選擇及自動管理等功能,保證了信息傳輸時的路徑擇優選擇,保障通信質量,并可實時確定節點之間的連接狀態來確定是否進行接力中繼傳輸和最優接力中繼路徑。
3.3快速組網,多網融合
移動通信由于其機動靈活的特性,在火場現代化指揮系統中的應用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移動化通信指揮的方式可以突破地點、時間的限制對消防救援現場進行指揮調度,并根據救援現場情況及時調動相關消防力量,并根據災害類型及時止損,與指揮中心進行信息交換等等。多種網絡完成交融并用,使用空口協議減少設備之間的聯接和轉發消耗,加強冗余通信效果,達到救援現場應急通信保障的目的。具備實時傳輸抗干擾和高清晰度的視頻圖像的能力;同時可結合時下逐漸成熟的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衛星通信技術、微波等實現救援現場與后方指揮中心的寬帶數據傳輸的效果。
3.4優化消防裝備的配備結構
首先,應該推行救援設施系統評估。從而在專業車輛裝備方面能夠達成配齊配強的狀態,在此基礎上應該秉持系統思維。進行相關的特殊災害救援車輛裝備專項評估認證,依據科學的原則構建出全災種車輛裝備建設規劃。而在配套經費方面,則是借助不同政府層級配套的辦法進行,由此達成整體統籌。最終實現車輛裝備的結構優化。加快配齊配強洪澇、地震、山岳、石化,高層建筑、軌道交通和核生化等消防救援裝備,對于那些技術含量相對較低且無法和實際進行對標的設施,應該進行有效地淘汰。
結語
應急救援通信調度箱系統圍繞現場通訊調度,打通應急通信技術最后一公里屏障,保障消防隊員安全,通過這種“以專為主,公專結合”的救援戰術,實現移動無線電遠程下達命令、調取現場實時監控信息的能力,把實時數據及時傳輸給消防指揮員,提供救援數據支撐、確保人員無遺漏、保證所有人員能安全撤離,遠程指揮的方式使得后場指揮員如同親臨現場,實時助力現場的應急救援指揮工作[3]。
參考文獻:
[1]吳新華.移動通信系統中的信道資源調度與分配技術研究[D].東南大學,2020.
[2]劉碧波.城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系統設計[D].河北科技大學,2020.
[3]佟彤.多核系統的實時任務調度問題研究[D].沈陽工業大學,2016.
[4]鄒方勇,李玉亮.消防新裝備在救援現場的應用研究[J].今日消防,2021,6(06):44-45.
[5]楊軍,曹靜波.學院召開2017消防高新裝備實踐教學暨技術裝備發展高端論壇[J].武警學院學報,2017,33(09):97.
[6]李茂結.新形勢下消防隊伍滅火救援裝備的建設和運用分析[J].地球,2017(0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