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8月,我國已與22個國家和地區簽署14個自貿協定,自貿協定在全球范圍內蓬勃發展?本文主要對近期現有自由貿易協定影響效應相關研究進行梳理,發現多數學者集中于研究自由貿易協定的經濟效應,鮮有國內學者研究其非經濟效應?未來學者可從自由貿易協定的非經濟效應為研究方向,探討自由貿易協定對參與國國內或第三國國內社會制度?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影響作用,以及不同自由貿易協定的相互影響作用,拓展自由貿易協定的非經濟效應研究?
關鍵詞:自由貿易協定;經濟效應;非經濟效應
一?引言
目前,全球正在實施的區域貿易協定約381個,這些協定形成了世界各國相互交織的自由貿易區網絡?在新一輪自由貿易區協定發展中,發達國家處于優勢地位,掀起了發展熱潮?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中日韓自貿區?歐日自貿區以及中歐自貿區等在不斷發展,逐漸取代現有的世界貿易組織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等平臺?這些舉措已折射出以自貿協定為主體的國際貿易新格局正逐步形成?本文通過梳理自由貿易協定影響效應相關文獻,理解當下自由貿易協定影響效應的研究現狀,為未來學者進行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二?自由貿易協定經濟效應研究
目前學術界不同學者基于不同研究視角?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對自由貿易協定(后文簡稱自貿協定)經濟效應進行研究?按研究方法分可分為事前評估和事后評估兩種,前者側重在自貿協定簽訂前對社會福利效應的估計預測;后者利用自貿協定實施前后真實數據分析經濟效應?關于自貿協定經濟效應的事前評估研究,多數學者利用全球貿易分析系統模型(GTAP)?CEG模型進行模擬量化評估,主要評估了自貿協定對GDP?進出口?貿易條件?社會福利?產業的影響?對于某個特定自貿協定的影響作用研究?關于自貿協定所產生的經濟效應的事后評估研究,多數學者利用貿易協定簽訂前后相關數據,利用擴展的引力模型和雙重差分模型進行定量研究,分析貿易協定的雙邊貿易拉動效應?成員國全球價值鏈關聯效應?成員國出口產品價格及質量的提升效應等等?
(一)自由貿易協定經濟效應事前評估
首先一部分學者以RCEP協議為研究對象,研究RCEP生效對相關參與國的影響作用?李昕等人(2017)?張珺等人(2018)利用CEG模型對RECP協定下貿易壁壘降低對各國影響作用進行模擬,結果表明RECP會拉動參與國GDP?貿易和國民福利增長?劉宇(2017)則利用該井GTAP模型對這一作用進行模擬,同樣得到相似結果?都倩儀(2021)利用動態GTAP-FDI模型模擬印度和日本加入或退出的三種場景研究RECP經濟貿易效應,發現RECP生效會加快成員國GDP增長和居民福利提升并對非成員國的GDP增長?居民福利提升起到不同程度抑制作用?許培源,羅琴秀(2020)借助GATP模型模擬“一帶一路”自貿區不同建設路徑和不同階段下所產生的經濟貿易效應,結果顯示自貿區的經濟增長效應明顯,對參與國的進出口影響作用存在區域和階段差異性?
(二)自由貿易協定經濟效應事后評估
多數學者認為自貿協定簽訂會拉動成員國間貿易量增長?削弱第三國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上地位?影響成員國出口產品價格和質量?投資效應?促進跨境人民幣結算發展(王珊珊等,2019)并影響企業研發和經營(何陳棋等,2019)?就業拉動效應(康妮等,2018)?首先,自貿協定的貿易的拉動效應,董洪梅等人(2020)基于我國與34國家和地區18年的雙邊貿易數據,利用拓展引力模型實證檢驗自貿區在國內的貿易影響效應,結果表明,自貿協定實施生效會拉動我國進出口貿易,并隨著時間變動,這一作用逐漸減弱?魏景賦等(2021)基于我國與自貿協定伙伴國相關雙邊貿易流量數據,利用貿易引力模型實證檢驗了自貿協定的貿易創造效應,發現簽訂并實施自貿協定能夠對我國與伙伴國之間貿易流量產生正面拉動作用,并且這一貿易創造效應受自貿協定內各成員國經濟規模差距?收入差距?距離等因素影響?
其次,雙邊貿易協定的價值鏈貿易效應研究,李艷秀(2020)將中國-新西蘭,中國-秘魯自貿協定為研究對象,利用合成控制法和雙重差分法分析兩個自貿協定的貿易創造效應,發現中新自貿協定只對中間品出口產生顯著拉動作用,而中秘兩國自貿協定簽訂除了會拉動出口貿易外,還會對進口國外增加值產生抑制作用?黃勝強等(2021)基于中國與196各貿易伙伴地15年出口商品數據,使用IV-GMM模型實證檢驗了自貿其與中國出口商品價格波動的關系,發現自貿協定通過降低貿易壁壘來抑制出口商品價格波動?李仁宇(2020)認為自貿協定的實施通過市場進入效應和市場競爭效應來影響出口產品質量,并利用雙重差分方法對其進行了驗證?
再次,雙邊貿易協定的投資促進和轉移效應研究,多數學者主要從實證層面進行探討,一部分學者認為雙邊貿易協定會促進跨境資本的流動(宗芳宇,2012);另一部分學者認為雙邊貿易協定對投資不會產生明顯促進作用?張宇等(2021)用中國與179個經濟體雙邊投資數據,利用雙重差分模型實證檢驗了自貿協定對對外投資壁壘作用,發現雙邊自貿協定的簽訂會起到降低我國企業對外投資壁壘的作用?
(三)自由貿易協定中特定政策?條款經濟效應研究
有一大部分學者對自貿協定特定政策條款的經濟效應進行研究,分析其中具體條款所產生的要素生產率拉動作用?貿易效應?產業促進作用等?余淼杰,王霄彤(2021)研究了中國-東盟自貿區關稅減弱政策對中國工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作用,發現關稅減弱政策會依據生產率高低對出口企業進行篩選,從而促進工業企業整體全要素生產率水平提高?還有部分學者以自貿協定中具體條款,如技術性貿易措施條款(蔡宏波等,2020)?環境保護條款(王俊,2020)?政府承諾條款(齊欣等,2020)對我國出口貿易?雙邊貿易流量?結構影響,發現技術性貿易措施與政府承諾條款拉動國內出口,環境保護條款抑制出口促進進口,少數產品具異質性?
三?自由貿易協定的非經濟效應研究
自貿協定除具經濟效應,還具非經濟效應?多數學者研究自貿協定對國家間親密度?貿易摩擦影響?孫憶,孫宇辰(2017)利用國與26國數據,實證檢驗了貿易協定對我國與周邊國家親密度關系,發現前者會有條件地促進后者,并加入美國霸權因素后這一促進作用被弱化?郭俊(2015)考察貿易協定網絡與國際投入研發溢出的關系,使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和構建非線性回歸模型進行檢驗,研究表明區域貿易協定對國際投入研發溢出具有積極作用?馮帆等(2018)探究自貿協定對貿易摩擦的影響作用,認為自貿協定通過改變貿易摩擦預期收益?預期成本?不確定風險并利用其自身的爭端解決機制來減少成員國間貿易摩擦?伊恩·弗格斯森,王宇(2020)認為自貿協定可以促進各國通過協商方式解決貿易爭端問題,以美國-智利自貿協定為例進行闡述?金澤虎等(2021)認為在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狀況下,各國簽訂自貿協定能夠有效地抵消美國不穩定?不確定貿易政策各各國所帶來的消極影響?
四?自由貿易協定深度影響作用研究
許亞云等(2020)構建區域貿易協定深度指數分析區域貿易協定對貿易的影響作用,利用相關數據實證檢驗區域貿易協定對成員國間貿易具正向拉動作用,并作用隨貿易協定深度加深而增強?于榮光,成新軒(2021)研究了自貿協定深度對國內分工影響,認為貿易協定深度通過貿易生產成本節約效應和市場失靈削弱效應來促進國內分工深化,并基于現有數據基礎利用貿易引力模型驗證了其想法?孫玉紅等(2021)則研究自貿自貿協定對我國服務貿易出口影響,搜集我國62個進口地區數據,利用擴展引力模型實證檢驗,結果表明自貿自貿協定深度會顯著促進我國服務貿易總出口,且這一作用在不同出口服務業中存異質性?楊繼軍等人(2020)引入自貿協定總深度指數 發現區域貿易協定水平深度對增加值貿易關聯的促進效應,“WTO+”深度比“WTO-X”深度對增加值貿易的促進效應更強,且還發現區域貿易的 “發展中鄰國溢價”作用?還有部分學者以某一具體自貿協定為主要研究主體,分析了自貿協定深度的影響作用?彭冬冬,林玨(2021)利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數據,實證檢驗發現自貿協定深度是通過貿易成本節約機制和直接投資驅動機制兩條傳導路徑來促進各國區域價值鏈合作,最終實現沿線國家共贏局面?
五?結論
綜述,近年關于自貿協定影響效應研究成果豐富?學者多傾向利用定性定量預測分析自貿協定所產生的經濟效應,研究包含自貿協定對經濟增長?進出口貿易?進出口產品?制造業發展?國際投資轉移等方面影響作用?少部分學者研究自貿協定非經濟作用?還有一部分學者以自貿協定中具體條款為研究對象,研究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促進或抑制作用?此外,學者還以貿易協定深度為研究對象,研究其對國際分工?相關產業全球價值鏈競爭力?全球價值鏈合作關聯等影響作用?當下學者,還可從自貿協定的非經濟效應為研究方向,研究其對參與國國內和第三國國內社會制度?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影響作用,拓展自貿協定非經濟效應研究?
參考文獻
[1]蔡宏波,朱祎.自由貿易協定中技術性貿易措施條款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J].經濟縱橫,2020(09).
[2]陳紅彥.自由貿易協定:提升我國全球氣候治理制度性話語權的新路徑[J].法學,2020(02).
[3]董洪梅,張曙霄,劉冠辰.自由貿易區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基于引力模型的實證分析[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02).
[4]都倩儀,郭晴.RCEP生效對全球經濟貿易中長期影響研究[J].亞太經濟,2021(01).
[5]馮帆,何萍,韓劍.自由貿易協定如何緩解貿易摩擦中的規則之爭[J].中國工業經濟,2018(10).
[6]郭俊.區域貿易協定網絡對國際R&D溢出的影響——基于42國面板數據的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5(17).
[7]何陳棋,曹紅,唐葆君.自由貿易區對我國上市企業研發與經營績效影響的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9(08).
[8]黃勝強,王雅貝.自由貿易協定是否加劇了中國出口價格波動[J].世界經濟研究,2021(05).
[9]金澤虎,潘棟彬.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與出口抑制:基于引力模型的驗證與啟示[J].價格月刊,2021(05) .
[10]康妮,劉乾,陳林.自由貿易協定與勞動人口就業—基于“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公共政策準實驗[J].國際貿易問題,2018(10).
[11]李仁宇,鐘騰龍,祝樹金.區域合作?自由貿易協定與企業出口產品質量[J].世界經濟研究,2020(12).
[12]李昕,關會娟,蔡小芳.基于價值鏈視角的TPP與RCEP亞太經貿合作研究[U].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7(01).
[13]李艷秀.FTA的價值鏈貿易效應——基于中新?中秘FTA的實證分析[J].價格月刊,2020(12).
[14]劉宇,呂郢康,劉瑩.時間成本視角下RCEP對中國的經濟影響--基于GTAP模型的測算[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7,37(11).
[15]彭冬冬,林玨.“一帶一路”沿線自由貿易協定深度提升是否促進了區域價值鏈合作?[J].財經研究,2021,47(02).
[16]齊欣,孫鳳洋.嵌入政府采購承諾條款的FTA對雙邊貿易影響機制研究[J].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20,40(04).
[17]孫憶,孫宇辰.自由貿易協定能提升國家間親密度嗎?——基于中國周邊FTA的實證分析[J].世界經濟與政治,2017(04).
[18]孫玉紅,趙玲玉,周雙燕.自由貿易協定深度對中國服務貿易出口的影響研究[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21(02).
[19]王俊,徐明,梁洋華.FTA環境保護條款會制約污染產品進出口貿易嗎——基于產品層面數據的實證研究[J].國際經貿探索,2020,36(09).
[20]王珊珊,張曉倩.貨幣互換?自由貿易協定與跨境人民幣結算的發展——基于heckman兩步法和PSM的實證檢驗[J].上海經濟研究,2019(08).
[21]魏景賦,周婕星,唐俏.中國自貿協定的貿易創造效應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動態關稅對貿易流量變動的影響檢驗[J].國際商務研究,2021,42(03).
[22]許培源,羅琴秀.“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區網絡構建及其經濟效應模擬[J].國際經貿探索,2020,36(12).
[23]許亞云,岳文,韓劍.高水平區域貿易協定對價值鏈貿易的影響——基于規則文本深度的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20(12).
[24]楊繼軍,艾瑋煒,張雨.區域貿易協定的條款深度對增加值貿易關聯的影響[J].國際經貿探索,2020,36(07).
[25]伊恩·弗格斯森,王宇.世界需要一個運行正常的多邊貿易爭端解決機制[J].金融發展研究,2020(10).
[26]于榮光,成新軒.貿易協定深度對我國專業化分工水平的影響研究[J].亞太經濟,2021(02).
[27]余淼杰,王霄彤.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和中國企業生產率[J].學術月刊,2021,53(03).
[28]張堪,展金永.CPTPP和RCEP對亞太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效應差異研究--基于GTAP模型的比較分析[J].亞太經濟,2018(03).
[29]張宇,蔣殿春.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是否降低了中國的對外投資壁壘?——基于三階段DEA與PSM-DID模型的考察[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6(02).
[30]宗芳宇,路江涌,武常岐.雙邊投資協定?制度環境和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區位選擇[J].經濟研究,2012(5).
作者簡介:孫慧玲(1996-),女,漢族, 江西省贛州人,廣東財經大學2019級碩士研究生,國際貿易學專業,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