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詩琦 王楠 馬舒婷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深入,中國在世界經濟中地位日益重要,物流業在促進貿易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將分析福建省物流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并給出建議對策,以期提高物流行業發展。
關鍵詞:物流;福建;對策
1福建省物流業及出口貿易現狀和特點
1.1 ?福建省物流產業發展現狀
1.1.1 ?經濟總體穩步運行,物流環境良好,需求增加
福建省經濟總體穩步運行,為物流的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同時加大了物流的需求。改革開放以來,福建省經濟發展有目共睹。2020年福建省經濟水平總體向好。全年GDP達43903.89億元,增速3.3%。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穩中向好,分別同比增長3.5%、8.5%、8.8%。福建省自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對物流業提出的更高要求,促使物流產業快速發展。
1.1.2 ?物流企業成長迅速,物流園區建設漸入正軌
因為物流經營規模的擴張、物流基礎設備的逐步完善和政府部門政策的支持,福建省很多物流企都提升了發展速速。上年3月17日,福建省有388家a級物流企業。歷經多年的發展,福建省已累積了17個省部級示范物流產業園區。福州閩侯荊溪鎮正大力開發物流項目,福建翔保稅物流中心通過驗收,三明大阪現代物流園開工建設,平潭綜合實驗區利嘉物流園保稅倉啟動等等。
1.1.3 ?物流基礎設施投資持續增長
福平鐵路、衢寧鐵路、興泉鐵路(福建段)正緊鑼密鼓地開展建設中。截止2020年,全省已基本形成了“兩縱五橫”的鐵路網框架,目前正計劃新建一條出省快速鐵路通道。福建省交通運輸基礎網絡建設一直在路上,截止去年11月,在全國沿海中,福建省港航以投資76.10億元位列第四;貨物吞吐量以11.0%增速位列第二;集裝箱吞吐量4.4%增速位列第六;水路貨運量以14.7%增速位列第三;水路貨物周轉量憑借15%位列第四。目前,福建省鐵路營業長度截止2018年為3509公里,民用航空港6個,現有鐵路7個。這都為福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運輸環境。
2福建省物流業存在的問題
雖然這些年來福建物流業呈快速發展之勢,但總是存在著一些問題。
2.1整體服務水平不足,物流信息孤島現象
福建省物流服務作用單一,信息網絡共享資源、信息資源管理欠缺。艱險的發展加劇了物流企業的分散化。福建中小型企業眾多,惡變競爭狀況常見。福建省物流資源分散化,規模化無法達到,使得信息共享資源難度系數增加,阻礙福建省物流現代化過程。其物流平臺并未共享,導致從業人員無法迅速獲取精確物流信息,企業無法迅速傳送物流信息,標準化的溝通體系并未創建,加劇了物流行業的不穩定。
2.2相關物流優秀人才不足
福建省物流人才培養發展比較晚,物流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和軟件開發人員的培訓體系不健全。現階段,物流人才的培養、引入和激勵制度需要健全。物流人才供求矛盾并未處理,尤其是中高檔人才緊缺問題。推動物流現代化的過程必然離不開人才的支持。
2.3物流成本高,妨礙物流企業擴大化發展
現階段,物流企業擔負著重特大成本。另一方面,企業用地成本較高。福州市物流商業用地成本一畝三十到五十萬元,庫房房租每個月30-40元/平,遠超江西和湖北省的平均。另一方面,高速路的運送成本太高。截止到2020年底,福建省高速公路里程數5158.7千米,占道路總里程數的4.7%,其中高速路5128.6千米,占0.6%。高收費標準相當于提升物流企業的壓力。伴隨著各種各樣成本的提升,物流企業發展緩慢。
2.4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不平衡,難以支撐對外貿易
福建省作為“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諸多因素,例如各城市區域自身地理位置及資源、政策等共同作用,造成了省內物流、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福建東南部經濟較為發達,物流基礎設施的投入資金較多,建設相對完善。而西北部多丘陵山地,對環境保護要求較高,經濟也不夠發達,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由此形成了“東南高,西北低”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形勢。東西部的發展不平衡性,造成了省內無法凝聚力量,無法高效協同支撐對外貿易的發展。
兩大三角洲作為我國最發達的城市群,城市輻射力很強,福建與其相比,物流實力明顯不足,近些年,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發展迅猛,優渥的待遇也帶走了一批優秀的物流人才,吸引了本該是福建省內和物理相關的人才、產業、資本,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福建省物流業競爭力,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3.建議對策
3.1加快開發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發展物流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智力支持,人才是一個地區保持持續長久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推動福建出口的能力,必須重視物流專業人才的建設。第一,企業要為優秀人才創造良好激勵機制。第二,高校可以開設碩博點深度化、垂直化培養優秀物流人才。第三、積極鼓勵人員同國內外優秀物流人員的交流、分享經驗,共同進步。現有人員可以通過培訓機制提升技能,加強資格認證;也可以通過搭建物流與出口貿易聯盟來為復合型人才提供一個交流交往的平臺,促進合作溝通。
同時,福建省作為著名的僑鄉,要重視發揮人脈優勢,充分利用人脈資源,積極吸引海外華人華僑出資參與建設基礎物流設施與省內物流園區的合作項目,可以通過和東盟等各國的合作,推進物流資源高效整合配置,提升資源配置效率,達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效果。利用人脈資源,抓住經濟貿易趨勢,搭乘“一帶一路”快車,因勢利導,促進對外貿易的需求。
3.2加快物流業的降本提質增效,推動出口貿易增長
可以看到,港口、公路、水運的作用位列前三,所以應該把發展重點放在港口、公路和水運方式上,加快福建省現代物流業降本提質增效,切實推進出口貿易便利化發展,從而推動對外出口貿易的發展。具體政策有:
(1) ?加快福建口岸資源整合,推進港口群建設。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收官之年,福建應該繼續積極為物流發展建設良好發展環境,加快物流產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應搭乘“一帶一路”的便車,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整合港口資源。港口作為影響力度最大的因素,勢必要加強港口物流的效力,要將港口現代化作為最重要的關注點。“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以來,項目落地開發發展的越來越多,成果斐然。“一帶一路”共建之旅高歌凱進,福建省打造的“絲路海運”,推進落實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持續打造海上戰略支點,以陸海新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為骨架,以港口、鐵路、管網為依托的互聯互通網絡,把開放、綠色、廉潔理念落到實處,共建風清氣正的絲綢之路。通過諸多港口資源上的整合,各港口分工合作,互利共贏,并達到降低出口貿易的成本,從而增加出口效益的效果。
(2) ?加快速度消除區域間貿易通關壁壘,切實推進出口貿易便利化發展。福建省應加強薄弱的多式聯運環節,探索應用多種物流方式,加速整合物流資源,使其合理、高效銜接,彰顯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擇機推出能夠為物流業和政府提供決策參考價值的產品;注重利用各類口岸平臺載體來促進聯系,承認資格證以及與海絲沿岸信息連接;積極和世界各國建立貿易友誼,在航運物流領域加深合作,促進國際數據交換,出口運營和管理水平提升,再通過與“海絲”沿線港口的有效鏈接,持續拓寬貨源渠道、密織航線網絡。
(3) ?注重港口+鐵路,港口+公路,公路+鐵路的多式聯運,實現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高效銜接,降低運輸成本,提升公路運輸效率,以促進福建省對進出口貿易發展。
3.3抓住政策機遇
“十三五”時期,福建省政府頂層設計,加快推進“一通道、二樞紐、三中心”物流樞紐體系建設。地理位置的天然優勢,加速推動了物流業發展與完善,物流業輻射地區的經濟也由此快速増長,當地基礎公共交通設施建設和貿易業發展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由此可看出,這些年政府不斷在加強引導。在加強引導的同時,要積極推進相關政策法律、基礎設施的建設落實。堅持實事求是,立足福建省自身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好區位優勢,促進港口城市物流發展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陶海花.國際物流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03):83.
[2]許素青.國際貿易與我國現代物流業互動發展問題探討[J].中國領導科學,2017(01):9-11.
[3]郭倩紫.國際貿易對物流業發展的影響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8(23):92-94.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王詩琦(2000年7月6日)性別女(滿族)遼寧省錦州市 物流管理
第二作者:王楠(2000.03.07)性別女(漢族) ?天津市 ?物流管理
第三作者:馬舒婷(2000年2月2日)性別女(漢族)遼寧省大連市,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