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桂梅
摘要:遼寧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十四五”時期構建“一圈一帶兩區”區域發展格局,加快建設以沈陽為中心的現代化都市圈。鞍山作為都市圈中的城市之一,應以此為契機,在都市圈發展中加強政府間的合作,加快產業一體化發展,深化科技服務一體化,加速實現交通一體化,優化營商環境,做強智慧文化旅游品牌,提升鞍山的影響力。
關鍵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鞍山;影響力
一、以沈陽為中心現代化都市圈的提出
遼寧省委、省政府立足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著眼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突破,提出了在“十四五”時期加快構建沈陽、大連“雙核”牽引的“一圈一帶兩區”區域發展格局。目的是為了統籌好“點”和“面”的關系,打破空間上的條塊分割,防止產業上的同質化競爭,優化生產力布局,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形成各得其所、各展所長、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發展局面。
為了使全省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層次、更加均衡、更高質量的方向邁進,遼寧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提出優化區域經濟布局,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加快建設以省會城市沈陽為中心的現代化都市圈。遼寧經過十多年的一體化發展,以沈陽為中心,以鞍山、撫順、本溪、遼陽、鐵嶺、沈撫示范區為支撐,具備了建設現代化都市圈的基礎條件。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地處東北亞交通幾何中心,區位優勢明顯。未來都市圈將展望東北、東北亞區域循環和經濟人文協作網絡,圍繞先進完善的人文創新圈、產業協作圈、就業通勤圈、軌道交通圈、品質生活圈和統一市場圈建設,著力打造新型工業化示范區、東北振興發展增長極。提出加強產業體系協同創新;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推進公共服務便利共享;強化生態環境共保共治;加快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建設五個方面的建設規劃。
二、建設以沈陽為中心的現代化都市圈的意義
遼寧建設以沈陽為中心的現代化都市圈是實現區域由局限性的成長向整體統籌發展的戰略轉型,推動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在較短時間內提升遼寧省的區域綜合實力和輻射帶動能力。都市圈還有助于推動產業合作和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發展壯大相關主導產業,拉長產業鏈條,圍繞特色產業鏈條,都市圈內各城市之間,合理分工,形成相關配套產業支撐的特色產業集群,通過產業鏈條的雙向延伸,促進城鎮空間布局和產業布局的優化調整,促進各城市間及城鄉間經濟社會資源的多元融合,實現產業的綜合帶動和全面提升。
都市圈發展戰略的推動和實施,可以促進各市政府對本區比較優勢進行梳理,按照要素流動和利益相關的客觀要求,以市場機制為主導進行區域定位,確立地方發展重點,從而打破行政壁壘和地方保護,讓生產要素跨區域流動和組合,形成都市圈城市間錯位發展和互補發展。以沈陽為中心的現代化都市圈要建設成為連接遼寧東南沿海與西部地區發展的戰略高地,建成產業特色突出、發展后進充足、生態環境優美、經濟文化融合、人民生活幸福的區域。
三、在現代化都市圈一體化發展中提升鞍山影響力的設想
鞍山市作為以沈陽為中心的都市圈的城市之一,應按照省委重大決策部署,主動融入,完善思路、搶抓機遇、積極推動鞍山參與構建和完善都市圈大產業鏈及供應鏈,加快形成要素自由流動、市場深度融合、資源高效配置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將鞍山打造成為沈陽現代化都市圈與遼寧沿海經濟帶融合發展的關鍵節點。
1.必須要加強政府間的協作,同時對于涉及的各相關規劃,要進行系統化調整;還要協調城鎮化發展步伐,使城鎮化發展和產業經濟社會總體發展相適應;通過都市圈的實施,加快推動和促進企業間的聯合,使企業能夠真正擔當起市場主體的地位,在市場起決定作用的過程中,充分培育產業、延伸產業鏈條,釋放城市經濟發展潛能,提升產業檔次和水平;同時,更進一步關注好人才發展戰略,充分發揮人才作用,加快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2.“加快建設以沈陽為中心的現代化都市圈”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為城市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明確了發展目標。鞍山市應加快轉型發展步伐,在大力推進產業一體化發展方面,一方面深度融入以沈陽為中心的現代化都市圈,加快與沈陽市的分工協作。鞍鋼是鞍山的名片,充分發揮鋼鐵、菱鎂等主導產業的優勢,打造沈陽現代化都市圈重要新型材料基地和加工配套基地,并對接沈陽汽車、工業機器人等優勢產業,加快建設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鞍山分園、新松“鞍山智慧康養基地”,共建自動化裝備及機器人創新協作基地和新材料示范基地,打造沈鞍產業配套協作示范區。另一方面積極與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各個城市尋求合作,加強鞍山與本溪合作,按照功能互補,產業協調,資源共享,攜手推動跨地區合作。
在深化科技服務一體化方面,鞍山市應全面加強科技合作,以鞍山經濟開發區、鞍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為載體,共建大型儀器設備共享聯盟、技術創新平臺聯盟等科技成果轉化試驗區以及創新平臺。同時,與沈陽共同推動統一市場建設、基礎設施高效、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產業專業化分工協作、生態環境共保共治、城鄉融合發展。
3. 鞍山地處遼東半島東部,處在省會城市沈陽和沿海開放較早的城市大連的中軸線上,區位優勢明顯,近幾年來在建和規劃的高鐵、高速公路通過鞍山的數量多,在加速實現交通一體化方面,鞍山市將推動建設城際交通路網,繼續強化交界地區城市發展綜合治理,實現生態一體化保護管控。要對基礎設施進行優化和提升,為都市圈協同發展提供可靠保障,這些基礎設施包括各種管網、物流、能源等。在提升硬件的同時也要加強“軟”環境建設,借力以沈陽為中心的都市圈的高校資源、人才優勢、人力資源,與都市圈各個城市共同構建公共服務標準化體系。鞍山要根據國內先進省市的做法,高起點、嚴要求,通過科學手段為企業提供優質便利的服務。通過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跨市通辦,試行智慧“無人”審批,吸引更多企業來鞍山興業,實現與沈陽市“同頻共振”、攜手發展。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積極響應鞍山和南京的“雙城合作”呼聲,全面加強科技創新合作,共同建立和完善國家級開發區、科技園區、政策先行試驗區等。從全局角度融入以沈陽為中心的現代化都市圈建設,要從過去企業間的經濟合作,逐步走向城際間的合作,以高度協同互補和同城化為目標,建立規劃銜接、布局合理、優勢互補的統一“都市圈”。鞍山有著得天獨厚礦產資源和生物資源,旅游資源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形成了“三山”、“三泉”、“三城”、“三佛”旅游體系,為鞍山經濟發展提供雄厚的物資基礎。在融入都市圈的同時,加大政府引導力度,加強與都市圈各城市文旅體健產業聯動促進“四產融合”提質升級,實現教育、醫療、文化、旅游、智慧城市建設等優質服務資源一卡通共享,打造優質生活空間。更要充分開發鞍山旅游資源,把旅游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來培養,做強智慧文化旅游品牌。促進服務業發展,從而帶動都市圈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共遼寧省委. 中共遼寧省委關于制定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EB/OL].2020-11-27/2020-12-07.
[2] 陳正斌.鞍山經濟史[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23-28.
[3] 鞍山市統計局. 2020年鞍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EB/OL]. 2021-02-12/2021-04-13.
項目基金:2021年度鞍山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在構建“一圈一帶兩區”區域發展新格局中,提升鞍山在都市圈一體化發展中的影響力研究》(項目編號:as2021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