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縣級黨校在黨的干部培訓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縣級黨校在干部培訓方面依然存在某些問題,比如培訓內容與干部需求不吻合、基本建設與大規模培訓任務不吻合、培訓方式與干部教育自身特點不匹配等,現就這些問題進行詳細探討,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增強縣級黨校干部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有效策略,繼而將縣級黨校干部培訓水平加以提升。
關鍵詞:縣級黨校;干部教育;針對性;實效性
從縣級黨校的角度出發來講,其應當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依據基層干部成長規律具體需求讓培訓內容將新時代要求充分地體現出來,使得培訓方法與新時代要求保持一致,旨在促使縣級黨校干部培訓的針對性以及實效性可以得到全面強化。顯然,積極探索增強縣級黨校干部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途徑對促進縣級黨校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目前縣級黨校干部培訓存在的問題
(一)培訓內容與干部需求不吻合
結合相關實踐調查發現,因為受人員、師資等方面的約束,縣級黨校在以下幾個方面均衍生出了“上下一般粗,左右一樣齊”的現象:一是培訓內容;二是課程設置。顧名思義,就是不同階段、不同類型的班次類別,無論是針對教學計劃還是專題等方面來說,通常都存在著一成不變的特點,這樣極易導致類別性不明顯。因為在培訓內容安排方面總是無法將干部具體需求當作參考依據,“想學的聽不到,不想學的聽不進”的情況比比皆是,顯然這樣無法將相關指導思想充分地展示出來,導致干部培訓不具備較強的針對性以及實效性,繼而對其參與的積極性帶來不利影響。
(二)培訓方式與干部教育自身特點不匹配
現階段,很多黨校干部培訓依然對以往的教育教學形式進行使用,針對培訓模式的設計方面,也沒有結合以下幾點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工作:一是干部職業;二是年齡;三是文化;四是心理特點等。教師灌輸多,啟發引導不多,撰寫心得多,專題討論屈指可數,以往方式多、現代化方法不多。教得過于呆板,聽得乏味無趣,不存在較強的互動性。
(三)基本建設與大規模培訓任務不吻合
在培訓經費方面,很多縣級黨校盡管早已把培訓經費融入到了財政預算當中,然而因為財政比較緊張,培訓經費無法真正地落實到實際工作中。針對基本建設方面來說,教學設施建設處于比較落后的狀態,且學員容納量不多。對于知識結構方面,很多教師都好比是“單打一”型,換句話來說就是只對政治理論方面的知識點進行講解,但是對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講授還停留在表面:一是電子商務;二是外經外貿;三是經濟管理等。就教學水平而言,因為黨校教師到基層調研的頻率低,到上級黨校進修的機會也是屈指可數,所以導致知識老化的情況比較突出,不具備較強的創新性。
二、針對如何增強縣級黨校干部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提出的有效策略
(一)對培訓方式加以創新,凸顯參與體驗
第一,立足基層干部工作特點,構建開放式培訓體系。站在縣級學校的立場出發來講,其在開展干部培訓工作期間需要結合自身發展趨勢構建切實可行的開放式培訓體系。與此同時,還要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以下幾個方面處于互相融合的狀態:一是校內培訓和校外培訓;二是縣內培訓和省內培訓;三是省內培訓和省外培訓。從開放式培訓的角度來看,需要緊緊圍繞著以下幾個方面實施:一是校內培訓;二是異地培訓;三是掛職培訓,并在此基礎上對各種合作培訓方式進行深層次地挖掘,旨在讓此項工作的針對性以及實效性得到有效強化。
第二,緊抓干部能力提高的具體需求,對多種培訓方式加以利用。學員在培訓當中扮演著主要角色,培訓質量的優劣會對干部工作水平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在具體培訓工作中一定要將學員的主體能動性充分體現出來,緊抓干部能力提高的具體需求,并在此基礎上借助于以下幾種手段促使學員在潛移默化當中將自身的綜合水平加以提升:一是專題講授;二是現場教學;三是情景模擬;四是案例解剖等。例如借助于“一分鐘特色推介”促使全體員工可以對自己與本縣的具體狀況進行詳細講解,及其講解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典型做法:一是民俗民風;二是特色產業;三是基層工作方式等,旨在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加以提升,讓他們發揮出自身的優勢;應當在充分利用“結構化研討教學”的基礎上構建專門的研討小組,促使全體員工可結合自身具體狀況對一些較為典型的問題予以高度重視并增加探討次數,讓其團隊意識得到有效強化,充分發散自己的思維能力來推動工作;借助于“情景模擬教學”促使全體學員扮演相應的角色,站在多個維度來對工作中碰到的難題進行深層次的研究,加大互動力度,繼而將其處理事情的能力加以提升。
(二)持續更新培訓理念
倘若想要將干部培訓落實到實處,那么應當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創新力度:一是思想;二是內容;三是方式;四是制度;五是機制等。第一件事情就要創新思想理念,構建起良好的人才資本理念,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人才是第一資源,而干部在人才隊伍中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教育培訓就是其中一項十分關鍵的資本投入;應當構建起黨管人才的理念,確保黨組織以及領導干部能夠對此項工作引起必要的重視,繼而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復合型人才;應當構建正確的素質教育理念,對知識技能的傳授、綜合能力的提高等方面予以高度重視,同時還要堅定不移地把學習力當作關鍵任務;應當構建起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建設持續提高縣級黨校干部的知識體系;結合培訓對象的優缺點,很多黨校構建起了按需培訓的理念。所謂按需,除了涵蓋學員的個人需求之外,還涵蓋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國家事業發展的需求;二是黨發展的需求;三是社會的需求。換言之就是學員需要什么,我們就培訓什么,繼而讓培訓的針對性以及實效性得到顯著提高。比如,結合學員德行等方面將黨性教育有機地與傳統文化教育融為一體,在學員當中有計劃、有目的地落實傳統文化教育工作,師生晨讀傳統文化經典《弟子規》,旨在衍生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此來推動學員的黨性鍛煉。
(三)多措并舉,保障干部培訓工作取得實效
第一,加大教育陣地建設力度。從縣級黨校的角度出發來講,其應當將干部教育培訓當作核心內容,積極推進辦學體制改革,完善辦學環境,以此來促進培訓水平的全面提高。依托于以下幾個機構將技能培訓工作落實到實處:一是科研院所;二是科技示范基地等。借助廉政教育示范基地、愛國教育基地等來對縣級黨校干部開展相應的教育培訓工作。第二,應當加大經費投入力度。需要將干部教育培訓經費滲透到相應的預算當中。無論是針對機關事業單位還是企事業單位來說,均應當嚴格要求科學安排培訓經費。從培訓工作領導小組的角度出發來看,其應當將以下幾項工作落實到實處:一是培訓專項經費預算安排工作;二是跟蹤管理工作,旨在保障每一筆經費都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第三,構建合理的考核機制以及激勵機制。一方面,持續完善與優化教師考評機制,構建切實可行的教學評價體系;另一方面,不斷優化與調整參訓學員培訓考核制度,全面、細致地檢查所有干部的培訓狀況,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以下幾種制度:一是培訓學分管理制度;二是干部培訓信息檔案制度,從而實現對干部學習狀況的全方位管理。主動構建合理的激勵約束機制,將參訓狀況以及最終考核結果滲透到相應的考核體系當中。
三、結束語
基于新時代來臨的趨勢下,除了對基層干部提出新要求之外,也對基層干部培訓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這種背景之下,縣級黨員基于上級黨委以及上級黨校的科學指引下,應當和組織、紀檢等一系列部門保持友好往來,并在此基礎上緊跟時代的腳步,旨在促進干部培訓水平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新時期縣市級黨校教師教育培訓淺析[J].李英.農家參謀.2020(06)
[2]全面從嚴治黨下縣級黨校教育管理探索與思考[J].李英.農家參謀.2019(10)
[3]堅持創新發展,增強黨校生機與活力[J].周秀英.經營管理者.2016(29)
作者簡介:姓名:王霞,;性別:女,;民族:漢族,;出生年月:1987.07;籍貫:山東樂陵;職稱:助理講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黨史黨建;任職單位:中共樂陵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