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玥陽 趙宇
摘要:在近年來的國際新形勢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結構調整的逐步推進,我國當前國民經濟社會整體發展,呈現出國民經濟總量增長速度放緩的下行趨勢,而經濟社會發展行為方式的新轉變,也逐步取得加快,進一步有效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財稅體制作為經濟改革的核心,改革無疑是不可或缺的,財稅不僅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另外一面鏡子,同時它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盞航標燈,在直接反映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速度的同時,也是在引領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難想象其經濟作用和社會影響力都是非常大的。本文就當今社會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新經濟形式,以及財政法和稅制制度改革,所可能產生的主要社會經濟影響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
關鍵詞:變革;企業;財政稅務;經濟發展
一.對公司產生的影響
財政部對企業財務稅收的合理開征服務對象主要是我國民營企業,企業財務稅收開征,是推動我國企業市場經濟經營活動的直接經濟參與者,作為經濟行為主體的財稅體制改革,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改革對中國企業的直接影響也是多方面的[1]。
(一)對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直接影響
企業的收入狀況是企業發展變化的直接反映,在一定程度上會對企業的收入和支出產生很大的影響,不同行業的影響也不同[2]。例如,在這次改革中,我國以增值稅取代營業稅的政策,簡化了新發展的服務業的公司稅程序,使稅收結構不再混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許多企業的納稅情況,減輕了企業的稅負,有利于小微企業的發展;但對于許多國有企業來說,尤其是交通運輸企業,影響非常顯著,改革后稅率會提高,企業稅負會增加,一定程度上企業經營困難。
(二)對企業系統的影響
企業制度隨著當時的經濟形勢和政策做出適當的調整,因此,政府的任何改革都會對企業產生影響,并影響企業的發展形勢和方向[3]。
(三)對企業人員的影響
隨著財稅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也必然需要不斷優化調整,以盡快適應我國改革開放發展的實際需要和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最新趨勢。因此,對中小企業會計管理人員的素質要求也非常嚴格,如果國有企業全體員工不充分熟悉國企改革的具體內容,企業就難以健康發展,改革相關政策就可能無法有效實施。而由于會計人員專業技能的不斷提高和專業培訓,無形中也大大增加了會計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成本。
二.對社會的影響
財稅管理體制制度改革,有效促進了經濟社會秩序公平正義。近年來,我國隨著財稅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稅制日趨完善,逐步基本實現稅務法制化和稅務多元化,企業稅務管理程序也逐漸透明和稅務標準化[4]。這一政策變化主要還是表現在,來自國家對青年公民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相關政策調控上。一方面,改革通過更好的規范,實現了對全社會公平的初次收入分配,不斷探索提高企業個人所得稅的最低起征點,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縮小了社會貧富之間的平均收入分配差距,它大大減輕了一些農村工薪階層家庭的社會稅收財政負擔,促進了經濟社會公平和程序正義。另一方面,改革重點抓住了當前個人所得稅整個征收主體方式過于單一的重大弊端,積極探索調整了整個個稅征收方式剛性的一面,逐步基本實現了整個征收的方式多元化。例如,中國將我國傳統的企業個人所得稅應征范圍,分別劃分成為11個不同的納稅類別,通過個稅改革,個人所得稅范圍應按不同的企業稅率進行征收,以使這種征稅管理方法更加公平和靈活,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避免了,我國傳統企業稅收制度對國有富人企業征稅的種種監督停滯局面,擴大了企業個人對國有富人企業征稅的監督范圍,進一步極大促進了經濟社會公平。財稅管理體制改革不僅是我們響應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戰略號召,把加快實現社會國家經濟公平正義發展,作為財稅改革的重要出發點和重要落腳點,也是我們衡量財稅改革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因此,從目前的經濟發展實際情況上來看,只有高度重視居民稅收管理法制化制度建設,才能有效規范居民稅收制度,優化居民稅收收入結構,通過規范稅收制度,調節初次財富分配的收入比例,促進居民收入水平二次分配的公平,促進共同共享財富分配目標的真正實現。
三.對國家的影響
國家通過加大財政支持稅收政策,促進了產業資源配置優化。從1992年3月黨的十四大全會開始,我國實行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市場經濟以來,我國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財政市場調節存在自發性、盲目性和操作滯后性,國家仍然需要通過適時調整中央財政收支支出比例等,來進行科學有效的財政宏觀調控,進一步加快實現財政資源的有效優化和合理配置[5]。例如,國家每年都會加大對東部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的扶持投入,就是為了讓更多的貧困學生能夠平等的再接受基礎教育學習的機會;另外,國家通過建立完善農業轉移收入支付政策機制,緩解了東部城鄉與中西部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平衡。總之,在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新形勢下,國家仍然面臨著許多的經濟困難,要緊緊抓住當前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新熱點問題,改革財稅體制,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促進社會公平。
總結:總之,任何經濟發展的局面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政府和稅收制度的改革,是伴隨著經濟的發展而逐步完善的,是經濟發展的一面鏡子。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是通過調節稅收收入結構和收支等方式,來實現經濟健康發展的,它首先促進了我國大眾創業和創新的形成,減少了小微企業發展道路上的障礙,加快了我國經濟轉型的步伐;其次是縮小了貧富之間的差距,促進了社會的公平正義,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最后,促進了資源的優化配置,保證了市場經濟的有序健康發展。因此,財稅體制改革的影響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只有正確反映和有效解決經濟發展中的問題,才能加快現代金融制度建設的進程。
參考文獻:
[1]崔增芬.論財政稅務制度變革對企業財政管理中的影響[J].大眾投資指南,2020(12):95-96.
[2]趙普天.財政稅務制度變革對企業財政管理中的影響分析[J].科技展望,2016,26(23):242+258.
[3]孔祥超.論財政稅務制度變革對企業財政管理中的影響[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6(14):25.
[4]陳海燕.論財政稅務制度變革對企業財政管理中的影響[J].現代企業教育,2012(19):264.
[5]李萍.轉型期國家財政稅務制度變革過程中的中央企業財務管理思路[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0,12(03):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