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賓 楊非凡
摘要: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推動信息技術開始深入各個領域,推動社會全面發展。而我國正在大力推動城市化發展,尤其是作為現代化城市最佳發展方案的智慧城市,其和大數據技術具有較強契合能力,可以讓城市規劃得到進一步改進。本文以此作為切入點,對大數據技術如何高效應用于智慧城市未來發展規劃,旨在為我國城市建設貢獻力量。
關鍵詞:大數據;智慧城市;規劃發展
前言:大數據技術是近些年各領域研究重要內容,而其擁有海量數據分析能力,高效數據運算性能,讓智慧城市實現進一步發展打下良好基礎。雖然在北京、上海等超一線城市,可以實現靈活應用以大數據為代表諸多信息技術,和智慧城市也可以擁有較高契合度。但是在其他城市缺少對大數據技術足夠認識,導致結合智慧城市效果一般,有必要對其詳細剖析,為更多城市提供發展思路。
1城市發展規劃方案
現在我國多數城市在未來規劃建設,多是由政府部門作為主導,引導各類企業參與到規劃建設中。這讓權力直接干預到正常城市規劃,時常管理部門與建設企業在城市發展建設中存在理念不和,或者規劃超過實際需求,難以成為智慧城市進一步發展動力。而北京、上海等超一線城市在智慧城市獲得成就又給各地全新思考方向,即將大數據技術作為一種實用型工具,用于城市規劃中,讓多種規劃方案相互對比,在選擇中不斷優化方案內容,并將有效信息進行高度整合,構建共享平臺,讓數據可以得到最大化應用[1]。而且,相關部門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構建數學模型,并輸入當前發展現狀,加入未來建設規劃,科學演算未來城市建設情況,協助相關人員高效城市出現經濟、環境問題,以此為基礎,構建多軌協作發展體系,為城市發展再添活力。
2現存問題
在北京、上海等超一線城市率先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智慧城市建設、規劃中,各地也迅速更近,現在已經讓大數據技術覆蓋社會多個領域,讓人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動力,例如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作為社會經濟支柱的各行業生產等。可是,在實踐中仍然出現多種問題有待解決。智慧城市若想實現提升規劃質量,在未來落實建設要素,就要保證收集數據來源可靠,可以真實反映城市居民需求,讓數據可以作為智慧城市未來發展重要參考。可是,實際應用中卻存在數據來源有多種渠道,不同人群對于城市發展需求不同,存在大量重復采集數據問題。而且,還需要不斷和過去采集數據相互對比,難以有效整理出城市居民真正需求。又因為構建城市居民模型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數據收集多是針對城市某一群體,多為二十歲至五十歲這種青壯年勞動力,對于二十歲以下的學生群體,以及五十歲以上的老年群體,因為各類原因無法收集到其對城市規劃想法,導致多數城市在構建智慧城市時,將關注點放在可以直接看到效益的基礎設施,以及對于城市最具有影響力的交通規劃,但是對覆蓋面更廣的公共服務卻缺少足夠關注[2]。這種方式讓城市居民真正需求難以得到滿足,無法成為城市發展動力。同時,在缺少公共服務關注度后,相應數據庫、交流平臺等也缺少足夠建設動力,影響智慧城市健康發展,預期規劃與實際應用存在差異,無法成為城市發展動力,推動社會高質量發展。
3大數據在智慧城市規劃發展中的應用對策
3.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過去城市建設因為時代發展需求,所以注重建筑物自身質量,但是對城市基礎設施卻缺少足夠關注,這導致人們缺少娛樂、休閑場所,而部分基礎設施和城市規劃也缺少足夠協同性。借助大數據技術,可以通過布設于城市大量傳感器、監控設施,對于城市居民完成數據收集工作,并對城市當前基礎設施位置,與城市發展規劃覆蓋率,周邊居民對其使用率,其是否為城市居民提供優質服務等內容整理為數字信息,做到人群分析工作。在后續城市規劃中,可以將城市特色空間完成基礎設施改造,例如智能管網、智能基礎設施,讓城市居民獲得更優質娛樂服務,提高基礎設施滿意度。同時,也要推動基礎設施進一步發展,讓智慧城市建設存在問題充分暴露,并采用合適方法集中解決,提升智慧城市建設水平,提高基礎設施對城市居民吸引力,打造高質量智慧城市。并以作為吸引其他城市居民特色內容,進一步強化設施建設,降低年齡限制,讓小孩、青年人或老人都可以在得到充分娛樂與休息,進而推動城市健康發展。
3.2注重交通規劃
交通問題已經成為影響城市健康發展重要問題。而智慧城市需要借助大數據技術,采用信息技術方式落實交通規劃,避免出現嚴重交通風險,并對現在城市交通壓力進行有效緩解,合理控制因交通造成環境污染,讓城市居民可以獲得最佳出行效果,從而穩定提升城市發展質量。而大數據技術落實到交通規劃中,可以借助分析城市居民出行數據,經過充分分析后,讓其可以作為智慧城市未來交通規劃參考內容使用。居民可以在家操作智能手機,登陸城市管理提供檢測系統,可以在出行前了解城市某一路段針對堵車情況,并優化出行路線,讓居民可以通過檢測多條交通干線真實情況,進行科學選擇,避免在出行后因交通規劃不到位,導致堵車情況嚴重,降低人們出行熱情,不利于智慧城市經濟健康發展。同時,以過去交通規劃信息內容,通過詳細對比,分析其交通多發地,并由相關人員對其實地考察,分析車流量、規劃道路等內容,采用合適手段解決問題,提升交通規范質量,避免出現嚴重安全隱患,阻止智慧城市健康運轉。
3.3落實公共服務
城市居民對于城市滿意度主要體現在公共服務,需要保證城市在各個方面將工作落實到位,提升城市綜合水平。這在過去需要協調大量部門,處理海量數據,調動大量人力物力。這也是部分城市缺少發展條件的根本原本。而大數據技術則是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所有政府部門都可以在同一平臺,共同討論智慧城市未來發展與規劃,讓公共服務可以得到全方位發展機會,提升其規范性,技術信息技術提高其智能化。對城市現有教育、就業、醫療等多個公共服務提高建設力度,讓城市居民可以共同享受城市資源,提高城市生活滿意度,推動公共服務成為城市發展重要組成部分,形成吸引周邊城市資源、人才有力工具[3]。政府部門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建設便于為城市居民提供服務的信息平臺,用于存儲社會保障相關信息的數據庫等,降低城市居民使用公共資源門檻,強化政府服務,讓信息、數據可以在第一時間傳遞到城市居民移動終端,推動智慧城市保持健康活力,可以實現有序發展,從而在多方面滿足城市居民需求。并在服務大眾的同時為大數據系統積累實踐經驗,讓智慧城市獲得進一步發展動力。
結論:智慧城市是未來城市發展重要趨勢,而大數據則是當前應用最為廣泛一類信息技術,兩種具有較強契合性,可以作為相互參考借鑒內容使用。在實際應用時,要關注大數據當前存在問題,并采用合適方法對其處理。而智慧城市而也要建立在可持續角度分析問題,避免采用單一視角解決規劃中衍生問題,從而推動我國城市化健康發展,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推動經濟穩定增長。
參考文獻
[1]孔越峰.大數據在人臉識別在智慧城市的應用[J].自動化與儀表,2020,035(004):98-102,108.
[2]郭泳鋒.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智慧城市建設初探[J].智慧城市,2020,006(006):50-51.
[3]許崇山.大數據和智慧城市技術在城鄉規劃中的應用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20(06):74-75.
作者簡介:劉貴賓(1979.4),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山東日照市,學歷:本科,單位:日照市東港區大數據發展服務中心,研究方向:數字政府、智慧城市、大數據、區塊鏈、數字基建,單位所在省市郵編:山東日照 27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