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寧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脫貧攻堅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而“十四五”時期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疊加期、交匯期,脫貧攻堅成果能否得到鞏固,集中資源優勢打贏的脫貧攻堅戰能否平穩的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渡,這5年是重要的戰略機遇期。
關鍵字:十四五;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一、大窯街道在脫貧攻堅工作上取得的成績
(一)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大窯街道自2014年以來,共識別貧困戶229戶397人,經過動態調整,目前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61戶249人,其中享受低保107戶141人、五保21戶28人,一般貧困人口80人。全街道45個村,其中41個村都有貧困戶。按照“兩不愁、三保障、五通十有”的標準,所有貧困村、貧困戶于2020年底全部實現脫貧。
(二)群眾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
一方面,詳細核實對比上級扶持政策,把各項政策落實到位。據統計,共落實低保、五保、雨露計劃、孝德獎補、計生、公益專崗等政策項,落實上級政策資金46.72萬元。另一方面,幫助貧困家庭改善住房條件,積極完善水、電、路等配套基礎設施,積極推進“健康普惠”“城鄉飲水”“廁所革命”“關愛溫暖”等民生工程,加快社區綜合服務網點、文體中心、文化禮堂等設施建設,補齊公共服務設施短板。
(三)政府貧困治理能力顯著提升
大窯街道的貧困戶大多身體殘疾,有病,喪失勞動能力。為增加貧困戶收入,大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借助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有利時機,積極宣傳發動廣大貧困戶參社入股,有錢以資金方式入股,有地以土地方式入股,以此來增加貧困戶收入,探索出一條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長效機制。目前,全街道已經有19戶貧困戶加入合作社,比如小宋家疃村于萬奎,以自己的1.5畝土地入股,每畝土地600元,年底將增收1000多元;韓家疃村經村村兩委研究,給每戶貧困戶一支干股,貧困戶坐等合作社分紅,2019年每戶貧困戶分紅50元。
(四)扶貧協作工作穩步推進
由大窯街道辦事處牽頭,一方面,組織有工作能力與意愿的村民進行就業動員與培訓。另一方面,組織園區內企業篩選提供就業崗位,比如,榮華集團通過調研根據村民的能力與需求,有針對性的提供就業崗位,簽訂用工“框架協議”,優先安置貧困戶與貧困村村民。
二、大窯街道在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程中存在的現實難題
(一)與脫貧攻堅相比,鄉村振興工作目標人群的數量更大、差異也更大。
脫貧攻堅工作主要涉及貧困人口。而鄉村振興涉及到所有轄區內的村莊、所有農民、所以農業,所以它的要求人群目標范圍是全局性的、整體性的。大窯街道,41個貧困村,其中貧困戶最多的村是南莒城村有14戶,最少的村是仇家村、老人倉、小宋家疃各是1戶,其他24個村莊貧困戶大多是5、6戶。所以,對大窯街道來講,脫貧攻堅戰期間對于大多是老弱病殘的貧困戶的照顧幫助都是比較到位的,后期的貧困面也不會擴大,可以凝心聚力的接續推進全面鄉村振興。
(二)與脫貧攻堅相比,鄉村振興的工作任務在不同村莊之間有更大的不平衡。
鄉村振興是一個中長期的全國性的宏大戰略,其任務目標包括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生態宜居、鄉風文明和治理有效等多方面。脫貧攻堅作為一個階段性的戰略任務,其核心任務是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等民生方面的目標。盡管脫貧攻堅也包括貧困地區區域性發展的一些任務,脫貧攻堅過程中也提出扶志、扶智的要求,但是,從實際情況上來看,當地的扶貧戶更多是年老、因病致貧、無勞動能力,所以,脫貧攻堅任務總體上是對貧困戶的生計的改善和支持。
(三)與脫貧攻堅相比,鄉村振興目前沒有形成自上而下的治理體系。
脫貧攻堅戰打響之后,已經成為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聯系的共同體,既贏得了整個社會的共識,同時也在全面上下建立了一個完善的脫貧攻堅響應體系,包括五級書記抓脫貧、對口支援幫扶計劃、各個部門形成合理幫扶計劃、金融專項扶貧計劃等等優勢政策。
三、大窯街道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路徑與方法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要以脫貧攻堅在組織、產業、人才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為基礎,推動要素配置、資金投入、公共服務向農業農村傾斜,全面實現鄉村振興。
一是聚焦黨建引領,夯實鄉村振興組織基礎。
一是抓好領頭雁培養。開展村(社區)“兩委”班子調研,在走訪現任村干部、黨小組長、村民代表的基礎上,選強配優基層黨組織帶頭人。二是抓牢隊伍建設。按照機關黨員聯貧困戶、村(社區)黨員聯貧困戶、第一書記聯貧困戶“三聯機制”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助力脫貧攻堅。三是抓實作風建設。嚴格落實黨政領導聯村、網格隊員聯組、駐村工作隊聯戶工作機制,采取干部例會抽簽發言、定期工作推進會等方式落實脫貧攻堅責任。
二是聚焦產業興農,筑牢鄉村振興經濟底座。
一要做實扶貧產業。采取“村+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確保貧困戶土地流轉有“租金”、務工收入有“薪金”、產業入股有“股金”、年底獲利有“紅利”、示范帶頭有“獎金”。二要做強規模工業。創新集體建設用地指標整體利用方式,依法依規為企業增加近100畝用地指標,破解因土地政策調整而發展受限難題,助推企業轉型升級、擴大生產,實現“二次創業”。三要做優特色產業。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產業發展為核心,創建特色化商標、包裝、形象識別體系。
三是聚焦改革創新,致力發展賦能,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一要創新思維。鄉村振興工作不是簡單地對鄉村發展制定一個政策,或者是資金上給予一些幫助,相反,在治理的思維上要與時俱進,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以“一盤棋”的意識去推動鄉村振興,才能夠統籌兼顧,全面發展。二要創新生產方式。要因地制宜實施農村耕地、林地“三權分置”制度為突破口,夯實多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鄉村共同發展的制度基石,既要保持原有的“鄉愁”,也要更新鄉村的生產模式,實現鄉村規模化經營。三要創新人才培育。鄉村振興,關鍵在人。不管是建設更加美好的農村,還是讓農業生產現代化,亦或者是培育新型農民,都需要在人才的培育上下功夫,既需要加快鄉村的建設,讓鄉村更具有吸引力,也需要精準施策,吸引更多的人才,讓人才在鄉村也能夠大有可為,才能夠為鄉村振興凝聚更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元利興. 決勝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全國特困連片地區脫貧攻堅調研報告[A].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中國智庫經濟觀察(2018)[C].: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2019:5.
[2]姜愛武. 鄉村振興戰略與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領導力提升研究[A]. 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中共福建省委黨校.治國理政70年經驗和規律——第二屆中國共產黨領導力論壇論文集[C].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中共福建省委黨校: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2019:7.
[3]張琦,李順強.脫貧攻堅勝利背景下鄉村振興的現實基礎、路徑規劃與世界意義[J].當代中國與世界,2021(02):82-89.
[4]時代.后脫貧時期河北省脫貧攻堅問題分析與供給側改革研究[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21,43(04):97-104.
[5]陳燕妮,王雨婷.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脫貧攻堅的深化方向與路徑[J].上海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1,19(04):17-24.
[6]徐德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J].新長征,2021(08):46-47.
[7]孫明慧.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相對貧困治理機制研究[J].農業經濟,2021(08):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