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舉彬 孫啟玉 孫偉偉 李剛


摘要:通過測試3%天維菌素微乳劑在大田上對西瓜薊馬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為在生產使用上提供科學依據。通過對比試驗的方法,將3%天維菌素微乳劑與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進行田間藥效試驗。試驗結果表明供試藥劑3%天維菌素微乳劑制劑用量10.3-123.6ml/畝對西瓜薊馬防效一般,。具有較好持效性,供試藥劑試驗劑量對西瓜安全,可在生產中推廣應用、建議進行推廣應用,防治適期西瓜薊馬發生初盛期。
關鍵詞:3%天維菌素微乳劑;西瓜薊馬;藥效試驗
薊馬是昆蟲綱纓翅目的統稱。幼蟲呈白色、黃色、或橘色,成蟲黃色、棕色或黑色;取食植物汁液或真菌。體微小,體長0.5-2mm,很少超過7mm。 該昆蟲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食性復雜,主要有植食性、菌食性和捕食性,其中植食性占一半以上,是重要的經濟害蟲之一。薊馬的抗藥性較強,田間難以防控。本實驗通過藥效試驗篩選出能夠有效殺傷薊馬的鱗翅目藥劑,為薊馬的防控提供技術支持。
1試驗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對象、作物
試驗對象:薊馬
試驗作物:西瓜
1.2環境或設施栽培條件
在藤橋科技園自種西瓜田種植。溫州地區每年都有較大規模的西瓜種植,薊馬常年發生,西瓜露天種植,生長均勻,符合田間實驗條件。
1.3試驗設計和安排
1.3.1藥劑
1.3.1.1試驗藥劑
3%天維菌素微乳劑 ?浙江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1.2對照藥劑
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 陶氏益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1.3.1.3藥劑用量與編號
如表1所示。
1.3.2小區安排
小區完全隨機排列, 小區面積25米2,重復3次。
1.4施藥方法及用水量(拌土量)
1.4.1使藥方法
應用深邦18L手動背負式噴霧器噴霧,先噴清水對照,再噴試驗藥劑及對照藥劑,對準西瓜葉片均勻噴霧。藥水使用量按照每畝45L。噴霧均勻,使之潤濕,不滴藥液為度。于2018年9月21日噴藥1次。
1.4.2調查方法
1.4.2.1調查時間和次數
本次試驗調查時間為2018年9月21日(藥前蟲口基數)、9月22日(藥后1天)、9月24日(藥后3天),9月28日(藥后7天),10月5日(藥后14天)共調查5次。
1.4.2.2 調查方法
每小區隨機取20株西瓜,調查整株西瓜上的薊馬總數。于施藥前進行基數調查,施藥后1天、3天、7天、14天分別調查活蟲數,計算蟲口減退率與防治效果。
1.4.2.3 藥效計算方法
按照農業部藥檢所“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一)”方法進行統計。
蟲口減退率(%)=[(施藥前活蟲數-施藥后活蟲數)÷施藥前活蟲數]×100
防治效果(%)=[(處理區蟲口減退率-對照區蟲口減退率)÷(100-對照區蟲口減退率)]×100
2結果與分析
實驗結果如表2所示:應用3%天維菌素微乳劑防治西瓜薊馬,藥后1-7天調查,制劑用量10.3-123.6ml/畝防治效果(54.02%-70.90%),低于對照藥劑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防治效果(74.42%-86.68%),防效一般。藥后1天試驗藥劑藥效較差,說明試驗藥劑速效性一般。藥后3天,試驗藥劑最高防效達到70.90%,說明該藥持效性較好。
供試藥劑3%天維菌素微乳劑制劑用量10.3-123.6ml/畝對西瓜薊馬防效一般,供試藥劑試驗劑量對西瓜安全。
3.討論與結論
進年來,西瓜薊馬發生面積和危害程度呈逐年加劇趨勢,對西瓜的優質高產已構成嚴重威脅,化學防治仍是目前控制西瓜薊馬的最主要手段。2007年1月1日,我國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種高毒農藥的銷售和使用,一些新型、高效殺蟲劑如氯蟲苯甲酰胺、乙基多殺菌素、阿維菌素和甲氨基阿維菌素等在生產上被廣泛運用于防治西瓜薊馬。本文以3%天維菌素微乳劑與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作藥效比對,并探尋適宜濃度,供試藥劑3%天維菌素微乳劑對防治西瓜薊馬長效防治方面效果較好。供試藥劑試驗劑量對西瓜安全,對其生長無明顯影響。且得到以下結論:
制劑用量10.3-123.6ml/畝防治效果(54.02%-70.90%),藥后1-7天調查,藥效1天,藥劑速效性較差。藥效3天,試驗藥劑最高防效達到70.90%,可以作為西瓜薊馬長效防治的防效藥劑。在大發生代次中宜適當增加用藥量,以提高保葉效果。
參考文獻
[1] 蘇信勇,汪田有,陳教才,徐克華,肖武. 大棚西瓜黃薊馬發生規律與防治技術初探[J]. 現代園藝,2012(15):77.
[2] 梁萍,黃艷花. 棚室西瓜生態治蟲試驗[J].河南農業科學,2006(09):89-90.
[3] 潘喜山,曾正國,王元學,李光富,姚定勇. 瓜薊馬在西瓜上大發生原因分析及綜防措施[J].湖北植保,2006(02):9-10.
[4] 馬東波.西瓜病毒病與瓜薊馬怎樣區別[J].農家參謀,2008(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