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
摘要:為了改善傳統氣象為農服務較低的弊端,在實施工作中需要加強對氣象智慧服務示范農場建設的重視程度,明確主要功能和基本的目標,解決在以往工作中的問題,全面提高系統本身的適用性功能。同時還需要考慮農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黨中央對農業發展的基本要求,加快氣象智慧服務示范農場建設的步伐,為后續氣象服務工作奠定堅實基礎,促進行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氣象智慧服務;示范農場;建立研究
在進行氣象智慧服務示范農場建立時,要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提高為農服務的能力,建立直通式的服務模式,全面的提高為農服務的水平,以此來搭建示范性的工程,在實際實施時需要考慮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完善整體的氣象服務模式,充分發揮氣象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我國當前農業的發展水平。
一、氣象智慧服務示范農場建設的概述
在進行示范農場構建工作中需要和現代化農業進行相互的融合,并且還要將綠色環保理念融到不同的工作環節中,全面提高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水平。在新時期下對氣象服務的要求較高,在實際工作中需要開展直觀性的氣象服務,實現和數字技術的相互融合,提高后續的工作效果。在氣象智慧服務體系建設工作中,要包含農業的自動觀測和遙感信息技術,由多個部門共享農業的大數據,為后續農業生產提供必要性的支持。同時還需要依托現代化的定位技術搭建智能網絡預報網格化的自動智能管理模式之后,再通過微信公眾號和多媒體視頻下達相對應的產品服務信息,在后續工作中需要建立不同層次的農業服務模式,實現專家咨詢的雙向互動[1]。在部門內部貫徹落實完善的責任制度,加強產品的全面監控,做好跟蹤管理,避免對后續的使用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具體工作中需要全面提高農業氣象服務本身精準化的水平,滿足精準農業在氣象方面的要求,并且提出有效的預防方案,逐漸的探索出新型的智慧氣象服務體系和智慧農業融合的發展模式,為后續工作科學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氣象智慧服務示范農場建設的功能
(一)自動觀測站
在自動觀測站建立時,要根據地區農業發展系統做好層次性的劃分,按照不同區域在農業發展方面的要求進行動態化的監測,滿足最終的服務標準。通過農業氣象自動觀測系統,可以了解農作物市場特征和小氣候等等,完善水分和環境的一體化監測,為后續農業種植奠定堅實的基礎。在自動觀測站中要做好溫度和降水的全面分析,通過集中性的管理模式來搭建遠程和近距離的監控,多方位的為后續的農業服務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實際觀測時要做好信息數據的搜集和整合工作,根據系統建設要求以及標準,優化整體的技術模式,整合不同的要素,提高后續的應用效果[2]。
(二)集中系統的管理
由于智慧氣象服務示范農場中包含的信息具有復雜性的特征,為了避免對后續工作產生一定影響,在實際工作中要建立集中性的系統管理模式,更加貼合于實際的使用標準。在實際實施時需要進行運行監控和平臺瀏覽功能的開發,如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技術,提高整體的管理效果。并聯系統還要具備較強的自動糾錯能力,為后續的服務提供重要的技術保障。在平臺中要構建多元化的數據融合模式,比如農業和遙感數據等等,并且還要融入修改優化功能。在服務模式建立時要搭建業務平臺,完成信息的搜集和制定接下來的工作任務,同時也可以融入后臺技術和客戶進行在線的溝通和交流。在較大地區中可以融入專家咨詢模塊,方便客戶和專家進行互動以及溝通,當遇到棘手問題的話,那么可以提出自己的困惑,快速的解決在日常應用實所存在的問題,滿足系統本身適用性的要求以及標準。
(三)智慧氣象服務
智慧氣象服務屬于整個系統中的核心內容,在實際工作中要根據實際的工作要求客戶的需要搭建特色化的業務流程,其中包含了網絡終端和公眾號等等,示范農場要涵蓋不同的服務模式,也可以通過物聯網技術和全程跟蹤技術,實現全程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提供守護式服務。這樣一來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獲取相關的氣象信息,并且可以預測災害發生的頻率以及幾率等等,為后續農業的種植奠定堅實的基礎。當發生一些異常情況或者是災害天氣的話,那么可以及時通過客戶端或者是手機APP向用戶進行提示,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避免對農業種植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關鍵技術
(一)直通式技術
在系統中直通式技術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實際工作中需要轉變以往農業服務工作中粗放的工作模式,并且還要解決技術力量薄弱的問題,從而滿足后續的生產要求以及標準,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構建集中性的平臺,通過瀏覽和產品的制作發布,做好全面的運行監控,并且可以融入互動式的工作體系,提高后續的管理效果。另外還可以在內部建立分工明確的溝通體制,以技術研發和創新為主,將服務和設備監控進行上下聯動,形成新型的服務整體[3]。在線下工作中需要加快智慧農業發展的步伐,滿足當前日益增長的農業發展需要,同時還要用先進的技術方案更加貼合日常的使用需求,避免對農業管理造成一定的影響。另外相關部門也可以開展微信公眾號或者是網頁等直通性的模式,根據不同的農作物提出有效的服務內容,從而提高當地的農業發展水平。在直通化服務中需要完成產品的自動推送,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糾錯功能,加強實時監控的力度,從而使系統可以更加平穩地運行。
(二)農業氣象服務產品
在農業氣象服務產品時,要與智能網格預報為主要的依托,全面的提高定量分析的水平,當前天氣預報已經進入到智能化網格預報的服務時代,在農業氣象服務時需要結合時代發展方向來探索出新型的業務模式,從而使得氣象服務效果能夠得到全面的提高。其次在后續工作中需要改進農業氣象災害評估產品,滿足準確率和服務方面的要求,在實際工作中要及時的進行異常天氣的準確評估,之后再將數據下發到客戶端中,這樣一來可以提前做好有效的防范工作。在服務分辨率方面要配合著網格預報技術和定位技術,精準性的預測地塊的情況,構建各種各樣的氣象災害預防體系,以智能網格預報為主要的基礎完成定時和定量預警的要求。在后續工作中,需要通過分類定點模式滿足定量預警的標準,建立有關作物氣象災害的各種指標模型,根據實際的預報情況,主動向客戶提供有關受災預警方面信息,提高后續的農業發展效果。在具體實施時需要加強對優質氣象保障服務的全面研究,搭建穩定性較強的工作體系,并且還需要建立作物指標的模型,開展更加優質性的氣象保障服務。在系統搭建時要開展農作物氣候品質的認定,確定認證的模型和綜合評價對農作物品質所產生的影響,之后再進行層次性的劃分完成品質認證工作。
結束語
在進行氣象服務示范農場建設時,需要加強對現代化農業新需要的深入性分析,做好前期的調研工作,并且整合相對的數據,不斷的完善系統的開發模式,同時還需要加強智能化服務的運用力度,充分地利用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將數字農業和數字即將進行有機的融合,構建一體化的農業服務體系,提高農業當前的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魯雅瓊.互聯網在智慧農業中的運用探索以及氣象服務[J].甘肅科技,2019(05):25-26.
[2]任建.生態環境與基層智慧農業氣象服務的研究[J].信息周刊,2020(16):69-70.
[3]黃國平.智慧氣象在農業服務中的應用探討[J].職工法律天地,2019(05):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