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秋萍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中小學通識教育的理念逐步得到貫徹落實。教師教學不再以分數為中心,學生評價體系也逐漸多元化發展。小學作為義務教育的初級階段,應當對學生的成長起到較好的啟蒙與教化作用。在小學階段,進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大大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根據自己的教育經驗,分析了當前小學思想道德教育的現狀。
關鍵詞:小學階段;思想品德;教育改革
引言
素質教育的目標,旨在要培育出更多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優秀少年,從而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更多的有生力量。因此,教師應改革教育觀念。結合日常教學實踐,創造性地制定各種教學計劃。利用學生愛看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良好的行為模式。
一、革新理念,面向時代
為了更好地進行思想品德教學,教師應及時創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過去的教學受到深層次應試教育和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這些教育模式往往是形式主義的。一些教師在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時,仍舊都圍繞著陳舊的觀念進行教學設計。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意識水平較高。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把“以人為本”的理念付諸實踐。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并不能還落在過去的舊方式上。因此,要發掘更多有趣的教學形式,使我們的思想品德教學展現出獨特性和趣味性。
二、立德樹人,榜樣引領
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極大受到身邊的人和事物的影響。教師應該發揮好榜樣的作用,以身作則,爭做學生生活與思想上的榜樣。積極參與學校活動,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陪伴。用自己的行為進行最真實的“示范教育”,感染學生,指出正確的方向。在教學上,教師需要不斷的創新教學方式,帶領學生們領略思想品德這一科目的魅力。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探究教科書中所表達的德育內涵。在學生學習遇到難點時,還可以運用師生談話、換位思考等方式來滲透思想教育。當學生自學的時候,問一些好的,探索性的問題。讓同學們培養良好的移情能力,不知不覺地接受熏陶。
三、課外拓展,生活實踐
對小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須把學生放在教學主體地位。在豐富學生課外生活的同時,也發揮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為此根據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具體情況,提出以下幾種有效的方法。
1.課本情景劇
五六年級的學生,活潑可愛,喜歡各種各樣的表演。情景喜劇活動已成為有效教學的最佳選擇。學生可以在理解思想品德課本的前提下,在自己的解讀下,再現一些課文的情節。這一活動,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去揣摩、感悟人物的行為邏輯以及背后的動機。將學生暫時的置于相關場景之中,引導學生們辯證的看待課文中人物的行為,做出正確的判斷。通過模仿行為,在學習的同時,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的思想素養。
2.利用課本內容
小學數學教材的選編是許多編輯的深思熟慮的結果。翻開課本,我們能夠發現內容與習題都十分具有教育意義。教師需要挖掘這些有意義的內容,積極的向學生們進行展示。例如在進行乘法的教學時,為了響應國家節約糧食的號召。我們就對課程進行了改編與設計,帶領學生思考了這樣的問題:“我國現在有十四億人,每個人每餐都浪費一分錢的米飯,一共會浪費多少錢?”答案是140萬元。這還只是以一分為計算的保守估計。事實上,我們浪費的每一頓飯,都遠遠超出了這個范圍。通過計算,讓學生了解事實真相,培養學生相應的素質。
3.數學史料學習
在漫長的歷史中,涌現出了無數為刻苦有為的數學家。教師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去了解數學家們的故事,讓學生們感悟那份為了探究世界奧秘所付出的努力與拼搏。
四、總結
小學階段是學生塑造人格、形成人生觀的重要時期。要貫徹自由教育的理念,我們的教師必須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采用多種學生喜歡的方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情操。用我們的努力,讓學生們在美德之中成長,培育健康快樂的新時代少年。
參考文獻
[1]黎章群.思想品德課中情感教學初探[J].小學教學參考,2021(18):76-77.
[2]潘云霞.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J].吉林教育,2021(13):40-41.
[3]趙紅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習慣探析[J].吉林教育,2021(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