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和思維有著共存的關系,語言表達思維,思維支配語言。大學英語寫作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學生寫作能力的具備,可促進其英語語言組織能力、運用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提升。但是,由于漢語在學生的語言思維中占據主導,所以進行英語寫作時難免會受到影響,阻礙了英語寫作水平的提升,只有正確認識英漢思維模式對大學英語寫作的影響,區分二者的差異,才能保證寫作效果。因此,本文對英漢思維模式差異對大學英語寫作的影響進行探究。
關鍵詞:英漢思維模式;差異性;大學英語寫作;影響
引言
從表面上看,思維存在于大腦之中,而語言通過嘴表達,二者之間的聯系甚微。但從深層次分析,二者存在共生的關系,腦中的思維需要借助語言表達,而語言的表達方式離不開思維的加工。就我國高校大學生而言,由于從小耳濡目染漢語語言,并且擁有中式思維,所以在英語寫作時,這些思維就會占據主導。殊不知,在多種因素影響下,英漢思維模式存在較大差異,如果用中式思維模式進行英語寫作,會出現詞不達意、語句搭配不當、違反英語語法等情況。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消除中式思維的影響,就要分析二者對英語寫作的影響,在此基礎上進行模仿,逐步提升英語寫作水平。
1.英漢思維模式對詞匯的影響
每個民族都有著獨屬于自己的語言和文化,體現鮮明的特征。詞匯作為語言的基本要素,是整個語言系統的核心,能夠反映人類對主、客觀世界的概況。英語和漢語有著各自的傳統習慣與客觀需要,詞匯概念差異較為顯著。
1.1對詞語含義的影響
語言是生活的代表,語言是文化的體現。對于語言的理解,會建立在傳統文化與風俗習慣的基礎上。也就是說,英語詞匯中的文化含義和漢語對應詞中的文化含義相差懸殊。比如:“鳳凰”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是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為鳳,雌為凰。西漢的司馬相如就有一首著名的琴曲《鳳求凰》。后來,中國人把鳳和雄性的龍結合在一起,與龍并駕齊驅,有著圖騰般的高度,被炎黃子孫世代敬仰、崇拜,從而創造出豐富燦爛的龍鳳文化。在中國文化中,鳳凰是喜慶、太平、人才、幸福的象征。相比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鳳凰內涵,西方phoenix則更強調了其重生、復活的美好一面。在西方神話中,鳳凰(phoe-nix)有“不死鳥”、“長生鳥”的美譽,是“長生不死”的象征。在西方文化中,phoenix不但象征了“重生”、“復活”,還代表了美好的事物,甚至是愛情。總之,中國文化,也就是漢語文化中“鳳凰”象征吉祥、喜慶和高貴;而在西方國家,“phoenix”象征重生、復蘇、完美和愛情等。
1.2對詞語正確形式選擇的影響
英語詞匯中,名詞有可數名詞(Countable Noun)和不可數名詞(Uncountable Noun)之分,而在漢語中,名詞的數量可以直接表達;英語中謂語動詞可分成實義動詞、連系動詞、情態動詞和助動詞,并且隨著人稱、時態等的變化而變化,而漢語則不涉及這些規則。正因如此,使得部分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忽略了名詞單復數的轉換,或是根據時態改變動詞形式等,這些錯誤的出現,都與漢語思維模式密切相關。
1.3對詞語搭配的影響
語言的豐富性決定了詞匯的搭配特點及其種類。區別于中國人的形象思維,西方人比較注重抽象思維,習慣用簡單的詞語表述較為復雜的句子,并且由同一個詞匯延伸出多種搭配,比如:eat an apple,eat a meal,eat bread等。但是,并非所有的吃“”都用“eat”修飾,如:吃藥“take medicine”,吃苦“bear hardship”等,就是其他詞匯進行修飾,這就是英語詞匯的一大特點:同義不同詞。但在漢語中,只要是形成“吃”這個動作,幾乎都用“吃”表示,比如:吃水果、吃苦、吃醋等。受漢語思維的影響,學生進行英語寫作時,容易按照漢語的套路搭配詞匯,出現“中式英語”的情況。
2.英漢思維模式對句子結構的影響
2.1英語重形合,漢語重意合
從句子的基本構成來看,英漢語都是“主謂賓”結構,可兩種語言的句子結構形式卻存在較大差異。其中,漢語重意合,英語重形合。簡單來說,就是漢語將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句子進行排列,幾乎沒有形式連接;而英語在敘述主謂賓的同時,在還需要狀語、補語、同位語、定語從句等進行重補和聯系。比如:Dignity, in the first place, is not going to be saved by legislation. Actually, dignity is a daughter of freedom. (首先,法律確保不了尊嚴。事實上,自由乃尊嚴之母。)通過列舉的句子,英漢思維模式對句子結構的影響一目了然。
2.2英漢句子順序上的差異
從英漢思維模式本身來看,英語重視焦點思維,漢語則重視散點思維。也就是說,漢語表達思想時邏輯嚴謹,先闡述中心思想,然后進行拓展延伸;而英語表達先敘述主要信息,然后介紹其它輔助信息,包括時間、地點、原因等。除此之外,二者在時空觀念的表達上也有著明顯的不同,英語習慣按照月、日、年的順序,漢語為年、月、日;填寫地址時,英語由內向外,由小到大,漢語則恰恰相反。比如:She is a teacher in the English Department of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她是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的一名教師)。Today is the Mid-Autumn Festival on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lunar month.(今天是農歷8月15中秋節)。這兩個句子可表明英漢句子順序上存在的差異。
3.英漢思維模式差異對語篇構建的影響
英漢思維模式差異對大學英語寫作的影響除了體現在詞匯和句子結構上之外,還體現語篇構建上。通過前人的總結了解到,英語思維模式是直接的,點明主旨的,而東方思維模式是螺旋式的,喜歡對主旨進行修飾,俗稱說話比較繞。如果寫作的視角進行分析,英語寫作的思維則是按照一條直線直接先說明主題,然后慢慢講述其中的中心思想,最后結束;漢語的寫作包括兩種,一種是引入大量經典,對其進行解釋說明,另一種則是按照“開篇解釋、回顧歷史、分析現狀、整體評價”的模式框架進行。大學英語作文寫作中,如果大學生使用螺旋式的中國思維進行寫作,會讓人捉摸不透,難以理解表達的含義。
總之,英漢思維模式差異對大學英語寫作的影響較大,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認真分析,不斷地進行對比練習,通過練習區分二者存在的差異,更好地進行英語寫作。另外,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英語思維的訓練與培養,使其與漢語區分,只有建立在具備英語思維的基礎上進行寫作,才能提升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隋宇辰.英漢思維模式差異對大學英語寫作的影響[J].農家科技:中旬刊,2017,(03):60-60.
[2]何敏.英漢思維模式差異對大學英語寫作的影響[J].考試與評價,2016,(11):7-7.
[3]王巖.英漢思維模式差異對大學英語寫作的影響[J].校園英語(教研版),2015,(06):64-64.
[4]劉文瓊.英漢思維方式差異對大學英語寫作的影響[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7,(35):51-52.
[5]王璐,劉麗曼,董佳麗.英漢思維差異對大學英語寫作的影響[J].考試周刊,2016,(87):71-71.
[6]董建明.大學英語寫作中英漢思維差異對語篇構建的影響[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9):288-288.
作者簡介
姓名:趙芃,出生年份:1963年,性別女,民族:漢,籍貫:陜西岐山,學歷本科(學位學士),職稱: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育,郵編450000,現就職單位: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