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鑫
摘要:隨著我國用電需求的不斷增長,供電系統在不斷地進行更新迭代,國家的供電能力也在不斷提高。作為供電系統的一個重要環節,電網調度的質量對供電系統的穩定與否、安全與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隨著電網調度步入自動化時代,自動化信息傳輸過程中各種故障問題也暴露出來。為排除這些隱患,本文將從實際情況出發,總結下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中的常見故障和解決措施。
關鍵詞:自動化;信息誤發;遙控失敗;調整參數
前言
長久以來,各企業都在如何改進和完善電網調度問題上下足了腦筋。但電網調動自動化系統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沒有得到重視,比如:信息誤發、遙控失敗、電源故障、雷電危害等,這些故障會對供電系統的安全與穩定產生威脅,需要大家警惕。針對這些故障,筆者找到了對應的解決措施供大家參考借鑒。
一、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中的常見故障
(一)信息誤發
電網調動自動化系統中出現信息誤發故障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隔離開關輔助節點的老化、繼電器信號的不穩定、存儲的信息超過限度等。
二次傳輸作為該自動化系統中最明顯的特點一直以來存在著準確性不高的缺陷,當傳導系統受到一定干擾時,信息誤發事故便不可避免。這是由于隔離開關輔助節點長期暴露于外,接觸空氣后易發生老化,此后節點發生接觸不良的現象,致使設備在進行信息處理時出現傳導故障,從而拉低運行的整體效率。信息誤發的另一個原因是繼電器信號不夠穩定。在設備運行時,各節點間的簧片容易變形,這樣一來,信息傳輸過程的精確度就會打折扣,造成信息誤發現象。雖然電網調動自動化系統具有極高的存儲容量,但是由于設備的投屏空間是固定的,一旦超過了投屏的限度,信息誤發現象就會發生[1]。
(二)遙控失敗
遙控系統在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中發揮著調節的作用。當遙控系統出現問題時,依靠原有系統自動進行調節的能力便宣告喪失,只能借助于技術人員來人工進行調節,人力調節會使系統對指令的控制力逐漸消失,最后維持在一個最小值,從而造成遙控失敗。這種問題頻發的原因是遙控故障的隱蔽性很好,在遙控故障發生時,遙控信號相關的數據不會出現異常,與系統的連接從表面上也看不到問題,但是其發送的指令卻毫無效果,進而喪失控制能力,嚴重威脅系統的穩定與安全性。
(三)電源故障
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總電源的故障與否決定了該系統控制能力的有無,電源故障主要分為兩種,其一是主備系統UPS電源發生異常運行現象,其二是電池放電結束造成的系統內部停機現象。前者發生的具體原因是電池電能消耗過大或者系統運行中交流電的電離子發生了丟失現象,致使電源發電能力喪失。
一旦UPS電源故障,調度自動化機房中的各機柜也會隨之失去電力供應,其造成的結果往往是主服務器運行中斷,整個系統也會隨之癱瘓。
(四)雷電危害
雷電是閃電和雷鳴的雜合體,更是一種雄偉壯觀的放電現象。作為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雷電的危害性極大,無論是對建筑還是生物,它都有著極其恐怖的破壞力,尤其是對于電網調動自動化系統而言,更是十足的威脅。電網調動自動化系統的信號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干擾。當雷電災害來臨時,電網調動系統中脆弱的管線將會受到影響,輸送的電流會出現異常,之后電流通過異常的電離子把故障傳播到各大設備中去,導致系統受損,控制力失活,甚至可能造成大面積的火災[2]。
二、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中故障的解決措施
前文提到的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中的種種常見問題,可以通過提高電網監察力度、及時調整參數、對電源放電狀態保持關注和及早采取防雷的措施來予以解決。具體如下:
(一)提高電網的檢查力度
做好電網運行過程中各環節、各區域中設備、線路、環境等方面的檢查工作是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安全運行的保障,信息誤發現象的出現常常與電網檢查過程中的疏忽聯系在一起。為了減少誤發現象的出現,國家應加大關注力度,督促有關供電企業積極革新技術,加強對電網的檢查力度,做到提前發現問題并予以解決,從而保障整套系統的安全與穩定。
舉個例子,有關供電企業可以通過狀態檢修法來檢測關鍵位置,來獲取一手及時準確的設備信息,再將信息整合處理,得出設備評估報告,進而在數據上為后續設備的維護檢修工作提供支持。對應的具體操作方法有巡檢、帶電檢測、停電實驗、運行工況等。除此之外,為了第一時間了解設備運行的具體狀態,從根源上減少信息誤發頻率,實時的監控設備必不可少。
將帶電檢測、在線監控、停電檢修三者相結合的電網檢測方法將憑借其超高的檢測效率逐步取代傳統的檢測方法,成為未來電網檢測方法的主流。
(二)加強報文觀察,及時調整參數
遙控失敗問題的解決需要依賴廣大電力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為達到該目的,相關的電力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報文的觀察力度,要提前通過一定的檢測分析出站點信號的發送頻率,并檢查各端口,保障設備端口的連接適宜。此外,為保險起見,相關電力工作人員需要多次進行遙控功能試驗,以求對遙控系統的功能做到全方位的了解。在試驗過程中,若報文信息正常,則表明系統主機正常;若報文信息異常,則需要工作人員盡全力去排除故障。為排除故障,可以將機器重新啟動并對有關設備參數進行仔細調節,使其保持統一。與此同時,各設備的接口點也很關鍵,需要進行重點排查,對有問題的位置進行及時調整,保證最后時刻各設備接口處裝置形態的統一。做完以上這些調整后,就可以進行再次試驗了,發送信號檢測并記錄信號與設備間的傳導過程,并以此檢測過程為基礎及時解決遙控上的問題,使系統得以正常運行[3]。
(三)對電源放電狀態保持關注
針對兩臺UPS同時故障的情況,電力工作人員可以按順序采取如下措施進行補救,先在電源分配屏上關閉UPS開關和分路開關;隨后一口氣把各工作站、服務站的電源也關閉;接著將主服務器、前置機和市電接通,依次把開關閉合,再按順序重新啟動。
而針對另一種交流失電現象,則要在既保證運行狀態的情況下,通過相關電力工作人員的努力,減少相關設備的壓力,以降低運行負荷。具體操作中可以停用部分優先級較低的設備來為其他重要設備獲取的額外運行時間。另外與放電狀態相關的指示燈平常一定要多加留意,以便提早采取措施。
(四)及早采取防雷措施
防雷對普通人來說是生死攸關的大事,對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的運行更是干系重大,一旦發生雷電事故,不僅會對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造成影響,導致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信息傳輸質量、效率大幅降低,還很容易造成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因此,及早采取科學的防雷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為了保障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的運行不受突然斷電的影響,需要在其設備和系統上安裝能夠獨立供電的裝置,以確保在雷擊故障發生后,電網調度體系所受影響可被控制在最低水平。另外,要在電網的許多關鍵位置如交流輸入端、防護通信通道等配備專門的防雷裝置,避免其遭受雷擊對系統造成嚴重損失。只有不斷提高雷電來臨時的應對能力,才能保障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安全平穩正常地運行。
結論
綜上所述,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中的常見故障包括信息誤發、遙控失敗、電源故障、雷電危害等。對此,需要及時提高電網巡視力度,調整相關參數,對電源放電狀態保持關注,并做到科學防雷。措施固然是好的,不過能夠被保質保量地貫徹執行才更為重要,保持對故障的警覺,及時發現問題,排查問題,將問題的危害降到最低,需要的是廣大電力工作者的責任心,相信在電力工作者的不斷努力下,我國的電力事業將滾滾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宇澤.智能電網技術在電力調度自動化中的發展分析[J].電子世界,2021(15):43-44.
[2]王錦橋,施金曉.智能電網調度自動化關鍵技術分析[J].電力設備管理,2021(04):24-25+50.
[3]王寧.電網調度自動化技術的改建分析[J].集成電路應用,2020,37(12): 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