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
摘要:目前,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為了功能的需要和解決差異沉降,鋼筋混凝土的收縮變形以及混凝土的溫度應力等問題,后澆帶在建筑工程中已廣泛應用,在地下工程防水中,地下室外墻后澆帶的施工尤為重要,因此,只有在施工中引起高度重視并采取合適的施工工藝,才能起到它應有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紹了地下室外墻后澆帶的幾種施工工藝。其次,系統的分析了幾種施工工藝在進度、質量、成本效益方面的優缺點。最后,詳細的闡述了外墻后澆帶超前止水預制板改良的具體措施及解決傳統施工方法產生的不良影響。
關鍵詞:地下室外墻后澆帶超前止水預制板、施工工藝、改良措施
隨著城市發展進程不斷加快,建筑工程開發周期不斷縮減,這對房屋建筑的地下室外墻后澆帶施工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不僅要求質量有保證,加快工進度,節約成本,又要起到應有的作用,所以傳統施工工藝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建設需求。
一、地下室外墻后澆帶的幾種施工工藝
1、傳統的后澆帶施工
傳統的施工工藝中,地下室外墻后澆帶中直接預埋止水鋼板,待兩側結構完成后60天后封閉,此施工工藝施工較簡便。但是,存在以下問題:
(1)基坑暴露時間較長,影響下道工序施工,特別是對于深基坑來講,安全性得不到保證,文明施工無法有序開展。
(2)如果一直不回填,一下雨就要抽水,基坑降排水費用增加,且需要反復清理。
(3)地下室外墻長時間暴露,天氣、季節變化帶來溫差的變化,外墻易產生裂縫。
2、超前止水后澆帶施工
地下室外墻后澆帶外側增加超前止水現澆加強帶,泵提前封閉后澆帶,提前施工防水層,提前回填土,加快工程進度。
(1)與一般的后澆帶施工技能比較,后澆帶超前止水施工技能能夠縮短基坑降水時長,降低施工費用。
(2)選用了多道防水構造措施,能確保混凝土的防水效果,防水質量滿意規范要求。
(3)及時進行根底外墻防水、室外土方回填,降低了因地下室外露出時間較長、晝夜溫差發生構造裂縫的概率。
(4)進行土方回填后,能夠進行腳手架、砌體等后續工序的施工,愈加合理的進行工序交叉,縮短工期。
(5)根底完成后當即進行外墻防水、土方回填工序,消除了深基坑帶來的安全隱患。
(6)基坑及時回填增加了主體施工的施工場所,擴大了施工現場工作面,為文明施工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
(7)節能環保,后澆帶選用超前止水施工技能,降水時間大大縮短,抽水量大大下降,有效地維護了水資源,節省了降水的人力物力。
3、超前止水預制板后澆帶施工
地下室外墻后澆帶外側采用超前止水預制板加強帶,提前封閉,提前施工防水層,提前回填土,加快工程進度,主要施工方法如下:
(1)施工順序:外墻后澆帶預制板預制→掛線→吊裝→加固→預制板拼接處防水砂漿找平→吊裝第二塊預制板→...→吊裝完畢找平→抹防水砂漿→防水層施工→回填土
(2)地下室外墻后澆帶的封檔采用100厚1000×1200mmC30混凝土預制板,由基礎底板開始依次向上排放,最上部一塊預制板尺寸以現場實測實量尺寸為準。
(3)混凝土預制板與地下室外墻的連接,利用混凝土預制板上的預埋Φ8鋼筋與墻體水平筋拉結,拉結點的鋼筋用鉛絲同墻體后澆帶內側、外側鋼筋綁扎牢固。
(4)用防水砂漿將混凝土與地下室外墻交接處抹成45°斜角。
(5)后澆帶處加鋪防水卷材,兩邊擴出預制板1000mm。
(6)預制板上Φ10吊環在預制板吊裝完畢后割除,然后用防水砂漿進行找平后,吊裝上面一塊預制板直至地下室頂板。
(7)施工后澆帶處防水附加層后,提前進行地下室外墻大面積防水施工。
(8)按照設計要求回填土方,到期后,澆筑后澆帶混凝土。
二、地下室外墻后澆帶幾種施工工藝的優缺點
1、傳統的后澆帶施工優缺點
優點:未采取后澆帶以外的加強措施,在成本效益方面較節約,且施工較簡便,容易加固,混凝土外觀質量容易保證。
缺點:(1)后澆帶無法提前封閉,影響后續防水施工、回填土施工以及主體施工等,進度方面影響較大。(2)無防護暴露時間較長,安全方面不易保證。(3)只在后澆帶兩側墻體內預埋止水鋼板,質量方面滲漏風險較大,且不易修復。
2、超前止水現澆后澆帶施工優缺點
優點:地下室外墻后澆帶施工過程中增加超前止水現澆加強帶,兩道防水,柔性防水材料堵縫,在質量保證方面及進度提前方面有明顯優勢。可提前施工防水層,回填土,方便后面工序開展,文明施工工作容易較好的開展。
缺點:由于在地下室外墻外側增加超前止水現澆加強帶,給施工帶來很大不便,由于加強帶外立面為斜面,模板不易加固,內模板不易安裝、拆除,超前止水現澆加強帶混凝土先澆筑,后澆帶混凝土后澆筑,所以加強帶成型質量較難控制,容易產生脹模、變形等質量通病,加強帶配筋率較高,所以成本方面相比較增加最多。
3、超前止水預制板后澆帶施工優缺點
優點:提前預制,不存在模板拆裝問題,質量容易控制,提前安裝,無封閉暴露時間較短,安全有保障,可提前封閉,可提前進入防水施工、回填土施工,加快工程進度,節約工期,預制板混凝土可以采用施工過程中其他澆筑剩余的混凝土,節約混凝土,降低成本。
缺點:(1)預制板中預埋鋼筋與墻體水平鋼筋連接,采用鉛絲固定,連接不牢固,易產生縫隙,造成預制板與地下室外墻接縫處開裂,容易造成防水材料空鼓、開裂,產生漏水現象。(2)由于預制板已封閉完成,導致后澆帶內墻模板無法正常加固,容易產生漏漿、麻面、脹模等質量通病。(3)上下拼接預制板連接易產生位移,接口處不嚴密,無防水措施,容易產生滲漏隱患,造成后澆帶漏水。
三、地下室外墻后澆帶超前止水預制板改良措施
1、預制板與外墻內模板加固技術研究
采用超前止水預制板施工,傳統的施工方法,內模板加固質量不易保證,本方法在原有預制板施工工藝基礎上進行改良,本方法擬采用1200×1200×10mm預制板,預制板內配置φ8@200雙層鋼筋網片,預制板內預埋16對拉螺栓與鋼筋網片焊接后與預制板提前澆筑,螺栓長度根據地下室外墻厚度確定,預埋螺栓距離預制板端部300mm,螺栓橫縱間距600mm,安裝預制板同時加固地下室外墻內模板,后澆帶內模板采用木模板、主次龍骨與對拉螺栓加固,既提前封閉、加固了后澆帶內模板,又能保證預制板與內模加固嚴密不漏漿,預制板與已澆筑外墻之間縫隙不加大,上下兩塊預制板拼裝更加穩固,更好的的控制混凝土外觀成型質量。
2、預制板與外墻已澆筑混凝土接縫防漏水技術研究
預制板與外墻面連接處按照傳統連接方法屬于剛性連接,傳統工藝采用防水砂漿直接抹灰做成45°斜角,外墻混凝土澆筑質量及預制板平整度不易控制,預制板與外墻之間易出現接縫不嚴,易產生漏漿、裂縫、滲漏等危害,本方法擬在外墻與預制板之間粘貼海綿膠條,然后再采用防水砂漿封堵,保證接縫嚴密,防止漏漿、減少混凝土麻面,提高抗滲能力。
3、預制板拼裝技術研究
傳統工藝,預制板與預制板之間采用防水砂漿找平,直接拼裝剛性連接,縫隙采用防水砂漿封堵,防水效果不好易漏水,且拼接容易出現位置偏差,澆筑混凝土時,預制板容易脫落,本方法在原有預制板基礎上,通過將預制板端頭做成“企口”承插式連接,企口長寬為30×50mm,接口處粘貼海綿膠條,既能保證上下預制板連接牢固,又能保證連接緊密,不易產生漏水,提高后澆帶整體抗滲能力,發揮超前止水預制板作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地下室外墻后澆帶超前止水預制板的改良措施,不僅能提前加固地下室外墻內模板,又能保證預制板上下連接穩固、牢靠,還能保證后澆帶無滲漏,在外觀質量方面、工期提前方面、節約成本方面、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為后續類似后澆帶施工提供一些依據和技術支撐,推動行業建設水平進步,將對地下室外墻后澆帶快速施工技術的推廣應用起到極大的促進與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