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鶴敏
摘要:道路橋梁工程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其建設質量與使用壽命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橋梁建設企業必須深入研究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并積極引進先進的施工處理技術,以提升橋梁工程的施工質量,進而促進道路橋梁工程建設的順利實施。論文總結了常見的道路橋梁工程的病害類型,并提出了針對性的處理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形成原因;施工處理
1道路橋梁工程病害及其處理概述
1.1道路橋梁工程病害施工技術發展
近年來我國對于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而交通體系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道路橋梁工程行業更是獲得飛速發展的機會,并在路橋工程建設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雖然當前我國道路橋梁工程施工技術水平相對以往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同時各種各樣的新型施工問題開始出現,道路橋梁工程建設質量水平仍舊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業內人士需要結合自身積累的工作經驗,對當前行業發展情況進行分析研究,提出各類建設性意見和建議,推動我國道路橋梁工程行業在良性發展道路上持續前進。實際施工過程中,必須結合道路橋梁工程建設環境及實際條件制訂科學、規范的操作規劃,注意積極引進各類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在已有技術體系的基礎上將新事物融入其中,創建更加完善、合理的施工處理技術,針對道路橋梁工程各類常見病害進行處理。
1.2處理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的主要作用及意義
1.2.1提升道路橋梁結構性能
道路橋梁工程建設期間若出現裂縫、沉降等問題,不僅會影響道路橋梁工程的整體觀感,還會對道路橋梁工程建設質量、結構可靠性和穩定性造成不利影響,嚴重者會給經濟、社會發展造成阻礙,甚至出現重大安全隱患問題。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會對道路橋梁結構性能產生不利影響,需采取有效措施及時對道路橋梁存在的病害進行修復,以便提升道路橋梁的整體承載能力,進而充分發揮自身效能。
1.2.2病害處理的主要意義
道路橋梁工程中較為常見的病害問題依舊會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一旦發生影響,輕則影響外觀,重則影響結構,對交通環境保障非常不利。為確保道路橋梁工程的穩定性及可靠性,需重視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問題,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延長道路橋梁工程使用壽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安全的服務。
1.3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的處理原則
1.3.1最大化利用養護加固措施
道路橋梁工程建設施工完成后正式進入道路橋梁的運營階段,在此過程中深入開展各類維保、養護工作,能夠有效延長道路橋梁工程使用壽命。針對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在處理前要開展可行性研究及實際承載力測試,最大化地利用原有結構,以養代修,需要加固的提早開展工作,除非必要不再進行破壞,在原有結構基礎上采用先進技術進行處理,以較小的代價對病害問題進行預防。
1.3.2關注工程整體效益的獲取
道路橋梁工程建設規模大、范圍廣,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都很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證道路橋梁工程建設質量,并在此基礎上努力降低各類技術、資金、人員、材料成本,確保施工單位能獲得較高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針對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的處理要全面分析經濟效益的產出情況,提前預估、處理結構系數的變化,然后對薄弱環節進行重點處理,確保獲取工程整體效益。
2常見道路橋梁工程病害類型
2.1結構性病害
2.1.1裂縫
裂縫是道路橋梁工程中比較常見的病害類型,造成這種病害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溫度。溫度是造成路面裂縫病害的主要原因,道路橋梁工程的橋面施工材料主要是瀝青混凝土。在基層的成型過程中,因材料失水收縮而形成規則的橫向裂縫,并且因溫度驟降而發生低溫收縮開裂,這2種收縮變形使面層底面承受拉力,當拉力超過瀝青面層的抗拉強度時,會使瀝青面層底部拉裂,隨著溫濕的循環變化以及行車荷載的反復作用,最終導致瀝青面層裂縫。(2)荷載。道路交通量的增多使橋梁承受的車輛荷載越來越大,加之超載、超速現象頻發,使道路橋梁工程承受的豎向荷載超過其承載能力時,路面就會出現裂縫。
2.1.2地基不均勻
沉降道路橋梁的地基施工質量直接影響著道路橋梁的使用年限,而造成地基不均勻沉降的主要原因體現在以下方面:(1)相關技術人員在道路橋梁工程設計階段對施工場地的勘測結果誤差較大,導致道路橋梁設計不合理,使施工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2)施工技術人員在地質勘察精度不夠、試驗資料不準確的情況下,未核實地質情況匆忙設計、施工,造成施工時地基承載力不足,導致建筑物產生不均勻沉降,甚至發生結構破壞。
2.2功能性病害
2.2.1局部破損
破損問題是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危害性較大的病害,這種病害無法修復,其主要破損部位是梁端頭的塑封位置。出現這種病害的主要原因是:(1)設計不合理、計算伸縮縫尺寸不準確;(2)施工人員操作不當,施工工序不合理;(3)道路橋梁工程的后期養護不到位。
2.2.2鋼筋銹蝕及混凝土碳化
我國道路橋梁工程的主要材料是鋼筋和混凝土,鋼筋銹蝕和混凝土碳化也是常見病害,主要原因是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混凝土中的堿性物質發生了化學反應以及雨水沖刷等。鋼筋發生銹蝕后,體積膨大,會導致混凝土路面因拉應力增大而開裂;混凝土碳化會出現混凝土剝脫、坑洼及裂縫問題,降低工程結構的強度。這2種病害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道路橋梁的使用年限,為車輛的安全行駛帶來嚴重的影響。
3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及其處理技術
3.1道路邊坡病害及處理技術
通過最大限度地保護自然環境,恢復良好的自然植被,促進公路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從施工人員的角度分析,要結合當地地形與地質條件,包括邊坡表面植被的覆蓋情況,采用不同的防護與綠化方案,對原有公路邊坡病害進行有效治理,減小坡體開挖對坡頂自然植被產生的影響。對于綠色植被生長速率較慢、裸露的坡面,施工人員可以在防護骨架的空格內部種植樹木,不斷增加綠化面積,使公路與周圍的自然環境更加協調。
3.2裂縫病害及處理技術
道路橋梁一旦出現大規模混凝土裂縫,會對道路表面的運行車輛產生特別嚴重的影響。誘發道橋裂縫的因素非常多,如果不立即開展修復,伴隨道橋運行時間的不斷增加,裂縫寬度會越來越大,道路表面會暴露出大量鋼筋從而引發鋼筋腐蝕,降低道路的安全性能。故一旦發現道路表面有裂縫要立即進行治理與修復。當道路裂縫小于0.2cm時,可以在裂縫表面涂刷一定量的環氧樹脂漿液。
3.3路基沉降病害及處理技術
通常來說,想要減少道路橋梁路基沉降病害的出現,運用高效的加固方案非常重要。例如在該工程項目中,通過在道路外部覆蓋一層材料,使得路基的應力結構更為完整。如果道路路基出現沉降問題,施工人員可以結合其沉降量確定沉降等級,采取與之相對應的施工處理技術。如果工程路基的沉降量比較小,為了進一步減小路基沉降病害處理對公路產生的影響,施工人員可以對路面進行有效填充與補修,如果是比較嚴重的路基沉降,則需要認真按照沉降病害處理流程進行施工,可以灌注適量的施工材料并進行有效壓實,也可以采取置換方法進行施工。在灌注水泥漿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灌注,使路基承載力不斷增強。
道路橋梁工程建設運營過程中會出現各種類型病害問題,這些問題或多或少會對道路橋梁使用產生直接影響。若未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維護,病害問題會逐步轉換為安全隱患,對交通環境產生危害。
參考文獻
[1]李超.道路橋梁常見病害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建材,2019(3):115–117.
[2]楊烽.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8(36):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