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漢強
摘要:現階段國際形勢異常嚴峻,國內外政治經濟格局都面臨著巨大的調整。我國想要在復雜的國際形勢中獲得發展,務必要首先凈化國內的政治經濟環境,因此,黨在國家發展的重要階段更加重視對黨的建設,尤其是對黨組織的廉政建設。國有企業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復雜的經濟形勢面前,想要進一步促進國有企業進行改革,務必加強國有企業反腐敗長效機制構建工作。因此,本文簡述了國有企業反腐敗長效機制的重要性和工作的方向,并以深圳市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特色大監督“6636”工作模式為例,闡述了具體反腐敗制度的構建路徑。希望能夠為我國國有企業的改革提供一些理論基礎,加速國有企業反腐敗長效機制的建設進程。
關鍵詞:國有企業;反腐敗;長效機制;構建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講話強調,要深入貫徹全面從嚴治黨方針,充分發揮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堅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做到態度不能變、決心不能減、尺度不能松,確保“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忠實履行黨章和憲法賦予的職責,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協助黨委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執紀執法貫通、有效銜接司法,取得全面從嚴治黨更大戰略性成果,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努力實現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國有企業反腐敗工作開展的重要性
國有企業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為我國的社會經濟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近年來,我國不斷地對國有企業進行深度的改革,調整國有企業的經營機制,不斷地在資產監管方面取得明顯的成效,使得國有企業的黨內風氣有了明顯的好轉,腐敗現象也隨之減少。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盡管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但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必須清醒看到,腐敗這個黨執政的最大風險仍然存在,存量還未清底,增量仍有發生。黨風廉政建設永遠在路上,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我國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征程中,務必要繼續重視國有企業的深化改革,必須一刻不停推進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只有真正的解決了腐敗和違規的問題,國有企業才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增強自身的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建設完善的反腐敗長效機制,不僅能夠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提高國有企業的反腐倡廉水平,為其他企業和社會組織形成模范的帶頭作用,促進我國廉潔風尚的形成。
二、國有企業反腐敗工作的開展方向
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事關企業改革發展全局,事關黨的形象,事關黨執政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務必要永遠在路上的韌勁和執著,持續推進國有企業正風肅紀反腐。企業經營管理都離不開制度的約束,企業的規章制度是促進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措施。國有企業務必要從自身的體制上抵制腐敗,才能真正的遏制企業內部的不正之風。國有企業要不斷地增強制度建設,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和國家政治經濟形勢進行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工作。如遇到新的情況,也要根據自身廉潔制度存在的缺點進行適當的調整,定期的進行梳理和修改。國有企業務必要對一些重要的部門,尤其是涉及企業的資金、人員和決策方面的關鍵部門加強監督管理,并在制度落實的過程中查缺補漏。企業要根據這些重點部門的日常工作特點采取相應的監督和防范措施。要根據上級管理部門的指導意見落實責任,嚴格的貫徹和執行。要對企業內部的員工進行黨風廉政教育,并大力宣傳企業的最新制度。在制度的面前,國有企業的管理者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做到真正的人人平等,對于違反制度的人員要按照企業的規定和制度進行處理。只有國有企業真正的按章辦事,依靠企業的制度去管理每一位工作人員,才能真正的對國有企業的工作人員形成威懾力,避免腐敗現象在國有企業內部滋生。
三、國有企業反腐敗長效機制的構建路徑
要想真正的在國有企業內部建立起反腐敗長效機制,必須要明確國有企業各部門的責任和義務,要重視紀律檢查部門的工作開展進程。不斷地強化對企業各部門的監督,紀律檢查部門也要不斷地增強自己的職能,加強自身的監督能力、執紀能力和問責能力。國有企業紀律檢查部門要杜絕出現職能越位的現象,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腐敗案件的查辦和企業內部廉潔作風建設上,真正的為國有企業反腐工作貢獻力量。國有企業也要對紀檢部門的干部進行單獨的考核,促進紀檢部門工作效率的提升,尤其是要把紀律檢查和審計監督、內控管理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以群眾監督、上下級監督、紀檢監督、輿論監督等大監督模式,構建優勢互補的監督體系。要對企業內部的重點工程和資產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進行嚴格的監督審查,從根源上遏制腐敗問題。定期的進行黨風廉政教育,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理念和廉潔意識,避免腐敗給企業造成嚴重的損失。
以深圳市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為響應集團“2125”發展戰略,落實深圳市國資委提出的大監督工作要求,集團紀委正在牽頭創建和落實振業特色大監督“6636”工作模式,分為四個重要方面:
第一個數字6,代表六位一體。為落實深圳市國資委推行的國企監督體制改革,振業集團初步構建了由黨委領導,紀委書記兼監事會主席統籌協調的“六位一體”大監督體系,整合了紀檢監察、監事會、財務總監、審計、內控、風控等監督資源,提升了整體監督效能。
第二個數字6,代表六大監督重點。結合振業集團作為上市國有房地產企業的實際,重點加強對土地投資、工程招標、工程變更、房產銷售、工程結算、資產租賃等關鍵領域或重點環節的監督。振業集團全面推行“陽光招采”以來,得到了市委、市國資委和兄弟單位的高度肯定。
第三個數字3,代表三種工作方法。第一個方法是每個監督人都要樹立教育、預防、懲處三管齊下的工作理念;第二個方法是每個監督人都可在教育、預防、懲處三個方面創新思路并有所作為;第三個方法是每個監督人發現的問題,只需報告大監督辦公室(紀檢監察室),即可直達集團黨委書記與紀委書記,壓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讓監督人對黨委紀委負責,讓監督人切實感受到有黨委紀委的支持,可以大膽監督,并非“一個人在戰斗”。
第4個數字6,代表六大工作目標。一是每個監督人都能盡職履責,在服務振業大發展上有所作為;二是每個監督部門都能相互協同密切配合;三是每個振業人都在實踐全員廉潔從業;四是監督人反腐倡廉有功績;五是振業人拒腐守廉有獎勵;六是贏得社會人與振業人的評價認同。
振業集團所采用的的大監督體系有利于廉政建設工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企業防腐敗長效機制的建立,近年來“六大紀律”等方面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呈逐年下降趨勢,公司廉潔文化氛圍濃厚,值得其他國有企業學習和采納。除此之外,振業集團還研究創設“振業廉潔發展基金”增強反腐長效機制的物質保障,其他國有企業可以借鑒或采用其他可行的方式進行反腐長效機制建立的相關探索。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想要建立反腐長效機制,一定要建立好企業內部的監督體系,充分的整合、發揮好企業各監督部門的職能。國有企業要定期的對工作人員進行廉潔教育,發揮好全體員工共同監督的作用,引導員工發揮好自己的職能,通過設立廉潔發展基金和有獎監督舉報等措施促進國有企業的廉潔建設,保障國有企業在復雜的競爭環境中健康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玥. 國有企業反腐敗長效機制的構建路徑[J]. 嶺南學刊, 2019, (06):75-82.
[2]韓啟波. 國有企業反腐敗工作長效機制構建淺析[J]. 經濟管理:全文版 : 2020.(07):166-166.
[3]葉鐘. 國有企業高管腐敗現象分析及防范路徑探析[D].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2013.
[4]宋建斌. 構建國有企業廉潔風險防控機制研究[J]. 青年時代, 2018,(03):46-47.
[5]國務院國資委黨委.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J]. 求是, 202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