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禮

冷飯團,拉丁名Kadsura coccinea(Lem)A .C .Smith,為五味子科,南五味子屬常綠木質藤本植物,有黑老虎、大鉆、布福娜和香繡球等多種地方稱謂(本文統一稱作中藥材黑老虎,簡稱黑老虎),廣泛分布于華南地區,桂南桂北地區均常見,生長在海拔 100~ 2 000 m的山坡、山谷、水旁疏林或灌木叢中。近年來,隨著對森林的開發程度不斷深入,使得珍稀野生水果黑老虎資源日益減少,為發掘這一新的珍稀果樹品種,發展集商品性果類、中藥材類、綠化美化環境“三合一”為一體的新品種,為人們所利用,本人從2014年11月起,對黑老虎進行了引種栽培試驗。本文從實踐中摸索總結的黑老虎生長特性,結合其栽培技術,為黑老虎引種繁育技術實現的可行性做出了分析與解答。
1 引種繁育依據
1.1黑老虎引種的政策支持
時下,“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是我國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民生工程,各級林業主管部門也出臺了各種類型的林下經濟扶持政策,這些林下經濟扶持政策,是黨和國家,各級黨委政府對農林人員的一種關懷。我們作為林業技術人員,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技術是為政治服務的,是為民生服務的,應當為林業技術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改善民生,造福人民而感到自豪!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祖國需要我們廣大林業技術人員,在所服務的范圍,系統地總結先進林業技術,推廣適用林業技術。在眾多林下經濟發展類型之中,中藥材黑老虎引種開發是一項首要選擇,這是中藥材+新型水果的綜合開發,是系統的林下經濟開發和生態系統修復,通過較為科學的林下種植技術,在不采伐林木,不破壞森林的情況下發展經濟,綠化美化環境的過程中,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1.2黑老虎引種的技術支持
黑老虎是我國華南地區一種常綠木質藤本植物,根、藤、果均可入藥,根、藤能行氣止痛、祛風活絡,治風濕關節炎,跌打腫痛 ,胃、十二指腸潰瘍等;藤條可編織用,在桂南農村替代繩子而用作部分農具;果實多汁可鮮食,味清甜可口,并能解渴,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觀賞價值、藥用價值,在眾多野生水果中最有可能發展為第三代新興水果。
黑老虎為藤本被子植物,攀爬于灌木或喬木之上,藤蔓大多在6-8米長之間,也有達30-50米的。單其互生,葉革質,葉片呈長圓形至卵狀披針形,先端急尖或短漸尖 ,基部寬楔形至鈍形 ,全緣、革質、無毛、表面光亮。花單生于葉腋,緋紅色或紅黃色、大紅色,單性花 ,雌雄同株,聚合果近球形,成熟后顏色鮮艷,鮮紅色或紫紅色,一般直徑6-10cm,重量200-400克。小漿果倒卵形,種子心形或近心形。花期3-8月,果期9-12月。黑老虎喜溫暖濕潤環境,對土壤的要求不嚴,一般酸性或中性的土壤均可生長,但偏喜土沃水肥的土壤環境。本人引種試驗地設在扶隆鎮電六村境內,海拔400m-450 m之間,屬熱帶亞熱帶季雨林氣候,年均降雨量3000 mm 以上, 6-7月是雨量的高峰月,年均無霜期 360天 ,土壤赤紅壤,下坡向東,低山,立地條件較好,具有一定的區域代表性。
1.3黑老虎的種植
根據黑老虎喜濕潤和肥沃的氣候和土壤環境的攀爬特性藤本植物,種植黑老虎一般選擇在向立地條件較好的灌木林或疏殘林中,要求通風透氣,陽光較好,排水良好,是典型的林下經濟作物。種植時一般采用穴栽,挖坑40×40×40cm,填埋有機肥2-3kg為基肥,株行距以1.5×1.5m 為宜。為了確保造林成活率,在定植階段,移植具有營養杯(袋)的黑老虎苗最適宜的時節為冬末春初的陰雨天氣及時進行定植,其他時節都可以進行移植。需指明的是,扦插苗定植時,須將扦插老枝傾斜放置,埋沒于泥土,只留嫩苗于地表上。種植后不宜蓋土過厚,需確保土壤與根須之間能夠有效地融合,從而使得黑老虎能夠盡快的成活與生長。定植后,加強水肥管理,春、秋季節初期施用以氮為主的復合肥,促使植株生長,正常情況每年植株可長高1.5-2.5m,3-5年即可進入初產期。
2 引種繁育的技術保障
黑老虎的育苗技術,有扦插苗培育、實生苗培育兩種常規方法
2.1 扦插
進行扦插的時間,一般以冬末春初的雨季時間為宜。在成年且已曾開結果的黑老虎植株上選取已經木質化帶有芽眼的老枝8-10cm,將插枝的葉片進行清除,用刀片將枝條底端削成光滑斜面,扎成小捆,首先用消毒液消毒殺菌,撈出瀝干水份,然后放入吲哚丁酸溶液,底端浸沒3-5 cm浸泡4-6個小時,就可以開始扦插到預先整齊碼好的營養杯(袋)中,扦插深度一般在距離枝條頂部2/3 處。扦插完成之后,需搭棚遮陽,安裝噴水設備,扦插后1個月內連續保持濕潤陰涼但不潮濕的生長環境來促使其進行生根發芽。
2.2 實生苗培育
黑老虎秋季種子成熟后,采用濕沙貯藏法,將種子貯藏至立春前后,就可以播種了。播種根據黑老虎的生長特性,苗圃地要選在溫暖濕潤的氣候區, 這樣可以保證其有充足的雨量供應,一般要以土壤肥沃、排水條件好、富含充足腐殖質成分為宜,同時也需足夠的光照時間。平整土地,規模田壟,用農具耙出畦,畦間的距離一般以30cm 為宜,每個畦的高度約10cm 寬度約120cm 為宜。然后將灌裝好的營養杯(袋)整齊碼好,將種子點入營養杯的泥土中,回土覆蓋2-3 cm,加強田間管理,待苗長至30 cm以上即可出圃。
3.管理
3.1環境因子的管理
種植培育黑老虎的過程中,空氣濕度與土壤濕度均要保持濕潤的程度;其次,光照不需過強,一般采用栽植葉子稀少的高大喬木進行適當的遮陽。對土壤的管理也是保證黑老虎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在黑老虎生長的不同階段應適時地增加土壤肥力,通過增施腐殖質肥或有機肥的方式來實現。
3.2 生長管理
3.2.1 花果期管理
黑老虎進入花果期后,其花期在3-4月清明前后開始,到8-9月結束。根據采取不同管理措施對比,可供參考的有如下措施:
一是在花期前1-2個月,施用一些含鉀比例大的復合有機肥,促進花果期提早提前,為秋季黑老虎集中成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措施。根據對比,花期前沒有施用復合有機肥的黑老虎植株,果成熟期為國慶節前至元旦之后,果熟期長達4個月,對于農家采摘園,延長花果期相對較好。而花期前施用復合有機肥的植株,果熟期為10-11月,不僅增加了水果的甜度,而且大大宿短了果熟期,促進水果統一集中上市十分有利。
二是在5-7月的幼果初期,需施用腐熟的有機肥,可以增加水果甜度,并及時摘除多余的花朵,視植株所占空間位置確定每株植株保留30-50個幼果,摘除多余的幼果,通過自然生理落果,最終能保留20-30個水果,這樣可以避免與幼果競爭營養,促進幼果茁壯生長,提高單果重量和總產量30%以上。
三是針對黑老虎為攀爬藤本植物,在其生長過程中,必須進行人工牽引,使其纏繞生長于灌木或喬木之上。在3-5月花期,進行藤蔓優勢頂端修剪,通過修剪可以調整樹冠的密度以及枝條的長度,修剪掉不必要的藤蔓枝葉可以促使枝干的形成,能促進分枝達到植株生長茂盛之目的。通過修剪還可以提高植株整體通風水平,立體空間更合理,使得植株能夠更好地進行光合生長提高光合作用效率,避免藤蔓與花果競爭營養,提高座果率50%以上。
3.2.2采后管理
在11-12月水果采收后,此時黑老虎樹勢較弱,必須進行砍草除雜,施用一次以氮為主的復合肥,及時為植株補充營養,促進植株生長分孽,為下年的豐產作準備。
3.2.3 病蟲害防治管理
目前未發現黑老虎受某種病蟲害較大的影響,一般都是一些輕微的病蟲害,在這種情況下,配置70% 的甲基托布津稀釋液進行噴灑,可以防治普通病害,噴灑50%樂果乳劑稀釋液可以防治普通蟲害。
4.技術分析與結語
4.1技術對比
根據不同栽培苗木對比,樹兜移植1-2年,扦插苗3-5年、實生苗5-6年生長之后,蔓長普遍達到5m以上,即可進入花果期;在花果期采取催肥與修枝、摘除過多花果、幼果初期施用腐熟的有機肥等綜合措施的,單果直徑8-12cm,重量300-500克居多,產量明顯提高;可以明顯提高水果甜度,由于沒有精密糖份測定儀器,委托他人代為測定,反饋結果值為總糖7.75g/100g-8.75g/100g之間。主要對比參數如下表:
4.2分析結語
引種結果表明,黑老虎栽種成活率高,生長、開花、結果、產量較好,黑老虎大規模的種植與繁育是可行的。通過引種技術保障,必要的田間管理,黑老虎的食用價值、藥用價值和綠化價值是可以通過引種繁育實現的,表明黑老虎是可以通過人工引種培育的方式進行引種栽植經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