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娥
摘要:我國相關政府教育部門針對化學學科有很到位的安排,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的大部分學生會在初中階段接觸化學這門學科,到了高中學生們將會學習更加高深的化學知識,這樣的學習流程到目前為止依然在施行。文章主要從高中學生們對于化學學習存在不一樣的思維方式入手進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多個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方法,旨在促使更多的學生熱愛學習化學,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爭取在將來為國家和人民作出貢獻。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方法;思維能力
因為化學這門學科涉及到的知識內容比較復雜難懂,大部分學生到了高中之后才逐漸理解化學這門學科的重要性和意義所在,可能會取得不錯的成就,但是中間仍然存在一些學生由于學習方法不正確或者態度不端正等各種原因而討厭學習化學的情況。化學是一門與現實聯系比較緊密的學科,所以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運用合適的教學措施非常重要,教師們應該在授課的過程中盡可能多地聯系生活實際情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另外,由于在學習化學這門學科時既涉及到知識點的記憶,也涉及到數據的計算,所以培養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們應該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入手,進而提高他們的記憶力和計算能力,以期取得較高的成績。
1高中學生在化學學習中思維方式存在差異
眾所周知,高中學生相比于初中學生和小學生而言,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思維模式,大多數情況下是由自身的一些習慣和教師的指導形成的。正是由于高中學生們自身的習慣不同,他們對教師的指導做出的理解也不同,進而也就導致了各種各樣的思維方式方面的差異。以上已經分析到高中化學這門學科所涉及到的學習內容比較復雜,其中包括記憶知識點、計算數據、思考問題等等,如果學生們想要輕松地掌握這些內容,擁有適宜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學生首次接觸的化學知識是比較簡單的,其中的內容大部分只需要記憶就好,只存在少數需要計算思考的問題,所以初中學生只要認真背誦學習,那么他們的化學成績一般情況下是沒有太大差距的。但是高中的化學學習內容相較于初中階段的內容有了更加深入的調整,需要學生們盡可能動腦去思考才能解決大部分問題。
這樣的調整使得高中學生們中間出現了比較嚴重兩級甚至多級分化現象,及其中大部分同學擁有良好且適宜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就可以緊跟教師的授課步伐,學習成績也會一直保持優異的態勢;另外少部分學生也會因為不能擁有適宜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從而學不好化學,學習成績也只會不溫不火;還有一部分學生可能因為仍然未從初中的教學氛圍種走出來,依舊堅持固有的學習思路,那么他們在高中學習階段將會雨教師的授課節奏越差越遠,學習成績也有可能因此一落千丈,從而形成惡性循環,甚至有些學生會出現自暴自棄的心理自此討厭學習化學。
如果學生們細心地研究,會發現高中化學與初中化學具備著銜接關系,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理解力和思考方式來確定授課形式,以便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具備高超的思維能力。在此之后,化學可能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就簡單易學了,那些學習成績因思維方式不正確而處于較低狀態的學生在掌握新的思維方式后,將會切實認識到獲得化學知識的快樂。
2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方式
不僅是高中化學這一門學科,其他所有的學科都具有同樣的性質,及在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只是充當一個引導人的存在,而最重要的應該是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教師們應該發現良好的思維方式是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推動力。高中學生相比較于初中等低年級學生而言,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他們會根據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斷,所以正確且適宜的思維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們如果想要全面提高學生們的化學成績和能力水平,就應該先從培養思維能力入手,進一步推動學生們展開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主要方法如下:
2.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果學生們對于學習化學有了興趣之后,那么學習的過程就會變得輕松許多,他們的學習效率也有可能隨之增高,因為興趣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位很好的指導老師。由此可知,教師在進行授課時,應該格外注重興趣教育,爭取用新穎有趣的課堂形式來吸引學生們的好奇心,并且使他們在課堂的全過程中都能集中注意力。以上提到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比較緊密,教育工作者應該抓住化學這門學科這一性質,在教學時著重將化學知識與生活中的實際例子相融合,將生活實際展示給學生們,讓他們從中獲取知識。也正是因為學生們經常接觸,所以與生活實際相關聯的授課方式更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2創設情景,在探究中發展學生思維
思維的起源是什么?答案是問題。我們如果要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要從發展,學生發現問題開始所以呢老師要在日常課堂上有意無意的去創造問題讓學生們發現問題引導學生們發現問題并且去嘗試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所提升和發展在提出追求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眾所周知物質的分子量是一個中學的難題講課課程中可以出關于這方面的問題。
例如講桌上這塊粉筆都不值得的,分子量是多少讓同學們去思考如何計算出來學生會積極的進行思考如何去計算出來這時候老師就可以引導說21億個人數一滴水分子如果一個人一分鐘數120個然后沒日沒夜的去數。還需要1萬年才會數完。很顯然,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在我們的有生之年里,也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幾代人數,甚至是數十代人那么通過什么方法可以完成呢,然后老師一步步的引導同學們。進行問題的推進逐漸上升到科學研究的層次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把宏觀和微觀逐漸聯系起來。老師要時刻記住創造情景就是給學生們一個自己提出問題的機會。然后再逐漸的引導他們解決問題從而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并且還要緊密的與教材信息相結合但我們的最終目的是提升他們的思維。
2.3強化實驗教學,在實踐中拓寬學生思維
化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這說明學習化學不能僅僅掌握理論知識,實踐操作同樣重要。根據我國的高考制度,我們不難發現化學在其中有著較高的位置,分值占比也比較高,是同學們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門學科,所以教師在發揮自身引導作用時就應該設計更加高效的學習方法,用以幫助學生們提高應試成績。雖然高中的化學考試只有筆試部分,但是為了讓學生們能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教師需要采取理論與實踐齊頭并進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們在實踐操作之后親身感受科學的偉大力量,才能使他們的視野得以開闊、思維得以拓寬。
教師在設計實驗類型和內容時,一方面要做到與教材內容相配合,另一方面要做到安全可靠,不能出現任何的安全事故。比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做Na202與CO2的反應實驗,此實驗操作起來比較簡單,而且不具備任何的安全隱患,非常適合學生們進行練習。實驗時,先放置蘸有Na202的脫脂棉,然后將CO2注入到脫脂棉上,可以發現,脫脂棉很快就會燃燒。教師演示完之后,就可以讓學生們進行操作,并讓他們在做完實驗之后填寫實驗報告,用來敘述自己的見解和總結實驗中涉及的知識。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得知高中化學的學習需要教師和學生相互配合,教師起引導作用,學生則需要根據正確的思維來判斷問題。由此可知,學生思維能力的高低是非常關鍵的,文章主要闡述了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三種措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情景,發展學生思維、引入實踐教學,拓寬學生思維,從目前的教學情況可以看出,這些措施在提高學生成績方面將會有一定的積極效用,希望學校和教師可以加大實施力度,盡可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高中學子。
參考文獻:
[1]張世忠,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研究[ J ].課程教育研究,2013(31):184.
[2]唐建俊,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實踐研究[ J ].金色年(下),2013(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