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鋒
摘要:針對配電網設備開展狀態檢修檢測工作,能夠通過帶電檢測完成潛在故障預測,保證設備運行的安全性。基于此,通過把握帶電檢測技術應用優勢,對暫態地電壓檢測、高頻局部放電檢測、超聲波檢測等常見技術在配電狀態檢修檢測中的運用方法進行了探討,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帶電檢測技術;配電狀態;檢修檢測
引言:
在電網用電規模逐步擴大的背景下,配電網的數量也逐步增加,需要通過科學開展配電狀態檢修檢測工作保證用戶用電安全。引入帶電檢測技術,能夠提高配電狀態檢測技術水平,保證檢測結果準確、可靠,為配電網安全運行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因此應加強技術在配電狀態檢修檢測中的運用研究,從而推動電網檢修工作的科學開展。
1配電狀態檢修檢測中的帶電檢測優勢
在配電狀態檢修檢測中,需要實施局部放電檢測,對原子帶電引發的離子化現象、電子崩潰態下的氣體流通放電、電極橋絡間的局部放電等進行逐一檢測,以免引發設備故障[1]。而由于不同放電現象的成因不同,發射的電磁波和生產物質等存在差異,還應運用不同檢測技術,包含光學類、化學類、電氣類等多種。采用帶電檢測技術,能夠在不停電狀態下實施狀態檢修工作,確保配電設備正常運行,避免承擔過高檢修成本。而運用特殊儀表裝置等進行檢測,也能對設備潛在故障進行分析,如絕緣材料不均質、設備內部孔洞等,合理判斷絕緣體等配電部件壽命,有效保障設備運行的安全性。
2配電狀態檢修檢測中帶電檢測技術運用分析
2.1暫態地電壓檢測分析
運用暫態地電壓檢測技術,主要是針對局部放電引發磁場變化的情形。磁場變化導致感應電場交替變化,并對外傳播電磁波,經過箱體接縫、開關襯墊等各零部件后,將促使暫態電壓產生,并傳至地下。發生放電故障后,電磁波將持續向兩側傳播。受金屬外殼隔絕影響,少數在設備內傳播,引發極短的暫態地電壓信號。通過檢測這一信號,可以確定設備電壓狀況,合理判斷設備是否存在缺陷。實際運用該方法,需要采用橫向分析法對同開關室內同電壓等級設備進行檢測,確認是否存在電壓異常情況。針對不同部位進行檢測,可以取設備各部位測試結果的平均值,并完成偏移量分析。根據相關標準,最大偏移量不超100%,說明設備處于正常狀態。而偏移量在100%以上,但不超150%,說明設備存在異常,需要加強關注。偏移量在150%到200%之間,說明應對設備進行風險預警,采取對應防范措施。偏移量超出200%,說明處于危險狀態,需要停電實施設備檢修。而在橫向定位過程中,可能遭遇同時觸發兩個傳感器的情形,可以判斷放電位于中間線位置。在實際檢測中,應確認傳感器接觸狀況,避免因接觸不良影響檢測結果。如傳感器信號抵達時間過短,甚至超出儀器分辨率,將造成儀器無法確定先被觸發的傳感器。而出現多個放電點,傳感器通道指示燈將全部被點亮,根據信號傳播順序可以確定放電點分布在哪個區域。采用上述方法,能夠快速獲得設備故障位置等信息,為編制有針對性的處理方案提供依據。
2.2高頻局部放電檢測分析
針對3~30MHz內的頻率脈沖信號進行測量,可以采用高頻局部放電檢測技術,通過設備完整收集放電形成的脈沖波形,通過輸入相關數據展開分析。采用該技術,不僅能夠準確獲得設備在絕緣狀態下的相關信息,也可以避免結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做到快速、高效判斷放電類型。儀器通過自動濾除噪聲干擾,能夠完成磁場干擾和放電信號分離,根據放電類型輸出準確的分析結果。在現場檢測環境較為復雜的情況下,運用該技術可以做到精準檢測配電狀態。如在對10kV配電線路的電纜終端設備進行檢測時,運用該技術能夠發現距離電纜較近位置的局部放電情況。對放電位置進行檢測,可以獲得放電波形幅值等參數。比較周圍位置局放信號譜圖,能夠根據信號幅值變化判斷終端是否存在放電問題。
2.3超聲波檢測分析
配電設備經過長時間運行后,產生的超聲波有效值和峰值間的背景差異顯著。因此結合設備在50Hz/100Hz頻率下的相關性,能夠確定設備是否存在故障。在實踐操作中,需要通過移動傳感器檢測設備反饋的超聲波信號,將信號最大位置看成是故障位置。確認配電設備處于連續運行狀態下,發現有效值和相鄰氣室比值不超5mV,無需特殊處理。如果設備處于脈沖模式,確認比值超出5mV,但不超出10mV,可以先敲擊設備,確認前后設備參數無變化則無需處理,發現敲擊后相關性超出0.5,需要按照流程進行故障檢測[2]。如設備發生毛刺放電情況,信號峰值小于2mV,說明不會給設備運行帶來過多影響。而峰值一旦超出3mV,需要停電處理故障。氣室內屏蔽松動等情況的發生,將促使懸浮電位產生,利用超聲波檢測,發現信號峰值超出30mV,需要停電開展專門檢測,加強電位圖譜等信息區分。結合設備配電等級和故障類型,應制定不同的放電檢測標準值,通過嚴格檢測避免配電運行承擔過大風險。
2.4紅外測溫檢測分析
在帶電檢測條件下,運用紅外測溫技術可以在不與被測物體接觸的情況下完成遠距離測量,做到有效感受物體的溫度特征,具有檢測快、范圍大等優勢。配電設備發生局部放電問題,可能因電流過大導致設備發熱。在檢測實踐中,運用紅外技術進行內部發熱故障檢測,為避免因電壓不穩導致檢測結果受到影響,應消除風速、太陽輻射等因素帶來的干擾。具體來講,就是利用設備完成首次檢測后,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二次檢測,保證結果準確性。在不同環境條件下,設備發熱情況存在差異,還應結合紅外圖譜展開定性分析,然后進一步確認放電原因。
結論:在配電狀態檢修檢測工作中,需要結合設備可能產生的放電形式合理選擇檢測技術,確保能夠準確判斷設備是否存在故障或隱患,通過及時消除問題確保設備長期、穩定運行。在檢測實踐中,還應掌握暫態地電壓檢測、高頻局部放電檢測等帶電檢測技術應用方法和特點,做到充分發揮技術應用優勢,順利提高配電檢測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朱乾華.帶電檢測技術在配電設備狀態檢修中的應用研究[J].裝備維修技術,2020(01):196+143.
[2]王連杰,孔繁婷,王建全.帶電檢測技術在配電設備狀態檢修中的應用[J].技術與市場,2019,26(12):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