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文心雕龍》中“綺”之義涵與美學特質

2021-12-07 07:27:55劉林云
綿陽師范學院學報 2021年10期
關鍵詞:概念

劉林云

(武漢大學文學院,湖北武漢 430072)

從純文學中普通的慣用詞,發展到在魏晉南北朝正式成為一個文學批評概念,“綺”之美學特質的衍變對應了特定時代的審美趣味與思想潮流,并對后世產生了深刻影響。在魏晉南北朝文人的創作和總結中,“綺靡”“輕綺”和“清綺”等概念隨處可見,而對“綺”“綺+某”式或“某+綺”式概念的理解、評論并非單一的,既有積極的考量,也不乏消極層面的反思。《文心雕龍》對此的審視自然不容忽略,其表明了劉勰對前代、當世文學發展的把握,反映了其所處時代的審美觀念與思想傾向,更深刻影響了后世對這些概念的使用和理解。因此,本文將以《文心雕龍》的文本為核心,結合劉勰的思想觀念和時代特點,對文學理論中“綺”的具體內涵和美學特質進行探討,以求對這一重要審美概念有更深入的把握和詮釋。

一、《文心雕龍》及其前代之“綺”

對于“綺”字,《說文解字》釋為“文繒也”,本義是指有文彩的絲織品。中古以前,“綺”的使用也基本維持本義,并無典型的引申義,如宋玉的“纂組綺縞,結琦璜些”(《招魂》)與“其盛飾也,則羅紈綺績盛文章,極服妙采照萬方”(《神女賦》)。漢魏以降,與“綺”組合的詞匯大量出現,尤其是詩賦里,“綺戶”“綺窗”“綺羅”和“綺帳”等格外矚目,而司馬相如的古琴竟也以“綠綺”命名?!熬_羅”“綺帳”既可從狹義上解讀為羅與帳是有文彩的絲織品,又可從廣義上指二者的精美華麗;“綺戶”“綺窗”則指門、窗雕刻著美麗的花紋,已然從“有文彩的絲織品”之義延伸開來;至于以“綠綺”作為古琴別名,自有其比喻義,但也顯示出了古琴的精美。

正因種種引申,文學概念和理論上的“綺”逐漸突顯,且明顯偏于精美、華麗的義項,而與絲織品的材質之義漸行漸遠,典型如后世評論六朝文學慣用的“綺麗”。有研究者認為,“在后人看來,‘綺’無論是從文體發展的角度還是從文學風格的角度來說,都已成為南北朝文學的一個總體性特征”[1]。實際上,以“綺”作為整個南北朝文學的總體特征并不準確,尤其是北朝文學絕不能簡單地目以華美、精巧,但從“綺”的審美層面上來考慮南北朝的文學作品、文論思想,卻也不乏可取之處。

用“綺”來進行文學批評與價值判斷早已有之,“但‘綺’對于文學批評的第一次有力地介入,還要等到東漢以后”,“雖然陸機的《文賦》因其‘詩緣情而綺靡’一說而備受重視,但更多地將‘綺’作為一個文學批評術語來運用的,卻還是劉勰的《文心雕龍》”[1]??v觀整部《文心雕龍》,論及“綺”者共計14條,涉及11個篇目:

1.日月疊璧,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綺,以鋪理地之形。此蓋道之文也。(《原道》)[2]2①

2.《九歌》《九辯》,綺靡以傷情……(《辨騷》)

3.黃帝《云門》,理不空綺。(《明詩》)

4.晉世群才,稍入輕綺。(《明詩》)

5.景純綺巧,縟理有余……(《詮賦》)

6.或事本相通,而文意各異;或全任質素,或雜用文綺。(《書記》)

7.魏晉淺而綺……(《通變》)

8.韓非云“艷采辯說”,謂綺麗也。綺麗以艷說,藻飾以辯雕……(《情采》)

9.……故能外文綺交,內義脈注,跗萼相銜,首尾一體。(《章句》)

10.集雕篆之軼材,發綺縠之高喻。(《時序》)

11.應、傅、三張之徒,孫、摯、成公之屬,并結藻清英,流韻綺靡。(《時序》)

12.魏文之才,洋洋清綺;舊談抑之,謂去植千里。(《才略》)

13.孟陽、景陽,才綺而相埒,可謂魯衛之政,兄弟之文也。(《才略》)

14.浮慧者觀綺而躍心,愛奇者聞詭而驚聽。(《知音》)

其中第1、3、10條與文學評論上的概念相去甚遠,僅作簡要說明。第1條“煥綺”乃指山川具有光彩華美的紋理,并未涉及作家或作品風格,自然不在討論之列。第3條指出樂舞《云門》“理不空綺”,此“綺”或作“弦”,管弦也,亦非需加分析的。第10條所言“發綺轂之高喻”,典出《漢書·王褒傳》:“辭賦大者與古詩同義,小者辯麗可喜。辟如女工有綺縠,音樂有鄭衛……”[3]2829“綺縠”指有花紋的絲織品和質地輕薄、表面起皺的紗,所以“綺”僅為本義而已。剩下11例條目,涉及“綺”與其他組合——“綺靡”“空綺”“輕綺”“綺巧”“文綺”“綺麗”“清綺”和“才綺”,則全是文學評論和鑒賞上的概念,且因“某+綺”“綺+某”的不同組合,代表了劉勰的不同評斷,故有必要細作討論。

事實上,在討論《文心雕龍》中的“綺”時,不少研究偏好僅就“綺”論“綺”,或局限于“綺麗”“綺靡”等個別概念,因此往往流于片面或粗淺。因為“綺”與“麗”“靡”意思相近,便可能先入為主地以為劉勰筆下的“某+綺”“綺+某”的組合概念皆可簡單歸結為“綺”一字的含義上,忽視了他在使用這些復合概念時有意對“綺”作了限定與調和。如在上述所舉條目中,最典型的“清綺”,“清”便是“綺”的一種限定與調和,而這些都是需要重點辨析的。

二、“綺”之核心義項:“綺麗”與“綺靡”

首先有必要對“綺麗”和“綺靡”這兩個較核心地體現“綺”的概念進行解釋。它們在漢魏晉南北朝的文學作品、文論中皆有出現,如常璩在《華陽國志》內記載揚雄“初慕司馬相如綺麗之文,多作詞賦”,以“綺麗”論司馬相如的文賦;揚雄亦有“惡綺靡而不近,斥芬芳而不御”(《長楊賦》)之詞。同時,這兩個概念也多見于后人對這一時期文學風貌的評價中,如:“齊永明中,王融、謝朓、沈約文章始用四聲;至梁,轉拘聲韻,彌尚綺靡,復踰于往時?!盵4]690李白也感嘆:“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圣代復元古,垂衣貴清真?!?《古風·其一》)指出建安后綺麗文風之蔚然,算是對六朝文學的一種概括了。

可以看出,“綺”在文論中的使用,與“麗”緊密相連,通常組合為“綺麗”,二者連用時單字含義也基本相同,只不過“綺”較于“麗”顯得纖巧、柔美些。所以大致可認為“綺麗”中的“綺”與“麗”具有共同指向,并無一者對另一者進行限定或調和之意。

曹魏之際,曹丕受揚雄“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法言》)的影響,主張“詩賦欲麗”。而對其中的“麗”字,學界多解釋為“清麗”。吳云結合曹丕個人創作指出:“他的五言詩語言精醇,又能保有民歌化的特點,具有一種‘清麗’的特色?!盵5]102徐公持更認為曹丕的詩風就可用一“清”字概括[6]57。“清麗”既是他的文風,也代表了當時的文學主張,而恰巧劉勰在論及曹丕時,使用了“清綺”一詞:“魏文之才,洋洋清綺?!?/p>

這里的“清綺”顯然具有正面意義,與“清麗”相差無幾,正佐證了“綺”與“麗”具有基本相同的價值,即文辭的華美:“綺麗之詩的最大特點就是追求辭藻的華麗,對仗的精工,用典的靈活和聲韻的和諧?!盵7]可以看出單純的“綺麗”并非文學作品的缺點,反而具有積極意義,甚至是作品必備的??上д俊段男牡颀垺穬H有一處出現了“綺麗”,即第8條:“韓非云‘艷采辯說’,謂綺麗也……”雖然這里對韓非極盡綺麗的態度有所批評,但劉勰仍認為“綺麗”與“藻飾”皆為文辭之極,在“文”上非常具有表現價值。正如《詩品臆說》的解釋:“綺,則絲絲入扣;麗,則燦爛可觀。既綺交而脈注,亦藻思而綺合,是謂綺麗?!薄熬_”或“綺麗”在當時乃具正面意義,在《文心雕龍》中也是如此。劉勰之所以對韓非有所指責,一方面涉及到“文”與“理”的辯證關系,另一方面要求對“綺”有所限定、調和,在彰顯文辭華麗上把握好度。這將在后文分別論述,此處按下不表。

至于“綺靡”一詞,在漢魏晉南北朝的作品中也沿用不斷,并凸顯了一定的美學特質。關于“靡”字,《說文》曰“靡,披靡也”,段玉裁釋曰“靡,柀靡也。……柀靡,分散下垂之貌……引申之謂精細可喜曰靡麗……”,郭璞注《方言》則稍不同:“東齊言布帛之細者曰綾。秦、晉曰靡”,“靡,細好也”。異于《說文解字》及段注釋“靡”為“分散下垂之貌”,《方言》所釋“靡”與“綺”的本義相近,郭說的“細好”則與段解釋的引申義相類。大概“靡”與“綺”本義皆為名詞,后才漸轉為形容詞,這也符合文字產生和義變的基本規律。

“綺靡”真正作為一個美學概念引人注目,大概源自陸機《文賦》“詩緣情而綺靡”一語。對陸機之論,歷來褒貶不一,其中一大關鍵即在“綺靡”二字。李周翰作注時說“綺靡,好也”,李善則釋“綺靡”為“精妙之言”。他們皆認為陸機眼中的“綺靡”并非具有負面價值,而是一種詩歌的理想水準,與前論的“綺麗”相同。

“詩緣情而綺靡”是對“詩賦欲麗”的發展,且自有其創新處。陳柱說:“綺言其文采,靡言其聲音?!闭哺H鹨仓赋觯骸拔霓o妍麗,音聲俱美,實際上就是‘綺靡’的生動描述?!盵8]30認為陸機所言“綺靡”同時包含了辭采、聲韻兩層要求:“綺”指文采華麗,是對曹丕觀念的承繼;“靡”指音韻和諧,乃陸機之創見,“已開沈約詩歌聲律論之先聲”[9]。故有研究者認為:“南朝時,駢文的出現加強了文章的辭藻華麗及音節的和諧,永明體的出現更是助長了詩歌綺靡柔弱的傾向。”[7]其中辭藻華麗、音節和諧指向的正是駢文所具有的“綺靡”特點。

整個魏晉南北朝,不僅文學創作顯示出了高度的自覺,文學理論的建構同樣有充分的自覺,其表現約有三點:任情、趨新和唯美[10]。那時的文學、文論家不僅格外重視作品的抒情性,且追求新變,同時在文辭和形式華美上用力頗深。因此可以說:“‘詩賦欲麗’和‘詩緣情而綺靡’,標志著古代詩論從重教化到重審美的飛躍,是擺脫儒學束縛獲得人性解放在詩學上的反映,是魏晉詩歌審美自覺的兩個里程碑?!盵9]

劉勰固然強調“征圣”“宗經”,不忘將文學導向雅正的儒教系統,但他同樣重視抒情與審美,對兼具文辭與音韻的“綺靡”也不偏廢。試觀上引第2條評價《九歌》《九辯》“綺靡以傷情”,和第11條“結藻清英,流韻綺靡”之語:《九歌》《九辯》不僅文辭精美,且有明顯的歌詠表演性質,稱“綺靡”是合適的;對晉代“三張”和摯虞等的評價中,“綺靡”則側于“流韻”方面,指出他們作品的聲律美。此二處的“綺靡”無疑都是劉勰所褒贊的。

而劉勰及同代人對“綺靡”的態度也與早期的佛經翻譯、聲律探求有關,“追求‘綺靡’的審美傾向,亦非止于西晉文士,早期佛經之翻譯、傳播亦有‘綺靡’的傾向”[11]。鳩摩羅什《西方辭體論》曰:“天竺國俗甚重文質,其宮商體韻,以入弦為善……但改梵為秦,失其藻蔚。雖得大意,殊隔文體?!睂ξ馁|、音韻、藻蔚的重視恰是“綺靡”的體現,佛經梵文在譯成漢語的過程中強調保留原味,這與佛經翻譯影響下整個南朝的文風相同。上言“結藻清英,流韻綺靡”的評斷與鳩摩羅什的論述要旨如此吻合,正真實地表現了當時的文學特征和思想潮流。同時,劉勰對“結藻清英,流韻綺靡”持褒贊態度,或也與他曾長期寄身定林寺、諳悟佛理的際遇密切相關,在《文心雕龍》中亦常見佛學色彩濃厚的概念與思想。

三、劉勰對于“綺”的限定與調和之法

整體上,劉勰對“綺麗”與“綺靡”的態度是正面的,指向的都是與“理”相對的“文”的審美需要。在上舉14例條目中,可明顯地發現他在“理”(“情”“意”與“義”等)與“文”(“才”“辭”和“韻”等)兩個層面的權衡上,有條件地考量了“綺”的文學風格。第2條論《九歌》《九辯》,劉勰說它們“綺靡以傷情”,“綺靡”是文辭上的特點,“傷情”則是二者的文外之意、文內之理。第5條評“景純綺巧,縟理有余”,同樣涉及了“文”與“理”,而且顯然劉勰對郭璞文辭上的“綺巧”是贊揚的。第6條言“雜用文綺”,劉勰并不反對,而是在最后強調要符合“隨事立體,貴乎精要”的原則。第7條涉及了不同時代文學風格的流變,劉勰評價魏晉曰“淺而綺”;若一分為二看的話,可認為“淺”是對魏晉文學在“理”方面不足的批評,而“綺”則是其在“文”上的突出表現。正因“文”有余而“理”不足,劉勰才對魏晉文學有所不滿,提出“淺而綺”的批評;不過需注意的是,“淺”在此固然是貶抑,但“綺”卻并非劉勰否定的,甚至是其所推重的一端,只不過需要兼具文辭綺麗和情理雅正之作方是理想中的文學。第8條同樣是基于“理”的缺失,劉勰批評了《莊子》和《韓非子》詞藻“綺麗”,認為它們“華實過乎淫侈”,背離了“文質附乎性情”的前提。在劉勰看來,“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文學作品應首先考慮情理,文辭作為表現和修飾是第二性的。第9條指明“文”與“義”的辯證統一關系,強調優秀的文學作品(章句)要讓外在的文“綺”與內在的義“脈”融匯相合。

對于“理”與“文”的要求,《詮賦》篇闡釋更細:“原夫登高之旨,蓋睹物興情。情以物興,故義必明雅;物以情觀,故詞必巧麗。麗詞雅義,符采相勝……此立賦之大體也。”顯然,劉勰將“文”放在了“物”和“情”的中間,表現的就是“言”“象”和“意”三者的關系。對于“情”(“理”與“義”),劉勰秉持著儒家色彩濃厚的雅正觀,要求“明雅”;而因為“詞”(“文”)既要盡可能完美地寫“物”,又要有深度地表“情”,所以要做到“巧麗”,大致還要彰顯出“綺”。從此也可看出劉勰對“綺”并不反對,而視之為文辭的必要,“然則圣文之雅麗,固銜華而佩實者也”,“圣文”需要追求雅麗,從而使華實相配,成為經典之作。但二者是有主次的:“理”的雅正是根本性、原則性要求,“文”的表現則是其次的。劉勰在回顧歷史、審視時人時,就有對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之人的批評和反思:“逐末之儔,蔑棄其本,雖讀千賦,愈惑體要,遂使繁華損枝,膏腴害骨,無貴風軌,莫益勸戒。”(《詮賦》)所以,劉勰強調“雅”“麗”相合,追求內容與形式、內部與外在的有機統一。這樣既可以避免文辭“好異之尤”,一味追求華美新奇的缺失,又可防止片面反對與義理、內容相一致的文采[12]。

除同時討論“理”與“文”的辯證關系,從而對“綺”進行限定和要求外,劉勰還有意識地使用了“清綺”這一關鍵詞,以對“綺”作出審美層面上的調和與引導。正如上文所述,整部《文心雕龍》僅在《才略》中一處使用了“清綺”,用來指稱魏文帝的文才,但同樣可以管窺出劉勰的態度?!皞鹘y文學的審美趣味總與歷史上人們的生活趣味相關,而古典詩論中的美學范疇也總與文人的生活態度及由此決定的審美趣味聯系在一起?!盵13]魏晉南北朝的審美、生活趣味和態度,如用一個美學范疇概括的話,應當就是“清”字了。有學者在討論曹丕的“清麗”時,甚至對不同時代的“麗”作了簡單細分:“相對于漢賦的‘富麗’、西晉詩歌的‘華麗’(即‘綺靡’)以及南朝詩歌的‘靡麗’而言,‘清麗’則是建安詩歌的總體特征?!盵14]這一論斷雖有過度區分之嫌,如對“華麗”與“靡麗”的嚴格辨別,但對建安時期“清麗”的看重也證明了“清”的重要價值。

在魏晉南北朝之前,“清”在文學作品和思想評論中已有使用,典型如道家的作品與思想,但“清”作為文論概念而開始大量出現當是魏晉南北朝,除文學自覺意識的覺醒外,這與當時蔚然的清談與玄風也大有關聯。蔣寅對中國詩學概念中“清”的闡釋對理解魏晉南北朝及劉勰眼中的“清”大有啟發。他指出:“真正將清作為文學理論概念來用的是陸機《文賦》,文中共七次出現‘清’字,六次作為文章的審美概念來使用?!盵13]而在《文心雕龍》中,“清”作為文學批評概念更為醒目地標舉出來了,劉勰廣泛使用了清鑠、清采、輕清、清省、清新、清和、清越和清暢等概念,它們都與評價曹丕時使用的“清綺”一樣,彰顯了稱許文辭的積極意義。稍后的《詩品》同樣大量使用“清”字,有清遠、清捷、清拔、清靡、清雅和清潤等,與劉勰的審美趣味和價值取向基本相同,這也共同表征了當時文論界的審美傾向。日本竹田晃在綜合研究了《典論·論文》《文賦》《文心雕龍》《詩品》與《文選序》等作品后,指出“清”字具有四點新義:純而不雜、文辭簡要、超俗高蹈和“經久磨練而成的技巧”[13]。所以,“清”這一文學批評概念具有明顯的正面義項,這正是其在魏晉南北朝受到重視與推崇的重要原因。盡管對于“清”評價甚高,但劉勰仍將“雅”看得更為根本:“若夫四言正體,則雅潤為本;五言流調,則清麗居宗。華實異用,惟才所安?!?《明詩》)這是不可忽視的,也體現了劉勰思想體系的完整性與自洽性。

劉勰雖然對于“綺麗”和“綺靡”的文風并不否定,但他所處的時代卻盛行著過于綺靡柔弱的風氣,帶來了過猶不及的弊病。對于“輕靡者,浮文弱植,縹緲附俗者”(《體性》)的流行風氣,劉勰自然對其缺失精神內涵的創作傾向持批評態度。這點其實也與其在“為情而造文”還是“為文而造情”的選擇有關,在《情采》中,劉勰的現實針對性極強,指出了當時文學“言與志反”,背離了“聯辭結采,將欲明理”的原則;“繁采寡情,味之必厭”,劉勰雖十分贊賞文學形式的美,但當時整個文壇卻暴露出形式主義的弊病,只有賦予其雅正的內涵作為約束,方能從根本上清除文壇流弊[15]。

在14例關于“綺”的條目中,很多都涉及劉勰對具體作家、作品的評斷,其中使用的“綺靡”“綺巧”“綺麗”“清綺”和“才綺”等詞,都具有正面價值,是劉勰所稱揚的。而除了用“綺”及其組合概念評斷作家、作品外,劉勰同樣用它們對整體的時代文風進行把握。如第4條“晉世群才,稍入輕綺”和第7條“魏晉淺而綺”,分別以“輕”和“淺”對“綺”進行了限定,也就流露出了劉勰的批評態度了。“淺而綺”是對魏晉文學文采有余而義理不足的指瑕;而隨著時代推移,晉代文學則變得“輕綺”了,他同樣指出了當時文學在義理、文辭上的缺陷,它們“采縟于正始,力柔于建安”,風氣日衰?!坝纸ò惨赃€,文崇偶體;西晉以降,由簡趨繁……晉、宋以降,文體復更……齊、梁以降,益尚艷辭,以情為里,以物為表……梁、陳以降,文體日靡……”[16]362這與《文心雕龍》中關于不同時代“綺”的論斷有相同之處。而且正如用“清”對“綺”進行調和一樣,在與“清綺”相反的批評意義上,劉勰也有意使用了“輕綺”和“淺而綺”,用“輕”“淺”對“綺”進行負面價值上的限定,以表明不同時代文學和文風存在的問題。

在“理”與“文”有效結合的前提下,劉勰并未刻板地框定住“綺”的含義與使用,而是針對不同時代、作家與作品——尤其是當時文風日靡的弊病,在宣揚儒教的正統文學觀時,亦突顯了當時文學自覺化、審美抒情化、辭采唯美化的整體思想潮流。“但無論如何,相對于一種儒家思想占主導地位的歷史書寫傳統來說,‘綺’的奢華特征以及陰柔特性,都將使其不可能占到備受推崇的位置。”[1]一如“綺”字本義是富有文彩的精美絲織品,“綺”的文風在很大程度上是屬于上層貴族的審美取向,天然具有陰柔的典型特征。這也是為何六朝時宮廷詩人和貴族詩人普遍追崇“綺”美的原因之一,也因此為人詬病。

四、結語

盡管“綺”的文風在六朝時占盡風頭,但也因其天然不足和過度發揮,而在隋唐之后得到了不斷的反思與蕩滌。唐王朝立穩根基后,太宗與其重臣們不僅深刻反思了前代的政治得失,而且注意到了文學與國家興亡間的緊密聯系。“他把前朝綺艷文風與當時帝王的縱欲相聯系。他反對綺艷文風,是反對縱欲?!盵17]19在不斷匡正下,文學創作中“綺”的文風逐漸發生轉變。但“綺”的風格并未被唐及以后的文人所否定,而是有意識地將其納入自己的作品中。李白認為建安之后綺麗不足為珍,可他本人的詩歌同樣具有“綺”的特點,準確來說是“清綺”之風。《二十四詩品》雖對“綺麗”評價不算高,卻也將其列為第九品,并描述為文辭的精巧、華美與靈動上。不過在整體上,“綺”的負面價值還是被逐漸挖掘并放大,并成為氣力纖弱、辭藻奢靡的代表,越來越受到詬病。相反,隨著詞與曲的陸續崛起,它們反倒經常出現單純作為形容詞的“綺”及與之相關的詞匯,似乎又表征著這個曾在文論批評語境中使用甚多的詞慢慢返璞歸真,作為人物或意象的修飾而存在了。

注釋:

① 按:本文所引《文心雕龍》原文者,皆以王運熙、周鋒二人譯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文心雕龍譯注》)為依,后不再出注說明。

猜你喜歡
概念
Birdie Cup Coffee豐盛里概念店
現代裝飾(2022年1期)2022-04-19 13:47:32
概念飛行汽車,它來了!
車迷(2022年1期)2022-03-29 00:50:18
存在與守恒:《紅樓夢》中的物極必反概念探討
紅樓夢學刊(2020年4期)2020-11-20 05:52:48
TGY多功能多品牌概念店
現代裝飾(2020年4期)2020-05-20 08:56:10
幾樣概念店
現代裝飾(2020年2期)2020-03-03 13:37:44
衰老是被灌輸的概念
奧秘(2018年12期)2018-12-19 09:07:32
學習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應用
論間接正犯概念之消解
深入概念,活學活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日韩无码视频网站|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国内精品视频区在线2021|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亚洲浓毛av|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日本www在线视频| 2021亚洲精品不卡a| 人妖无码第一页|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亚洲二三区| 成人在线综合|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 亚洲动漫h|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国产香蕉在线| 欧美色99| 成人蜜桃网| 毛片手机在线看| 久青草免费视频|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天天爽免费视频| 欧美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国产爽妇精品|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免费|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所毛片视频| 9999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在线人成大黄瓜|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国内黄色精品| 久久一本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屁孩| 香蕉伊思人视频| 精品1区2区3区|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 亚洲第一色网站| 一级毛片基地| 国产毛片不卡|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亚洲日韩精品伊甸|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该|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在线免费无码视频| 久久毛片免费基地| 亚洲永久色| 国产黄色免费看| 久久久亚洲色|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