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晉宋間人”對姜夔的影響

2021-12-07 07:27:55李苑榕
綿陽師范學院學報 2021年10期

李苑榕

(北方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寧夏銀川 750000)

宋人評價姜夔時,常以“晉宋間人”贊美,如“襟期灑落如晉宋間人”[1]548,“翰墨人品,皆似晉、宋之雅士”[2]9。姜夔的愛好也與“晉宋間人”有諸多相似,他喜好登山游水,飲酒賞月,“嘗遇溪山清絕處,縱情深詣,人莫知其所入;或夜深星月滿垂,朗吟獨步,每寒濤朔吹,凜凜迫人,夷猶自若也。”(張羽《白石道人傳》)[2]322。“晉宋間人”不僅影響了姜夔人格的形成,使他如同《世說新語》中的“雅士”一般品性高潔、重情重義、瀟灑自如,同時也影響了其創作。姜夔在書法上推崇“晉宋風韻”,在詩詞創作上也明顯表現出對晉宋文學的學習。本文將從人格和創作方面分析“晉宋間人”對姜夔的影響,并以姜夔的山水作品為立足點,從思想內容、審美特征等方面考察“晉宋間人”對其作品的影響,揭示他對晉宋文學的繼承與創新,以期深入理解姜夔山水詩詞的豐富內涵。

一、人格影響

晉宋間人偏安江左,受玄佛思想影響的士人們身處江南山水之中,自然不同于鄴下文人志向高遠,也不同于金谷文人汲于富貴,而是追求心靈上的自由與樂趣,如與孫綽等人泛海而游,風起浪涌仍鎮定自若的謝安;乘興而行,未見友人便興盡而返的王子猷等。他們率性而行,回歸自然,具有優雅雍容的風度和超凡脫俗的氣質。到了南宋,文人常以“晉宋間人”品評人物,用來夸贊他人的言行舉止、道德品質、精神氣度等。如鮑欽止“風度凝遠,如晉宋間人,談笑風生,坐者皆屈”[3]20;“范公風神英邁,意氣傾倒,拔新領異之談,登峰造極之理,蕭然如晉宋間人物”[4]118;“奉直公議論峻勁,詩文清駛,辭官不受,凜然晉宋間人物”[5]55。姜夔也有“白石道人姜堯章氣貌若不勝衣……襟期灑落如晉宋間人”[2]9、“翰墨人品,皆似晉、宋之雅士”之評語,蘊含著姜夔品性高潔、重情重義、瀟灑自如的人格特點。

首先看品性高潔。姜夔少年孤貧,屢試不第,于是四處流寓,因為在書法、詩詞、音樂方面都有著極高的造詣,當時的名流士大夫如范成大、朱熹、辛棄疾都爭相與他結交,還結識了蕭德藻、張鑒等豪門世家。姜夔的友人陳造寫詩云“姜郎未仕不求田,倚賴生涯九萬箋”,又云“詩傳侯王家,翰墨到省寺……念君聚百指,一飽仰臺饋”[6]555。證明姜夔憑借自己出眾的才學與這些達官貴人交往。但姜夔并未趨炎附勢,依靠他人謀求利益,當張鑒“念其困躓場屋,至欲輸資以拜爵……欲割錫山之膏腴,以養其山林無用之身”(《姜堯章自敘》)[7]212時,姜夔“辭謝不愿”,布衣終身。

其次,姜夔重情重義,對幫助過他的人懷有深深的感激之情。在《姜堯章自序》里,姜夔歷數感激了內翰梁公、知樞密院事鄭僑、待制楊萬里、蕭德藻、待制朱熹、左丞相京鏜、丞相謝深甫、知州辛棄疾等人,并在末尾著重感謝了張鑒的幫助,稱他為知己,與他“十年相處,情甚骨肉”,姜夔也“竭誠盡力,憂樂關念”。

最后是瀟灑自如。姜夔常來往于蘇、杭、揚、淮之間,寄情于山水,有著晉宋雅士任情任性的自如風度,正如他在《自題畫像》中所寫:“鶴氅如煙羽扇風,賦情芳草綠陰中。黑頭辦了人間事,來看凌霜數點紅。”[8]264他想象自己羽扇綸巾于芳草梅花間,偶有詩意便隨筆賦詩,過著閑云野鶴般的生活。

總之,正是因為他真率坦蕩、淡泊高潔的人格品質和通脫超然、天放任性的生活態度,與“晉宋間人”表現出來的清雅灑脫、蕭散淡泊十分相似,才會得到眾多文人的喜愛,被當時人目為“晉宋間人”。

二、創作影響

“晉宋間人以風度相高,其書如雅人勝士,瀟灑醞藉,折旋俯仰,容止姿態自覺有出塵意。”[9]593談到晉宋間人,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他們瀟灑飄逸、揮灑自如的筆墨藝術。王羲之所作《蘭亭集序》文采燦爛、雋妙雅迪,書法更是遒媚勁健、氣勢飄逸,被后世推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獻之的草書,逸氣過父,行草之外,更開一門,“如丹穴鳳舞、清泉龍躍,精密淵巧,出于神智”[10]87。這時期的書法家不僅注重字形,更追求書法的神韻和風格,字里行間中表現出自己逍遙自在的情性。姜夔喜愛晉宋書法,認為“古今真書之妙,無出鐘元常(鐘繇),其次,則王逸少(王羲之)”[11]383。他收藏了四本《蘭亭帖》,二十余年習蘭亭,還效仿王羲之的蘭亭逸事,開宴曲水,吟詠唱和,寫下五古《賦千巖曲水》《次樸翁游蘭亭韻》等,甚至寫了一本書論《續書譜》,在書中肯定了晉宋書法的古雅自然,并解釋、引申了“晉韻”古法。

姜夔受晉宋士風影響,不止推崇“晉宋書法”,在詩詞創作上更明顯表現出對晉宋文學的學習,特別是其山水詩詞。“宋初文詠,體有因革,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12]64眾所周知,劉宋時期興起了山水詩,實際上,出于悟道的需要,東晉時期的文人早已關注起了山水。姜夔的山水詩詞與晉宋山水詩的思想內容相似,都在抒發行游之樂、失意之悲和隱逸之情,但又有所不同,他的作品在悲涼怨抑之后往往力求超然達觀。除此之外,姜夔頻繁運用《世說新語》《晉書》中的典故,并繼承謝靈運、陶淵明詩的自然與韻味,使作品呈現出了“自然高妙”“韻味悠長”的審美特征。

(一)對晉宋山水詩思想內容的繼承與創新

晉末宋初陶淵明的山水田園詩為山水文學帶來了新境界,南朝宋謝靈運、顏延之、鮑照更是創作了大量山水作品。與玄言詩相比,山水詩不再將山水視為說理的對象,而是作為審美對象進行描繪,并將內心情感寄寓其中,表現內容自然有所擴大,主要抒發了行游之樂、失意之悲和隱逸之情,姜夔的山水詩詞也是如此。

首先是行游之樂。“晉宋間人”熱愛山水,對山水一片癡情:劉凝之攜妻挈子,泛舟江湖;宗炳“好山水,愛遠游,西陟荊、巫”[13];謝靈運更是發出了“清暉能娛人,游子憺忘歸”(《石壁精舍還湖中作》)的感慨。姜夔對山水也十分喜愛,常常為之流連忘返。“嘗遇溪山清絕處,縱情深詣,人莫知其所入;或夜深星月滿垂,朗吟獨步,每寒濤朔吹,凜凜迫人,夷猶自若也。”[2]322據記載,姜夔詞共88首,其中與山水相關的詞達40余首[2]2,同時創作了不少山水詩,一生縱情山水、暢懷林泉。如“湖上風恬月淡時,臥看云影入玻璃”(《湖上寓居雜詠》其二),“荷葉似云香不斷,小船搖曳入西陵”(《湖上寓居雜詠》其九)等,在寧靜恬淡的山水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悠然自得的姜夔。姜夔的行游之樂在其詞序言中也清楚可見。“余與二三友日蕩舟其間,薄荷花而飲……窺見游人畫船,亦一樂也”[2]30;“與安甥或蕩舟采菱,或舉火置兔,或觀魚墓下,山行野吟,自適其適”[2]16;“著屐蒼苔細石間,野興橫生”[2]3。可見自然萬物在他心中都有著“野興”,與朋友家人在山水間游玩,是他最快樂的事情。

其次是失意之悲。南宋山河日蹙的地理形勢、政治環境與晉宋頗為相似。身處偏居一隅的南宋,“少小知名翰墨場”的姜夔想為國盡忠卻未能如愿,只能“青鞋布襪軟紅塵,千詩只博一字貧”(楊萬里《送姜夔堯章謁石湖先生》),在飄零過程中也一直為生計奔波,受到了心理及生理雙重的苦痛。他瀟灑自如的外表下其實隱藏著悲逸情懷,他“怕平生幽恨,化作沙邊煙雨”(《法曲獻仙音》)、“百年心事,惟有玉闌知”(《驀山溪》),于是將內心的悲痛寫到詩詞中,“倦游歡意少,俯仰悲今古……百年身世,唯有此情苦”(《玲瓏四犯》)[2]52,訴說自己漂寓江湖之痛。特別是在久居他鄉后,姜夔的行游之樂漸漸消退,昔日讓他傾心的江南山水仿佛變了模樣,忍不住生出“零落江南不自由”(《憶王孫·番陽彭氏小樓作》)之思,于是常運用冷色調的意象,如“冷月”“殘柳”“日暮”等,來刻畫幽遠清冷的意境,突出自己的愁苦心緒。

最后是隱逸情懷。謝靈運看到一路“綠杞紅桃”的繁華春景后,想到“魯連謝千金,延州權去朝”(《入東道路》),抒吐輕視富貴之情;陶淵明“結廬在人境”,看到“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飲酒·其五》)之景,表達歸隱山林之情;湛方生“坐對川阜”,“解纓復褐,辭朝歸藪”(《后齋詩》),顯示出樂歸田園、遺世高潔的志趣。而姜夔將山水當作心靈創傷的避難所,其山水詩詞中對清閑幽靜之景的描寫,暗含著對隱逸生活的追求。如“須信石湖仙,似鴟夷、翩然引去……看世間、幾度今古”[2]23,在描繪石湖山水的背后,蘊含著道家虛無的生命哲學,稱頌了石湖仙(范成大)以廊廟之才,隱自然之中,視富貴如浮云的品格與操守。他還在作品中反復稱道陸龜蒙,“沉思只羨天隨子,蓑笠寒江過一生”(《三高祠》),“三生定是陸天隨,只向吳松作客歸”(《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其五》),羨慕陸龜蒙的隱逸生活。

由此可見,姜夔的山水詩詞在思想內容上與晉宋山水詩有所重合,主要抒發了行游之樂、悲逸之感、隱逸之情。但也有其創新之處,他在悲涼怨抑之后往往力求超然達觀,這正是他不同于“晉宋間人”的地方。也正因如此,我們在其山水作品中能看到更為豐富的思想內容,感受到更為沉郁、深情的情感。如《揚州慢·淮左名都》中的“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卜算子·月上海云沈》中的“花下鋪氈把一杯,緩飲春風影”。“薺麥”“紅藥”“春風”這些具有生命力的意象,仿佛在預兆著新生,蘊含著詞人對美好未來的希望。

(二)頻繁運用“晉宋間人”之典

“晉宋間人”之典往往出自《世說新語》《晉書》等,里面記載了許多“晉宋間人”的軼事,展現了那個時代上層社會的放誕風氣、精神品位和人生追求,如謝玄的芝蘭玉樹、謝道韞的詠絮之才、王羲之的曲水流觴和王子猷的雪夜訪戴等。姜夔常通過他們的軼事典故表達自己的敬仰之情,或借此自比,表達自己蕭散自然的人生態度,或感時傷懷,流露出物是人非之嘆。

先看姜夔運用“晉宋間人”之典表達人生態度。《湘月》“鱸魚應好,舊家樂事誰省”一句,出自《世說新語·識鑒》中張季鷹因“莼鱸之思”而罷官歸隱的故事。姜夔通過鱸魚之思的典故,既抒發了自己月夜泛舟游江的自在之情,也隱隱流露出對舊家樂事的懷念。再如《雪中六解·其五》:“萬壑千巖一樣寒,城中別有玉龍蟠。舊人乘興扁舟處,今日詩仙戴笠看。”[8]217詩中連續運用了三個《世說新語》之典:“萬壑千巖”出自《世說新語·言語》篇,指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云“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姜夔用此典故表現紹興的峰巒山谷之美;“舊人乘興扁舟處”出自《世說新語·任誕》篇,說的是王子猷雪夜酒酣訪問友人戴安道之事,當王子猷一時興起乘舟尋友,到了門前卻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姜夔用此典故表現出對瀟灑不羈“晉宋”風度的贊同;“今日詩仙戴笠看”出自《世說新語·言語》篇,講的是謝靈運好戴曲柄笠,孔隱士謂其:“欲希心高遠,何不能遺曲蓋之貌?”謝答曰:“將不畏影者未能忘懷。”姜夔用謝靈運自比,表達自己如謝般品性高潔、不畏黑暗。

再看姜夔運用“晉宋間人”典故感時傷懷。如“樹若有情時,不會得青青如此!”(《長亭怨慢》)[2]36、“問當時依依種柳,至今在否”(《永遇樂·次稼軒北固樓詞韻》)[2]90、“柳老悲桓,松高對阮,未辦為鄰地”(《永遇樂·次韻辛克清先生》)[2]105等句都提到了《世說新語·言語》中桓公嘆柳一事。姜夔借桓溫“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悲嘆抒發自己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萬綠正迷人,更愁入、山陽夜笛。百年心事,惟有玉闌知”(《驀山溪·題錢氏溪月》)[2]84中的“山陽夜笛”,出自《晉書·向秀傳》,是指嵇康死后,向秀路過嵇康的舊居山陽時“鄰人有吹笛者,發聲寥亮”,于是感音而嘆,隨即寫了一篇《思舊賦》懷念故友。但姜夔此詞不只是懷友,而是將家國之慨寓于其中。“百年心事,惟有玉闌知。”姜夔對家國人生的感慨之悲,無人知曉。

姜夔欽佩魏晉雅士的行為處事與人生態度,這份欽佩使姜夔對其典故諳熟于心,故在創作時信手拈來、反復使用。姜夔頻繁運用“晉宋間人”之典既從側面驗證了他“襟期灑落如晉宋間人”,也為其作韻味悠長的審美特征增添了些許厚度。

(三)繼承謝靈運、陶淵明詩的自然與韻味

謝靈運出于“自然”的說法在劉宋時代便已贏得贊譽[14]。《南史·顏延之傳》評價謝五言“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鐘嶸在《詩品》中引湯惠休語“詩如芙蓉出水”,也稱贊了其詩自然。陶淵明的詩更是“沖澹深粹,出于自然”(楊時《龜山先生語錄》)。嚴羽也說:“淵明之詩質而自然耳。”(《滄浪詩話》)陶詩以他樸素自然的風格引起了世人的關注與喜愛。此外,謝靈運的山水詩能夠較好地將情緒融入景物,具有獨特的人文韻味。如《登永嘉綠嶂山》中,謝靈運先對寒湖和霜竹進行描寫,然后興情悟理,把思想感情寄托于老莊玄理,安性守道,結尾“恬如既已交,繕性自此出”一句雖然因晦澀而有了玄言的味道,但其蘊含的涵養本性之意確是詩人的真實體悟。陶淵明的詩則更為“韻勝”,陳善曾說:“乍讀淵明詩,頗似枯淡,久久有味,東坡晚年酷好之,謂李杜不及也。此無他,韻勝而已。”[15]5553在宋人看來,陶淵明的詩歌平淡而有韻味,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飲酒·其五》),在平淡閑適的敘述中蘊含著對人生的體味,在“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放與愜意中,表現出與“天地同流”“與道冥一”的灑落與永恒[16]。

筆者認為,姜夔在《白石道人詩說》中提倡“自然”與“韻味”,正是對謝、陶之詩認同的表現,并由此形成了自己“自然高妙”“韻味悠長”的審美風格。

他在《白石道人詩說》中不止一次提到了“自然”與“韻味”,并付諸于實踐,使其山水詩詞最終呈現出了“自然高妙”“韻味悠長”的審美特征,表現出對謝靈運、陶淵明山水詩歌的學習。

首先看“自然高妙”。姜夔認為:“詩有四種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非奇非怪,剝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白石道人詩說》)[17]682“自然高妙”是姜夔在作詩時想要達到的最高境界,他在自己的山水詩詞中也努力實踐著這一點。如“微波沖得綠萍開,數點清清彩石階”(《湖上寓居雜詠》其六),“秋風低結亂山愁,千頃銀波凝不流”(《湖上寓居雜詠》其三),姜夔選取了“山”“水”“石”“風”等常見意象描繪景色,“剝落文采”,但卻通過“開”“數”“結”等動詞,使自然山水富有了人的靈性和情感,從而刻畫出山水靈動的一面,如同謝靈運的“白云抱幽石,綠筱媚清漣”(《過始寧墅詩》)。再如“望山憐綠遠,坐樹覺春歸”(《同樸翁登臥龍山》),和陶淵明的“望云慚高鳥,臨水愧游魚”(《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也有相似之處,他用平淡之言描繪山水,將內心情感賦予景物,給人一種自然清新之美。

其次,姜夔對“韻味”也十分看重。他認為陶詩“散而莊,淡而腴,斷不容作邯鄲步也”[17]681,如“久在樊籠里, 復得返自然”(《歸園田居·其一》)、“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無違”(《歸園田居·其三》)等,因帶有對自我人生的思考而顯得真淳厚重, 耐人尋味。而姜夔的“雁磧波平,漁汀人散,老去不堪游冶”(《探春慢·衰草愁煙》)[2]17、“朱戶黏雞,金盤簇燕,空嘆時序侵尋”(《一萼紅·古城陰》)[2]3,同陶詩一樣在傳達自己生命的感傷。姜夔深感自己韶華漸去,卻仍一事無成,只能空嘆此生。當他將個人生命體驗融入到山水中時,其作品不再是單純描繪山水,而具有了獨特的人文韻味。

姜夔在詩論中不止一次提到“韻味”的重要性。他強調“語貴含蓄”,認為“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17]681,還強調了“一篇全在尾句”,最好做到“篇終出人意表,或反終篇之意”[17]682。如“笠澤茫茫雁影微,玉峰重疊護云衣。長橋寂寞春寒夜,只有詩人一舸歸”(《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其七》)[8]172,寒湖山色,雪峰云霧,詩人如同孤雁一樣在天地間行走,細細體味其中寂靜冷清、空濛淡遠的氣氛,便覺詩情畫意、韻致無窮。又如“淮南皓月泠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2]20,用山頭冷月營造出清冷幽靜的意境,將“離魂暗逐郎行遠”的情意融入其中,寫出了情人之間的刻骨相思。再如姜夔在經歷寓所被焚、藏品全失、朋友相繼離開人世之事后,只道“越只青山,吳惟芳草,萬古皆沈滅。繞枝三匝,白頭歌盡明月”(《念奴嬌·毀舍后作》)[2]89,詞中他想表達的世事變遷之理,與陶淵明“人生實難,死如之何”(《自祭文》)的呼聲似有相似之感,都是一種人生屢經辛酸后的釋懷與坦然。

三、結語

姜夔回顧過去的游行時曾說“欲上不得梯,欲留岸頻裂”(《昔游詩·其七》),吐露出自己的生存狀態。他一生追求“向上”卻未成功,只能留寓“岸邊”,而“岸上”的生活也波折不斷,于是他向“晉宋間人”學習,登山游水,飲酒賞月,用通脫超然、天放任性的生活態度來舒緩自己的內心,此心態同時反映在創作中。總的來說,姜夔的山水詩詞既繼承了晉宋山水詩的思想內容,抒發了行游之樂、失意之悲和隱逸之情,又在悲涼怨抑之后力求超然達觀,還頻繁運用“晉宋間人”之典,并繼承謝靈運、陶淵明詩的自然與韻味,明顯表現出對晉宋文學的學習。此外,從思想內容、審美特征考察“晉宋間人”對其山水詩詞創作的影響,可以發掘詞人的創作心態,分析詞人與“晉宋間人”的相似之處,從而深入理解姜夔作品中的豐富內涵。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网址|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中文字幕第4页|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AV| 无码专区第一页| 亚洲第一成年网|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永久|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a欧美在线|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久久人体视频| 成人亚洲国产| 久青草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 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 欲色天天综合网|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午夜欧美在线|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色婷婷在线影院| 伊人成人在线| 永久成人无码激情视频免费| 91美女视频在线| 免费日韩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23页在线| 无码高清专区| 91在线精品免费免费播放| 五月综合色婷婷| 亚洲精品少妇熟女| 日韩毛片免费|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主播|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欧美性色综合网|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国产激情第一页|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亚洲色图欧美| 国产视频入口| 久久先锋资源|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91视频首页|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专区|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精品视频在线一区| 国产喷水视频|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亚洲床戏一区| 国产人人射|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国产精品性| 福利一区三区|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