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代君
張昆教授,曾任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現任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特聘院長,將他在新聞傳播教育管理方面的經驗、認識、理性思考,著述在《新聞傳播教育導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這本書凝聚著他近40年來對新聞傳播教育實踐和思考的心血與結晶。
張昆教授在《新聞傳播教育導論》一書中對于在這樣一個海量信息時代,新聞傳播教育的使命到底是什么這一問題進行了系統思考,對廣義的新聞傳播教育進行了頂層設計:其一,新聞傳播教育是大學教育,主要是本科教育;其二,新聞傳播教育是職業教育或專門教育;其三,新聞傳播教育是成人階段的教育;其四,新聞傳播教育是開放式教育;其五,新聞傳播教育是創新、創造教育。新聞傳播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服務于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交往實踐。
當前傳播生態、社會發展、人才需求正在發生重大的改變,新聞傳播教育的使命意識不能再停留在過去,必須與時俱進,大膽創新。如今我們看到的傳播生態是,大眾媒介仍在扮演重要的角色,是健全社會不可或缺的標配。但是,一種新生的傳播力量也不可小覷,這便是社交媒體的崛起。在傳統媒體、職業新聞人之外,自媒體人正在成為公共信息的重要來源。社會的全面信息化、協商民主的發展、政治文明的進步,對公眾新聞素養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聞傳播教育界必須回應這些社會需求。首先,必須致力于職業新聞人的培養。其次,應該致力于為社會培養公共傳播人才,包括專業新聞機構之外的其他組織機構,特別是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新聞宣傳人才,以及在眾媒時代語境下,創辦自媒體成為新聞生產補充的普通公民。培養這些人的媒介素養、職業能力,也是新聞傳播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新聞傳播教育導論》的問題研究,走出了“象牙塔”,具有廣泛的社會意義。
《新聞傳播教育導論》,是帶著問題搞研究,與時俱進地回答現實問題。
張昆教授在這本書的第二章拋出這樣一個命題:何為新聞教育家?他認為,新聞教育家并不神秘,他就在新聞傳播教育界,就在我們的身邊,就在我們認識的同事、朋友當中。不過,與一般的教師不同,他是擔負著院系領導責任的“掌門人”,而且有自己的想法和辦學理念,敢于探索,敢于創新,敢于擔當,敢于負責,在院系治理、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方面卓有成效,為學界業界所公認。
這本專著對新聞傳播院系院長(主任)進行了研究,涉及院長(主任)的角色、任職條件、戰略思維和四大要務。
在高等教育領域,一流的師資往往是一流大學的先決條件。沒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卻想建設高水平的大學,無異于緣木求魚。
張昆教授在《新聞傳播教育導論》中指出,當前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病根”就在于師資。正是師資問題,成了制約新聞傳播教育發展的瓶頸。該書總結了以下幾點師資問題。
一是教師隊伍中,絕大部分教師來自新聞傳播類專業,從本科到碩士、博士,正所謂科班出身,但他們基本上都沒有媒體業界的從業經驗。二是教師隊伍中,有一小部分教師來自非新聞傳播類的其他專業,如人文社會科學相關專業或自然科學相關專業。他們的第一專業不是新聞傳播學,但因工作需要,他們進入到新聞傳播教學領域,這些教師往往也不懂新聞實務。
正是上述師資結構,導致了我國高等新聞傳播教育的封閉性特征。首先,這種封閉性表現為與國際新聞傳播學術界的隔絕;其次,這種封閉性表現為與新聞傳播業界的疏離。
在《新聞傳播教育導論》中,張昆認為,新聞傳播院系要建設一流的師資,必須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面向業界延攬一流的精英充任新聞傳播專業核心業務課程的主講教師;二是面向國際,引進外國知名大學的新聞傳播院系的優秀博士和教授,加強與國際一流大學的學術交流、合作研究,從而實現與新聞傳播教育國際慣例接軌。
在新聞傳播教育界,很少有人系統深入地研究課程問題,尤其是教材建設問題。張昆教授在《新聞傳播教育導論》中對課程建設也有詳細論述。他認為當前新聞傳播類專業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四個:1.內容脫節,具體體現在歷史與現實脫節、中國與外國脫節、理論與實踐脫節。2.內卷化趨勢,就是不斷地使內部變得更加復雜,形成一種相對穩定的內部發展模式和約束機制,從而導致一種內卷型的增長或是沒有發展的增長。3.內容落后于時代。4.課題重于課程、研究生重于本科生。這些論述是張昆教授帶著問題研究的成果,也是這本書觀點鮮明的特色所在。
大學里的新聞傳播教育,不僅僅是教材、教師問題,還包括實踐教育、學生事務、院系文化建設、學科建設、院系管理、新聞傳播教育改革和新聞傳播教育研究等一系列問題,《新聞傳播教育導論》對此有比較獨到的延伸解讀。
張昆教授是國內優秀的中外新聞傳播史研究專家、中國新聞史學會副會長,擔任過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共三所“985大學”的新聞傳播學院的院長,主要研究新聞傳播史、政治傳播、高等教育,其學術背景和管理經歷非常契合上述問題的研究。在《新聞傳播教育導論》一書中,關于這一系列問題他分為七章展開論述,其核心觀點是:要確立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大實踐觀”;重視學生靈魂的熔鑄和精神的引領,提升他們的精神境界;院系文化是專業人才的培養基;新聞傳播教育改革要堅持人文精神的主基調;要建設新聞傳播教育研究的學術共同體等。
張昆教授的《新聞傳播教育導論》是一部有著大局意識、帶著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最新理論集成。他基于自己對新聞傳播教育實踐的理解所闡釋的新聞傳播教育理念,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路徑,既有一定的理論創新價值,又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值得當代從事新聞傳播教育、研究和管理的人學習和反思,對新聞傳播學界和業界,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和使用,都有一定的學術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