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大塘村有了自己的物業公司,環境變美了,村民變富了,村集體經濟發展也實現了大跨越。2020年村集體經濟總收入31.25萬元,僅100多畝水稻就創收11萬元,打破了長期負債的局面。”鷹潭市余江區楊溪鄉大塘村村支書左丁祥高興地告訴記者。2020年10月,大塘村委會策應鄉村振興戰略,以服務村民為宗旨,創新管理模式,找準發展路子,自行組建了霞塘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為全村推進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舉措。
霞塘物業服務隊有9名隊員,全部由村組、理事會干部兼職擔任。他們平常在自家產業或自耕地工作,空余時間為物業公司服務。這樣既減少了物業公司開銷,還能合理利用村里的勞動力,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時服務群眾。
此前,村里的210多畝油茶園都由村民自行分片打理,由于缺乏專業的管護經驗,個別村民誤將未成熟的油茶果當做野生果實采摘,沒有成熟的油茶果出油量及出油品質都得不到保障,村民的種植收益也因此受損。為解決這個問題,大塘村將這210多畝油茶地統一交給物業公司打理,其專業的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模式既保障了油茶的產量,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村民喜笑顏開。
鄉村油茶園的大變化是物業公司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一個縮影。油茶園的總收入分成三份,總收入的30%給村民分紅,30%交予物業公司作為管理維護費,剩下的40%注入村集體經濟,為村莊的長效管護持續輸血。由于此項工作成效顯著,因此大塘村將油茶園的生產經營模式復制下來,大力發展村集體產業,目前村里的107畝良田每年都能創收7萬多元。今年下半年,物業公司計劃種植油菜1000余畝,進一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村民致富鋪路。
走進大塘村左家就能看到,寬敞的柏油路平整、干凈,村主干道兩旁綠樹成蔭。物業公司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契機,大力開展農村環境治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霞塘物業推行雞鴨圈養,免費送圈養網。農戶有多少雞鴨,物業公司就送多少米圈養網。據統計,物業公司共送出圈養網1200多米。雞鴨圈養,既衛生又人性化,全體村民交口稱贊。
為了更好地治理維護環境衛生,物業公司實行了積分制管理制度,公共場所衛生由物業公司負責,村民門前屋后3米范圍由村民自行管理,物業公司進行檢查驗收,合格的給予一定積分,積分可以到物業服務中心兌換生活用品,推動村民主動參與環境“自理”。
除了衛生合格有積分,公益服務、好人好事……只要是對村集體或村民有實際幫助的事情,物業公司都給予其加積分的獎勵。該項舉措為大塘村營造了村民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低保戶倪早蓮,兒子身體不好,自家超市又生意慘淡。為了幫助她,村里將公益超市交由她管理。超市積分兌換物品由村委會進貨,保證質量。她不僅可以經營自家超市,村委會在年底還會根據公益超市的效益情況給予她一定比例的分紅。通過附帶管理,她自己的生意蒸蒸日上,公益超市也管理有序。
完善養老服務機制。村委會從集體經濟中出資創建大塘村互助養老中心,交由物業公司管理。70歲以上的村民就可入住,70~80歲老人只需繳納260元/月,80~90歲130元/月 ,90歲以上費用全免。在養老中心的殷早紅奶奶已經90歲高齡,患有嚴重的白內障,她的家人出于家庭、距離等原因無法妥善照顧,物業得知后,不但親自將她送到當地一家醫院,而且主動承擔起每日送餐和日常照顧工作。
“近幾年,大塘村的集體經濟都保持著穩定增長,今年增加了1000多畝油菜種植面積。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產業升級,大力發展葡萄、蘆筍、苗木、優質稻、甲魚、龍蝦等種養產業,帶領村民全面脫貧致富,讓大家的口袋‘鼓’起來。”左丁祥書記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