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杰,葛 波
(桂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廣西 桂林 541199)
包皮環切術最早可追溯至2 000年前,源于古代伊斯蘭,盛行于現在西方國家及伊斯蘭國家,俗稱“遜尼”“圣行”或者“割禮”。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包皮環切術被賦予了陽剛的定義,成為了美軍當時數量最多的手術。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包皮環切術可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風險,世界上約25%的男性進行了包皮環切術。近年來,國內包皮環切術的手術量也不斷上升,包皮環切術的手術方法、適應證、并發癥等相關研究也較多。現就包皮環切器械及其應用進行綜述。
Gomco鉗又名Yellen鉗,于1935年發明[1],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小兒包皮環切器械之一。Gomco鉗是美國最常用的新生兒包皮環切術器械之一,調查顯示67% 的醫生首選 Gomco 鉗[2]。Gomco鉗已被證明是一種簡單、安全、有效的包皮環切器械[3]。Joda[3]采用Gomco鉗對120 例7 d至11個月大小的患兒實施手術,認為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率較低(6.6%),而 4 個月以上的嬰兒并發癥發生率較高(10.0%)。Bawazir等[4]研究了805名少于6個月的患兒,認為該手術是安全的,且其并發癥發生率相對較低。Gomco鉗包皮環切術的并發癥大都很輕微,常見的主要有出血、傷口開裂、傷口感染和尿潴留[5]。
Mogen夾是由一位美國籍猶太人設計的,它為新生兒包皮環切提供了一種快速而簡單的手術方案[6]。Mogen夾是一種扁平的金屬裝置,帶有一個狹窄的開口,包皮可以被拉出;金屬臂有一面為凹面以保護龜頭。Mogen夾非常適合新生兒包皮環切術[7]。Mogen夾的優點是無需組裝,使用方便,無多個尺寸口徑,可實現無出血包皮環切,操作時僅需夾緊5 min[8]。因此,在條件有限的環境下,醫護人員可以安全地使用Mogen夾[9]。但該器械在手術過程中并不能直接保護龜頭,術中存在著龜頭被誤傷的風險[10]。不過,美國兒科學會[11]認為,Mogen鉗的并發癥并沒有人進行過系統的分析,只有龜頭損傷的病例報告。Kaweblum等[12]認為,使用Mogen鉗進行手術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1.6%,認為Mogen鉗仍是一種簡便、安全的包皮環切手術器械。
1955年Kariher 博士獲得了帶有可拆卸手柄的塑料包皮環切環(Plastibell)的專利 。Plastibell的設計使用僅適用于12歲以下的男孩,對成年人則不適用。術中,Plastibell 塑料環放置在包皮內板內,并用結扎線纏繞固定以防止在切除遠端包皮時出血,整個手術過程5~10 min,環可在4~7 d脫落,留下的環形傷口可在1~2周內愈合[13]。Razzaq等[14]研究認為,使用plastibell對嬰幼兒行包皮環切術其效果確切,總體并發癥發生率為2%~3%,其中最常見的并發癥是出血、感染。Nicassio等[15]追蹤了746名包皮環切患者,其中489名患者接受了 Plastibell 包皮環切術,發現接受Gomco鉗或 Plastibell環的患者,其并發癥發生率無顯著差別,說明Plastibell是一項安全的技術。美國兒科學會報告[11],用Plastibell環手術的總體并發癥發生在2.4%~5.0%之間,出血風險為1%,類似于Gomco鉗和Mogen夾的風險。
PrePex醫用男性包皮環切術裝置于2013年5月通過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格預審[16],由以色列一家公司開發設計,PrePex裝置的潛在優勢是不需要局部注射麻醉,不需要縫合,裝置的放置和移除都很快。PrePex由內圈、彈性外圈、放置環等組成,共有5種尺碼。患者需要在裝置放置7 d后進行拆環,在取出之前,使用制造商提供的專用剪刀將壞死包皮修剪到內環附近,留下一小圈壞死包皮。彈性環用手術刀片切斷。然后,拆下內圈[17]。缺點包括佩戴器械時的不適、壞死、惡臭、包皮發黑、排尿困難和滲出等。Vincent等[18]認為,出現惡臭可能與厭氧菌有關,并主張使用氯已定消毒。Feldblum等[19]發現,使用這個裝置時洗澡并不方便,而且在取出后傷口會粘在內衣上,PrePex的一些可感知的優點是安全(放置在身體外,無需切割)、快速、清潔,并且可為害怕“鋒利物”的人所接受。
2003年由我國的商建忠先生研發的一次性包皮環切器:商環,因其操作便利,在2006年上市后隨即在國內外被推廣,特別在非洲有較大市場[20]。商環對預防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在非洲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相關研究在國內外備受關注。該裝置大范圍的推廣和使用與其手術時間短、失血量低和術后并發癥少有關。英文版《中國成人環切術》獲美國泌尿外科協會2010年年會的2等獎。商環在包皮環切術中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內、外環阻斷包皮遠端的血液供應,造成遠端缺血壞死[21]。程躍等[22]報告,創面完全愈合的平均時間為20.3 d。Peng等[20]報告該手術術后感染率為0.67%、并發癥發生率為3.00%。主要并發癥為:①商環體積相對較大,術后帶環疼痛明顯增加,拆環時部分患者難以承受的劇痛需要再次進行麻醉;②拆環后少數患者勃起導致包皮內外板全層裂開,需要2期縫合,或者頻繁換藥,而導致延期愈合;③阻斷后,包皮內外板建立淋巴回流較慢,術后包皮水腫常常較重;④包皮是通過壞死去除的,部分患者在包皮相對缺血的邊緣瘢痕增生稍明顯。總體而言,該器械安全,易操作,創傷小,愈合快,有推廣價值。
環形吻合器是一種新型的一次性包皮環切術器械,已運用于臨床[23]。環形吻合器設計有一個龜頭鐘型外罩、一個觸發器、一個圓形手術刀和一個內置的訂書機。鐘型龜頭座是用來保護龜頭的,外罩包括用于切割包皮的圓形刀片和用于閉合傷口以及同時止血的“訂書釘”。它是通過簡單地擠壓其手柄來觸發圓形手術刀刀片和吻合器,從而切除包皮并同時吻合[24]。手術后10 d,吻合釘通常會陸續自發脫落。它的設計靈感來自用于腸道手術的圓形端端吻合器。Pozza等[24]使用該設備所需的時間為 (7.7 ± 2.6)min,患者術后第3天即可恢復全面體力活動。Wang等[25]使用包皮環切吻合器,術中出血量為15~35 ml,手術時間2~23 min,說明此器械安全、便捷、有效。Huang等[26]通過一項薈萃分析,認為包皮環形吻合器比商環更有效、安全,具有手術時間短、疼痛評分低、術后陰莖外觀更好、并發癥少、傷口愈合時間短等優點。該器械的手術并發癥發生率為4.8%,常見的問題為:術中、術后出血,術后尿潴留以及吻合釘延遲脫落;術中難以通過加壓包扎止血,需要縫合出血點止血;患者術后勃起或者包扎松脫移位導致出血,需要再次來醫院包扎處理;部分患者因為包扎過緊導致尿潴留需要從新包扎;吻合釘延遲脫落會造成患者情緒焦慮,需要醫生取除吻合釘,增加患者的痛苦。總體而言,該術式術后疼痛、水腫均輕微,外形美觀,安全,易操作,創傷小,愈合快,同樣得到了廣泛應用。
即拆型包皮環切固定器,是由桂林醫學院葛波教授團隊于2016年申請、2017年獲批專利[27],是最新研發的一種新型包皮環切器械。該器械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主要部件包括外環、內環,內環外側及外環內側對應設有防滑齒,通過防滑齒限位,使得外環和內環相對位置保持不變。根據包皮血管分布的特點,在內、外環的縫合對位卡槽的設計上劃分為兩個密集區和兩個稀疏區,用以較為精準的縫合止血,縫合完畢后即可拆除包皮環切固定器。前期手術有一個學習期,當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后,整個縫合過程即可單人操作完成,無需助手協助。該固定環技術操作簡單、安全、傷口美觀、成本低、愈合時間短。與其他包皮環切器械比較,應用的最大優點是免去術后帶環、拆環、拆釘等痛苦,適合各個年齡段的患者,具有較大的市場前景及推廣價值。
包皮環切術是泌尿外科最常見的手術,如今已經出現了諸多不同類型的包皮環切器械,均有各自的優、缺點。但更安全、簡便、舒適和美觀的醫療技術是廣大醫護人員與患者的永恒追求,因此,手術器械不斷創新,術式不斷完善,未來將會有更為安全、便捷的包皮環切器械應用臨床,造福于需要做包皮環切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