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英英
(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六萬林場,廣西玉林 537000)
桉樹是我國林場中種植數量最多的樹種之一,其本身具有生長速度快、產量高等特點,桉樹生長過程中,及時調整技術方向,能有效擴充我國目前的森林資源。從現階段來看,桉樹造林技術主要有樹苗的篩選和培育、對種植環境的改善、生長過程中關于病蟲害的防治等。
桉樹是世界范圍內生長速度最快的樹種之一,所蘊含的經濟和生態價值極高。要想提高桉樹成材率,首先就要了解桉樹的生長特征。桉樹的生長主要有以下幾點。
(1)桉樹本身喜光,對干旱環境的適應性較強,因此在造林過程中會有明顯的林緣效應。
(2)養分較高的土壤是保證桉樹高產的重要因素,因此桉樹生長過程中,需適當施加與之匹配的肥料或者選擇養分較高的土壤環境進行種植。
(3)桉樹生長周期較短,通常來說,1 a 左右即可郁閉,且桉樹沒有休眠期,只要給予足夠的養分即可不斷生長,一般5 a 可成材,由此看出,桉樹具有生長速度快、產量高的優點[1]。
(4)桉樹的生命力較強,主要體現在萌芽力和雜交優勢方面。例如,在意外情況下,桉樹主干被折斷后,可以很快長出大叢枝條繼續頑強生長。但由于桉樹本身的生物特性,其造林收益遲遲得不到明顯提高。
桉樹自身抗高溫環境的能力較強,每年盛夏時節是桉樹生長勢頭最猛的時期。因此,每年6 月前,是種植桉樹的最佳時間,可保證高溫天氣前,根部和主要枝干達到較為粗壯的狀態。種植時間是影響桉樹成材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土壤的肥沃程度能夠對桉樹的產量產生直接影響,桉樹生長過程中,應及時清除周圍雜草。如果雜草肆意生長,桉樹的生存空間會受很大的局限,具體種植桉樹過程中,雜草清除工作的質量和桉樹單產收益相互關聯。桉樹本身對土壤養分的要求較高,如果土壤不能給桉樹提供足夠的養分,將會從根本上影響桉樹日后的成材率。
3.1 因地制宜地選擇幼苗 育苗是確保桉樹良好生長的關鍵。桉樹中的速生經濟品種通常比較適合在亞熱帶或熱帶地區生長,個別品種甚至可以在高緯度的中亞熱帶地區生長。例如,鄧恩桉,其是所有桉樹中生長適應能力最強的品種之一,擁有耐寒、生長周期短等特點。針對不同環境和不同地區,要選擇不同種類和不同屬性的樹苗進行培育[2]。例如,廣西地區可以選擇廣林DH32-26 等帶有高產無性特點的樹苗。據廣西南寧地區某林場的桉樹樹苗生長情況表明,通過科學合理地方法進行育苗,并撫育得當的情況下,同年種下的桉樹平均可以長至5 m 高。造林苗木出圃前,必須進行嚴格地消毒和滅蟲,逐級檢疫并達到規定標準后,才能開始種植。
3.2 嚴格按照桉樹成材標準選擇幼苗林 根據桉樹的生長特點,進行幼苗栽種時,要選擇適合種植的桉樹品種。首先,需要對樹種進行篩選。我國南方屬于熱帶地區,森林資源相對豐富,當地大多數林業主要以杉木為主。桉樹種植中,應選擇適宜苗木類型和數量合適、抗病能力強且具有較高觀賞性不易受外界因素影響的幼葉類林木,這樣可以保證后期桉樹生長過程中不會出現較大問題。其次,進行栽種時,必須要保證其根系良好。如果種植過長、根深較淺則會導致根部出現裂解現象。桉樹種植時,需要選擇一些具有一定分枝能力及較高耐踐踏性的樹種,這樣能夠保證苗木根系均勻,能有效提高成材率。
3.3 加強病蟲害防治管理工作 目前,很多林業種植從業人員對樹木的病蟲害影響并不具備正確的認識,甚至在病蟲害發生時,選擇放任流之,未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由此導致樹木錯過了最佳治理時間,造成產量驟減,嚴重時會出現樹木大面積枯死的情況。因此,一旦發現病蟲害問題,必須采取相應的治理措施,最大限度上止損,將病蟲害對桉樹的危害降至最低。桉樹常見的病主要有紫斑病、青枯病等,需種植人員真正重視起來,加強對桉樹的保護力度,定期進行仔細檢查,一經發現,要采取有效措施,如用生石灰消毒等[3]。桉樹的蟲害主要有白蟻、大蟋蟀、尺蟲等,在防治尺蟲幼蟲時,應用森得保粉劑和苦參堿等藥劑進行集中消滅。
3.4 加強雜草防控工作 如果放任雜草野蠻生長,將會搶奪維持樹木生長的大部分養分,造成樹木生長速度緩慢等問題,且雜草也會嚴重拖慢樹木成材后的砍伐速度。實踐證明,草甘膦、林草凈、特拉津等除草劑的效果較為理想,但個別種類的除草劑由于藥效的原因,只能滲透到淺土層,易被降解,有可能會產生藥害。被處理過的雜草,會成為桉樹的有機養分,不僅有助于保護土壤水分,而且能為桉樹的健康生長提供可靠保障。
3.5 定期施肥,保證養分充足 良好的肥力是保證桉樹茁壯生長的關鍵,在避免揠苗助長的情況下,應定時定量地對桉樹進行有規律的施肥,這能縮短桉樹的生長周期,提升成材質量,施肥過程應分4 次進行[4]。第1 次是完成桉樹移植后進行,每棵樹苗施肥量為200 g,肥料選擇復合肥,離根莖30 cm,追肥溝深15 cm。第2 次桉樹種植60 d 后進行,每棵樹苗根部20 cm 處挖15 cm 深的施肥溝,每株施用尿素100 g。第3 次使用復合肥,施肥位置在距離樹根20 cm、溝深15 cm處,每株樹苗用量500 g。第4 次施肥在樹苗生長2 ~4 a后進行,位置在樹根60 cm、溝深20 cm 處,每株用量600 g。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施肥結束后,務必要將挖出的土進行回填,避免養分流失。
3.6 合理地進行灌溉 桉樹的耐寒能力突出,但如果長期處于缺水狀態下,則很難茁壯生長,因此要合理進行灌溉,提高苗木生長效率,且要做好種植區域內排水工作。首先要對土壤水分含量和桉樹需水情況進行了解;其次對土壤中的鹽分含量及土質組成成分等有所了解;再次應熟悉桉樹根系周圍環境條件并掌握其變化規律;最后要根據不同區域氣候特點、生長狀況及植株大小等來確定灌溉時間及灌溉量,從而保證植物能夠充分吸收營養物質及有效利用水分等。
桉樹能為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價值,但在桉樹生長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還很多,特別是樹苗階段的培育,相關科研機構要借助生物科技來培育具有防蟲防害、耐寒能力的優質桉樹苗。此外,桉樹種植和培育的同時,應注意各項資源的節約,進行科學化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桉樹成材率,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做出卓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