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結紅
(望江縣林業局,安徽望江 246200)
現階段,舉國上下著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林業工作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應加緊鄉村振興和林業工作的研究和分析,不斷創新推廣方法,帶動林業生產作業效率的提高,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科學實施。
1.1 林業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今后一段時期重要的發展戰略。發展林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生態宜居的重要途徑。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要堅持綠色發展,保護生態環境,而林業在推進環境治理和改善生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可綠化美化農村環境,不斷滿足人們的多元化需求,真正使人們獲得幸福感。通過對林業建設情況的研究,可找出鄉村林業建設著力點,創造出更多特色化、個性化的綠色生態產品,大力培育森林資源[1],綠化鄉村環境,同時可與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等綠色產業進行結合,有效帶動林農積極參與到林業建設中,進而實現鄉村振興的目的,進一步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可為整個社會塑造更為豐富的形態。
1.2 林業工作與鄉村振興之間的聯系 林業工作和鄉村振興之間保持著十分緊密的關聯,林業工作的快速發展,將拓寬農村就業渠道、豐富經濟建設方式,能夠進一步帶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同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可為林業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展開觀念建設,挖掘其中的創新點和價值點,能夠進一步保證林業生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從而助力鄉村振興。
2.1 理念創新,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與變革,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帶動了林業工作的快速發展,有效帶動了地區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
從現階段我國林業工作政策研究的角度進行分析,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不僅是落實林長制的工作內容,而且是實現林農增產增收的重要渠道。在開展林業工作時,應堅持理念創新,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擺脫單一模式的桎梏,向多元化的林業工作方向轉換,以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為出發點,構建現代化鄉村模式。科學合理地運用當地林業資源,可創造出更加符合現代人生活方式、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旅游項目。與此同時,在鄉村構建旅游項目、展開林業工作時,加強思維理念的創新,將傳統林業工作與現代化理念相結合,并充分借助當地特色農產品,可有效提升農民經濟效益,實現生態建設和鄉村振興[2]。充分挖掘當地特色景觀資源,通過對景觀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創新,創建具有地方發展特色的鄉村旅游項目,并積極借助當地特色產品,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和林業工作的結合,強化宣傳力度和理念認知深度,可實現鄉村林業景觀的可持續性經營。
現階段,應拓寬和豐富林業工作發展思路,確保林農增收致富,推動鄉村振興。一方面,要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開展農田林網化、山地森林化工作,切實改善當地居民的居住環境和生產環境,鼓勵人們積極參與到林業工作中,積極引進推廣林業生產新技術、新品種,進而推進林業生產發展。另一方面,應不斷加強對當地林業旅游項目的開發利用,認真貫徹當地政府提出的意見要求,切實完善和落實項目要求,不斷推進林業旅游資源項目的建設和發展,并以此作為地方發展特色,打造當地特色旅游區域。
2.2 體制改革,完善林業工作管理體制 從我國現階段林業工作發展情況和鄉村振興建設情況進行分析,深化林業工作體制改革對于實現我國農村地區經濟增收和鄉村振興十分重要。對此,應根據現階段林業工作的實際發展情況,堅持現代化發展理念,將生態建設作為出發點和基礎點,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構建出更加符合實際發展情況和現實需求的林業工作管理制度,并將失業、養老等社保內容具體落實到職業林農的實際生活中,有效保障林農的生活水平和物質條件。從林業工作者的角度進行分析,林業工作者應不斷加強個人專業能力的培養和學習,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和林業工作應用能力。政府部門可以通過組織林農展開定期培訓的方式,鼓勵林農積極參與到豐富多樣的職業培訓中,讓林農們能夠獲取更加專業的理念認識和技術知識,從而靈活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并以此為依托帶動鄉村振興和林業工作的高質量發展,實現林業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為了實現林業工作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融合,應堅持生態保護理念,堅持生態環境建設,積極鼓勵當地林農主動投身于生態環境保護中,并引導林農參與到當地的濕地管理、沙化管理工作中,引導林農轉變職能角色,成為當地實現鄉村振興的林業工程師,自覺加強生態環保理念,主動參與到鄉村建設中,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提供助力[3]。
2.3 加大扶持,加強技術推廣和政策扶持 在今后發展過程中,林業工作應始終堅持林業建設和鄉村振興的彼此相融,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根據當地人口分布情況和經濟發展情況進行研究和分析,制定出個性化、現代化的鄉村林業建設推廣政策,加大對林業工作的關注度和扶持度,有效改進林業生產條件和質量。
與此同時,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應將信息化手段應用于林業工作中。政府以及林業相關部門應不斷推進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和應用水平,從技術源動力出發,將關注重點放在創新研發新技術、新品種、新設備方面,挖掘當地隱藏著的特色林業價值,實現林業工作的高效管理和精準化加工,從而帶動林業機械化生產加工,降低人工成本[4]。同時,要重點圍繞農村的水資源、林業資源進行設計和整合,推進林業工作改革,從而打造個性化的綠色鄉村,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和林業工作的有機結合。
2.4 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發展地區產業經濟 無論是推動林業工作建設發展,還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均應始終堅持因地制宜的理念原則,科學理性地開展工作,避免盲目開發、盲目治理,要合理利用當地土地環境和綠色資源,通過補植樹木的方式,有效帶動該區域綠化面積的上升、生態環境的優化。林業工作者應不斷加強對林業科學和技術的研究,大力推廣現代林業實用技術的應用,從而有效帶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林業建設不僅僅是種植樹木,也是優化景觀、優化當地生態系統,這些均是帶動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可以在設計商業林建設地的情況下,積極鼓勵林農充分利用水邊空地、宅院空地,栽種不同類別的林木、果樹,從而在優化生態環境的同時,提高林農經濟效益,實現鄉村振興[5]。
在鄉村中開展林業工作對于推動鄉村振興和生態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后,應不斷加快林業工作的推進步伐,通過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改革林業工作管理機制、加大林業扶持力度、突出地方特色等措施,提高林農經濟效益,更好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效推進我國造林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