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紹彬,康懷彬,徐寶成,馬紅燕,任廣躍,王 耀,李琳琳
(河南科技大學 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河南洛陽 471003)
專業學位是為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管理部門培養具有寬廣的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一種學位類型,具有職業性與學術性相統一的特征。它要求學生能夠獨立承擔與自身專業相關的管理或專業技術工作,并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一定的創造力。專業碩士培養的導向是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關鍵是掌握相關專業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使培養的研究生能夠很好地承擔相關行業的管理或技術工作[1]。教育部于2009年明確提出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是培養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應用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并能夠適應特定行業實際工作需求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可以看出,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是專業碩士人才培養體系的核心,也是專業學位研究生與學術型研究生培養模式的重要區別[2]。
河南科技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充分依托相關學科和科研平臺的優勢,從2009年開始在食品加工與安全等領域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工作,近年來,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逐年擴大。為了提高專業碩士教育質量,提高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教育教學培養水平,就必須全面落實“產學研”一體化聯合培養,積極探索專業碩士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根據學院研究生培養和管理工作的具體過程,結合學院的實際情況和實踐經驗,闡述了專業學位研究生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內涵,系統地提出了相關培養措施,切實地提高了專業碩士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的實質是建立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發展機制,滿足行業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與職業相關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應該貫穿于整個研究生培養過程。
食品相關專業碩士主要培養在食品行業從事食品原料生產、農產品加工、食品質量安全控制、技術開發與應用、規劃與管理等方面的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素質全面、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一定的創新能力,并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素養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技術和管理人才。
影響專業碩士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培養方案的質量、課程教學質量、學位論文的管理、專業實踐形式和專業實踐基地的建設等,這些因素構成專業學位研究生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有機系統。
研究生培養和授予碩士學位的主要依據是培養方案,培養方案的制定和完善,直接關系到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同時也影響到一段時期內培養研究生的知識結構、能力水平、研究生就業競爭力和學校的聲譽等方面,因此學院非常重視研究生培養方案的修訂和完善工作。學院成立由院長牽頭的修訂工作領導小組,根據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發布的專業學位領域指導性培養方案進行修訂,對培養方案進行廣泛的征集意見,強調課程設置的實用性和綜合性,課程體系的寬廣度和前沿性,以及對學位論文的相關要求,避免修訂隨意性,并經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通過,上報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批通過,方可正式生效[3]。
專業碩士培養方案的修訂堅持“服務行業,提升能力,強化技能,突出創造”的宗旨,廣泛吸納企業參與,充分發揮企業在培養方案制訂、教學課程改革等方面的指導作用。學院給專業學位研究生安排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各1名,在校內外導師指導下,根據專業的培養方案和研究方向制定專業碩士的個人培養計劃。
專業碩士領域學位課程體系由公共學位課、專業基礎課(領域主干課)和專業選修課3個部分組成。課程體系符合與領域專業技術人才知識需求,將食品營養師、食品檢驗工等研究生應用能力和職業能力培養融入在專業基礎課與專業選修課中。領域學位課程體系突出食品安全教學特色,食品安全案例課程中,所編寫的“全球瘋牛病事件分析之食品安全”案例入選中國專業學位教學案例中心案例庫。
開展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師生進車間學習,校外導師進課堂授課,促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輔相成、共同提高[4]。在教學工作中,聘請洛陽正大食品有限公司的技術總監郝紅濤,到學校參與研究生課程“食品加工與貯運專題”中部分學時的講解,講解的內容包括農產品的品質及其貯藏保鮮原理、農產品保鮮過程、原料加工過程和農產品加工過程中的高新技術等內容,使學生具備應用型人才所必需的農產品加工與貯藏的專業技能,并掌握該領域國內外的最新研究進展,為將來能獨立承擔和指導農產品加工與貯藏領域的教學、科研及生產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對食品加工貯藏技術的需求。
同時,專業學位領域在“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專題”“食品安全案例”等課程中積極采用中國專業學位案例中心農業專業學位案例庫(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中的案例進行教學,并結合現階段國內外食品質量與安全典型案例,通過對案例思想性、教學適用性、科學性等方面進行評價,優選案例并進行案例編寫,借助當前的社會文化背景和認知經驗,充分發揮了研究生學習的主動性,分析案例所產生的原因、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進行改進,把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培養和提高研究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研究生學術水平和科研成果,集中體現在學位論文上,其質量好壞是衡量碩士學位授予質量的核心指標,也是體現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重要標志。因此,學院非常重視學位論文管理,通過對學位的各個環節加強監督和管理,進而不斷提高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水平和質量,這也是提高專業碩士的培養質量和促進高層次應用型人才脫穎而出的重要舉措。
學院采用雙導師制對專業碩士的論文工作進行全面指導,校內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校外導師參與開題、中檢、預答辯和答辯的全過程,協助校內導師共同完成研究生的培養任務,加強導師團隊、方向合作。
專業碩士的培養目標是為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管理部門培養具有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能夠獨立承擔與自身專業相關的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一定的創造力,同時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應用型高層次人才。
在專業碩士培養過程中,必須和企事業單位的實際崗位需求相契合,充發鍛煉研究生的應用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因此,學院非常重視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專業實踐工作,對專業實踐過程中的相關環節進行不斷細化,對原來的評價考核方式不斷進行完善和改革,要求學生在實踐前做好專業實踐計劃,實踐過程填寫好登記表和專業實踐記錄本,實踐結束后及時做好總結報告,促進研究生對實踐工作的不斷深入。
實踐教學是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中的重要環節,也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為進一步加強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管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學院全面加強研究生專業實踐基地的建設工作,依托學科和科研平臺優勢,本著“雙方需求、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經實地考察,先后與正大集團、河南省農業科學院、鄭州萬谷機械、萊普生信息科技、巨爾乳業等多家單位合作建設專業實踐基地,其中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動物免疫學重點實驗室在2019年獲批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培養基地,并在專業實踐基地選聘了一批業務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擔任校外導師,實行雙導師管理機制,由校外導師在研究生專業實踐期間對其進行主要指導,并參與學生論文開題、中期考核、專業實踐考核、預答辯和畢業答辯等全過程,不斷完善專業實踐考核制度,強化實踐基地的職能,充分發揮專業實踐對學生應用型能力的培養。學院專業碩士領域2018年獲批河南省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
這些專業實踐基地的建立,為深入開展“產-學-研”合作,培養專業基礎扎實、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適應未來農業發展要求的高素質農業應用型人才提供了保障。
導師的主體責任及其任職能力是影響碩士人才培養體系的關鍵因素,學院數次修訂研究生導師聘任制度,堅決廢除研究生導師終身制,構建了以研究生培養質量為導向的導師績效評價體系,并對導師進行年度考核和審查,并從學術道德、師德師風和培養能力等方面對導師進行年度考核和審查,將考核結果作為導師招生指標分配的關鍵因素;對研究生學位論文抽檢結果不合格的學生,停止其導師招生權利。保障學院擁有一支師德高尚、學養深厚、術業精進、治學嚴謹、指導有方的高素質研究生導師隊伍[5]。
從更新培養方案、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加強學位論文規范化管理、規范專業實踐形式、創新專業實踐基地等方面出發,對專業學位碩士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全面探索,探尋了加強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進一步鞏固和完善了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學培養質量和教育評價體系,豐富了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的理論內容,同時也有助于完善其適應市場需求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管理體系。同時,學院將積極通過對畢業的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的跟蹤調查和用人單位的定期反饋,及時調整培養方案。在實踐中找出問題和差距,并結合學院的實際情況不斷探索和完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