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洋
(浙江農林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浙江 杭州 311300)
中國民間美術是中華民族世代勞動人民在生活中創造的活態文化傳統,民間美術的歷史即是不同種族的民眾為了生存信仰和日常生活的需要創造出的手工造物史。中國民間美術相對于宮廷美術等來說是以農民為主的城鄉勞動者為滿足生產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創造的,因此,魯迅先生將民間美術稱之為“生產者的藝術”。
民間美術的種類非常豐富,夾纈作為一種傳統印染形式,是中國民間美術的一個重要內容,2011年夾纈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由此可見,夾纈的研究和傳承價值極高,它能夠反映出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作力。
中國傳統印染又叫染纈,其印染方式有灰染法(灰纈)、蠟染法(蠟纈)、夾染法(夾纈)扎染法(絞纈)等。其中夾纈是將對稱的鏤空雕花木板夾住織物,浸入靛青染料,防染印花。
夾纈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夾纈可以追溯到秦漢,到了隋代就已經相當發達了。唐代是夾纈技術的興盛期,宋代被禁止在民間流通,僅限軍需,元明后夾纈技術幾乎失傳,在當代,現存的尚且生產的夾纈作坊堪稱中國古代印染業的“活化石”。搶救性的研究恢復夾纈,不僅保護了優秀的民間手工藝,更弘揚了深遠的中華傳統文化。
傳統夾纈主要采用一組紋樣對稱的雕花版,緊夾織物,浸于靛青染液中浸染而成。夾纈的夾板除了最上面和最下面是單面雕刻之外,其余均為上下兩面雕刻,染液通過每塊雕花板上分布的微小孔洞進行染色,夾纈藝人將其稱為“明溝暗渠”。夾纈圖案由主圖和輔圖構成。主圖一般以人物為主,包括狀元郎、童子等形象。輔圖一般是花鳥、植物等,完整的夾纈圖案給人一種對稱、秩序、均衡的形式美感。
夾纈圖案題材廣泛、文化內涵豐富、象征性強。夾纈圖案常常將抽象圖案和具體圖案結合,反映出人們特有的藝術觀、幸福觀和思維觀。以夾纈圖案最具代表性的百子圖為例,其象征意義十分明確,即在農耕社會,人們希望多生男孩,以增加勞動力,同時,這近百個童子形象和睦相處,也反映出民間吉祥圖案的和諧觀。
夾纈的色彩古今大有不同,古代夾纈大多是以彩色的為主,現代的夾纈大多是以單色為主。夾纈的靛藍染料顏色很深,加之夾纈在染色過程中的反復浸染,所以夾纈成品通常會呈現深藍色,夾纈的承染物通常是米白色的土布,這種深藍與白色,色彩分明,給人一種堅定、沉靜的色彩美感,讓人能感受到質樸醇厚的審美。
茶葉有著天然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性。茶品牌文化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人們從簡單的飲茶已經發展到人與茶品牌的精神文化交流。中國民間美術中的很多精神追求,美學風格、審美意境等都與茶品牌文化相通共融。在茶品牌有關的形象設計中滲入中國民間美術元素,可以增加我國茶文化特有的藝術特色和思想內容,提升茶的文化審美價值。
夾纈與茶有一定的血脈相承的關系,夾纈的制作工藝、獨特紋樣和呈現方式等可以與茶相結合進行多元化的品牌形象設計。
4.1.1 文化上的血脈相通。夾纈與茶有著同樣的文化內涵,都能夠反映出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勤勞精神。中國茶文化承載并反映了中國的國民性。中國人的倫理觀、價值觀、審美觀在茶文化中都有所體現。把茶品牌形象設計和中國傳統印染技術結合起來,是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視角和切入點。筆者在前文中提到,夾纈有象征性和樸素美的審美特點,象征性是人們追求生活達到美好的境界,樸素美是人們追求清雅的品格,這與飲茶時可達到的身心和諧的境界和超凡脫俗的格調是不謀而合的。夾纈染畢,淘洗干凈后藍白相間的干凈清爽的感覺和品茶時“韻遠致清”的心靈境界是一致的。夾纈所呈現出的厚重、溫柔、內斂的美和茶帶給人的美的感受是一致的。
4.1.2 材料上的自然之美。茶的自然之美體現在茶葉與水的自然之美,夾纈的自然之美體現在靛藍與棉布的自然之美。茶葉是吸收了天地精華的天然植物。靛藍是板藍根的葉子自然發酵加工而成。水既可以泡出好茶也可以染出夾纈。從這個意義上講,夾纈與茶都是人們追求自然之美的結果,都體現出人們探尋自然之真的生命美學。
包裝設計是產品的物質外化載體,其依附于產品而又獨立其外,好的包裝設計能夠體現出品牌的形象與價值,并能準確體現公司與產品的內在精神與個性,同時能夠吸引消費者關注與購買。我國民間美術由于受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自然條件等限制而表現出了很大的差異性,茶也是如此,不同地區,不同氣候等差異下種植的茶葉也不相同,若將兩者結合就可以為茶葉包裝設計提供廣闊的空間。
夾纈作為中國民間美術的一項獨特的形式與茶有很多的共同點,將夾纈設計元素提取出來用于包裝茶,可以說是對古老夾纈的發展和作用的延伸,同時也為茶包裝提供了新的設計思路和包裝材料。
4.2.1 文化視覺符號提取。夾纈的制作離不開靛藍、染缸染架、雕花夾板等,其中雕花夾板是夾纈區別于其它任何一項傳統印染方式的根本,因此,將這些元素提取后設計在茶包裝上,一定會獲得新穎獨特的效果。筆者設想,將夾纈紡織品用于茶的外包裝袋,將夾纈雕花夾板設計茶葉外包裝盒,并用夾纈特有的斷線、短線和點等元素進行包裝平面設計,這樣的設計一定是對夾纈的一種延伸,一定會用另外一種載體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4.2.2 色彩視覺符號提取。夾纈的色彩符號提取實際上是由三部分構成的,一部分是靛青的藍色,一部分是布匹的白色,還有一部分是雕花木板的木質黃色,因為這三者缺一都不能染出夾纈,因此,在包裝設計的色彩提取時只要合理應用,根據不同的茶屬性,結合茶本身的濃淡色彩進行色彩重構,就能夠設計出有特色的茶包裝設計。
4.2.3 夾纈圖形提取。夾纈在茶包裝設計中的圖形設計,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應用夾纈現有的圖形樣式進行設計,取其吉祥用意,原汁原味的保持夾纈的圖形語言特點;一類是間接應用,即根據夾纈雕花板的雕刻技法要求,結合具體的茶產品內容進行圖形的再創意。
4.3.1 自然本真,生態環保。夾纈作為中國傳統印染方式,它的制作材料綠色環保,雕版工藝復雜獨特,色彩質樸、蘊含的文化內涵深刻。在當代人們崇尚返璞歸真、自然和諧、天人合一的趨勢下,夾纈很好的順應了這個潮流。
在民間美術視野下對茶進行品牌形象的多元設計,其實質是把茶和民間美術作為文化載體,展示給大眾的一個過程。夾纈和茶在品牌設計上的結合可以很好的滿足現代消費者希望天人和一、崇尚自然的訴求。
4.3.2 新穎脫俗,平易近人。夾纈和茶的結合是一種創新。從藝術形態上講,夾纈應用于茶包裝可以賦予茶品牌一個全新的形象,傳統夾纈一般以人物為主,題材選自戲文故事,但是與茶結合的包裝可以極大地擴展它的設計空間,例如夾纈的傳統花草圖案可以以用茶葉或者茶樹形象代替,夾纈中的傳統人物狀元郎或秀才等可以以茶農形象代替等,這些設計構想可以讓古老的夾纈和茶煥發出新的生機滿足現代人追求健康環保的消費訴求和求新、求變、求個性的消費心理。
4.3.3 醒目簡潔、識別性強。我國現代社會經濟發達,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商品琳瑯滿目,同樣的產品難免視覺形象趨同,難以區分,夾纈藍白分明的色彩,簡潔的形象,給觀眾的識別性很強,具有很醒目的特點,這對提升品牌價值幫助很大。
夾纈作為民間美術中的一個重要種類,其歷史發展悠久,但是在現代生產技術的沖擊下,夾纈面臨著即將消失的危險;茶作為一個重要的中國符號流傳千年,但是在當代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市場競爭環境。夾纈與茶有著同樣的文化脈絡、共同的消費群體、近似的設計符號等,因此,筆者設想將夾纈與茶結合進行品牌形象設計,不僅可以擴大夾纈的知名度,還能探尋挽救夾纈的方法,也可以提升茶品牌形象,增強市場競爭力,更重要的是,這種以茶為載體,以夾纈為依托的結合,可以更廣泛地傳播優秀的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