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王 駿
身份:嘉興出入境檢查站執勤隊隊長
我
時常問自己:我的青春是什么樣的?正如每一個成長中的少年,我幻想過屬于自己的詩與遠方。但那時的我不敢想象的是,有朝一日,我這個平凡的少年,會在經歷了重重考驗后,成為一名邊防軍人,扎根國界,守衛這片自己深愛著的土地。成為邊防軍人后,我的青春滿是責任與擔當。
2019年1月,根據中央軍委的要求,全體邊防武警退出現役制轉入人民警察序列。我從軍營來到警營,從一名邊防軍人變成一名移民管理警察。換下“橄欖綠”,穿上“警察藍”,雖然衣服的顏色變了,但我知道,我的初心從未改變。青春有很多樣子,很慶幸我的青春里有家園與邊關,有戎裝與警服,有守護、拼搏和堅守的信念。
烈火淬煉,利刃出鞘
我出生在浙西山區的一個小鎮。2004年高考結束,懷著對軍人的憧憬,我毅然報考了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的邊防檢查系。作為公安部的直屬院校,這所軍校之后因體制改革,成了我們熟知的中國人民警察大學。
不過,學校的輝煌與當時還懵懂的我并無多大關系。初入校園,我甚至不知“邊防檢查”為何意。在我的認知里,邊防就是“一人一狗一哨所”,我的心里藏著邊塞風花雪月的浪漫,洋溢著金戈鐵馬、為國戍邊的激情。
但浪漫的想象很快被現實擊破,“單調”和“枯燥”或許才是軍校生活的主題曲。在為期3個月的強化訓練中,我們在操場上重復著隊列軍姿、軍事體能、射擊等科目。每天早中晚的訓練后,我的衣服都會被汗水浸透,連訓練間隙時拿出水壺抿上一口冰可樂都成了無比珍貴的“小確幸”。與之相對的,我的體能也在飛速提升。初上跑道時,我常調侃跑最后幾名的自己是“1000米上氣不接下氣,3000米下氣只接地氣”,而在最終考核中,面對著5000米的考驗,我面不改色,健步如飛。
學校的校訓是“進德修業? 精武博文”,這8個字伴隨著我的大學時光。從大三、大四開始,我們逐漸接觸到了邊防英語、邊防檢查、偽假證件鑒別等專業內容,這些都讓我對“邊防檢查”專業的認識不斷深入。
回首學生時期,軍事地形學的相關課程給我留下了無比深刻的印象。要成為一位軍事參謀,我們需通過坐標、等高線、比例尺等信息,在地圖上分辨山地、石林、水網、盆地等地形,并根據實際情況制訂作戰計劃,完成上級意圖。最后的考核更是困難重重,我們需要通過提供的經緯度找出5個點的具體坐標代碼,這些代碼有的寫在農田里的電線桿上,有的涂在村莊里某戶人家的外墻上,有的掛在小鎮商店的卷簾門上。放到現在,我們可以依靠GPS定位和導航軟件規劃路線,但對當時只有地圖、手電和指北針的我們來說,這場考核充滿了不確定。
一發信號彈升空后,考核正式開始。在提前規劃行程后,我們在北方的冬夜徒步向前。從晚上6點到第二天早晨,我們圓滿完成了這場歷時12個小時、總計70余千米的考核。一腳的血泡、被磨穿的厚厚的棉襪……這些是這趟征程留給我們的“勛章”,而那份成功的喜悅更是讓我珍藏至今,無法忘懷。
在經歷了汗水和時光的淬煉后,我像一把未出鞘的利劍,等待著屬于自己的下一段征程。
從“啞巴英語”到“流利說”
移民管理警察既是出入境政策的解讀者,又是口岸危機的執法者。從事涉外警務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溝通,而英語對話自然成了我們的必備技能。
畢業實習的第一天,我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執勤,擔任臺外的引導員,主要工作是維護出入境的驗放秩序,確保中外籍旅客順利通關。飛機降落后,旅客都在排隊候檢,此時,一對站在隊伍外、東張西望的韓國情侶引起了我的注意。當我走近并向他們表明了移民管理警察的身份后,他們滿口的“思密達”卻讓我不知所措。大概是看出我聽不懂韓語,他們很快就改說了英語,而這更是讓本就對英語不自信的我更是心跳加速。
在磕磕絆絆的溝通過程中,我終于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兩人急急忙忙趕飛機,一不小心把護照和簽證弄丟了。根據中國法律,外國人入境需提供有效的出入境證件,沒有證件的他們自然屬于不準入境人員。但聽懂只是第一步,我這才意識到,從小學習“啞巴英語”的我,即使在大學期間通過了英語四級考試,濃重的“鄉村英語口音”仍成了我從事這份工作的最大短板。當時的我滿頭大汗,蹩腳的英語水平讓我只能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往外湊,手腳并用卻還是雞同鴨講,正應了那句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幸好,執勤科長替我解了圍,他用流利的口語向他們說明了我國的出入境政策和要求,并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妥善處理了他們的問題。
上班第一天的囧態讓我開始后悔沒能把英語基礎打扎實,也因此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每天工作之余,我開始練習口語發音,糾正自己的語音語調。大膽說、大膽練,我逐漸找到了流利說英語的自信。
若干年后,我已成為浙江嘉興出入境檢查站的執勤隊隊長。在一次帶隊登船調查“外籍船舶擅自出入境案件”,一位他國的船長不配合民警詢問,一直強調自己在國外跑歐美國家航線,行為也符合國外的出入境政策,甚至威脅要投訴抗議。我用英語嚴肅地告訴對方:“船長先生,我們的執勤執法全程錄音錄像,你的船現在在中國海域,所以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的相關要求。如果你不配合我們的工作,將受到強制傳喚,請你考慮清楚。”囂張的船長頓時像泄氣的皮球,老老實實地配合調查并接受了處罰。
為盾為劍,守衛防線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大家的生活節奏。作為口岸的第一道防線,移民管理警察不僅要承受染疫風險,還要承擔巨大的責任。因為疫情防控需要,隊里的很多同事已有兩個多月沒有回家,每日只能靠電話視頻與家人團聚,一句“你要注意安全呀”的叮囑仿佛能為我們的工作注入無限的動力。
移民管理警察的工作很平凡,但也不那么平凡。我們的日常工作場所主要在機場、海港和邊境口岸一線,重點對出入境人員和交通運輸工具進行檢查,維護著國家的正常出入境秩序和安全穩定。我們歡迎每一名遵守中國法律的外國人來華,并為他們提供快速通關服務;我們也時刻與違法犯罪做著斗爭,邊境緝槍緝毒、海上反走私反偷渡、口岸反恐防暴、打擊“三非”和偷越國邊境人員中,都有我們負重前行的身影。工作中,我們要記住230多個國家的護照、驗訖章、簽證樣式的特點和防偽暗記,識別偽假證件,清楚各個國家與我國的免簽制度和國家最新的方針要求……
新時代的我們生在國旗下,長在春風里,有幸見證了祖國的繁榮和昌盛。而隨著中國科技的發展,出入境檢查從傳統的“人力駐守”向“智慧邊檢”轉變;伴著周邊國家形勢的風起云涌,我們的工作性質從原先的“窗口服務”向“主動打擊”發展。作為邊境的第一道防線,移民管理警察擔負著守衛祖國和人民的責任。我們會將前輩與戰友手中的火炬代代傳承下去。
(整理:方 昕 朱詩琪)
彩蛋
老師說
Q1:涉外警務專業需要學習哪些課程?
陳曉濟:涉外警務專業是復合型應用型國際化專業,學生除了學習公安學基本知識外,還需要學習法學、政治學、外國語言文學等相關課程。專業課程主要包括國際法、國際關系與警務外交、國際移民、出入境、全球安全治理、國際反恐等,還會根據學生需求,開設小語種課程。
Q2:比起其他警務相關專業,涉外警務專業更側重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素質和能力?
陳曉濟:涉外警務專業學生的核心能力可以用“信念堅、業務精、外語熟、交往強、規則通”來概括。本專業側重培養學生優秀的政治素養,出色的法律素質,運用外語進行工作的語言能力,以及開展國際警務合作、涉外執法和涉外案事件處置等工作的專業能力。學生還應了解新型國際關系、國際事務和國際慣例,通曉國際警務規則,了解世界主要國家的社會風俗習慣等。
學長學姐說
Q1:高中生如果有意報考涉外警務專業,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準備?
吳雨桐:想要報考涉外警務專業,首先,應政治立場堅定,平常可以多關注一些時事新聞,提高政治敏銳性;其次,對于涉外警務專業來說,語言既是優勢也是必備的技能,要提高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最后在學習之余要堅持運動,增強體能,體能測試成績也是綜合分數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