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威帆
建設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范機關,是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走在前、作表率的必然要求。
在模范機關創(chuàng)建中,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營業(yè)管理部以“廿三黨建——初心·篤行”黨建品牌為引領,念好“忠、嚴、優(yōu)、實”四字訣,爭做對黨絕對忠誠的模范、組織堅強有力的模范、嚴格遵規(guī)守紀的模范、履職盡責有為的模范,推動黨建和業(yè)務深度融合、相互促進,助力地方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鑄魂
今年5月,人行成都分行營管部黨委班子成員等走進成都戰(zhàn)役紀念館,在烈士紀念碑前默哀、鞠躬、獻上鮮花……烈士陵園安葬著成都戰(zhàn)役、抗美援朝戰(zhàn)爭等犧牲的烈士,通過憑吊追思,大家對“新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人行成都分行營管部黨委委員、副主任、機關黨委書記謝萍介紹,在模范機關創(chuàng)建中,該部通過深入推進“鑄魂”工程,爭做對黨絕對忠誠的模范。謝萍介紹,該部始終將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通過品讀百年黨史、研讀理論精髓、講述紅色故事等,感悟思想偉力;抓好忠誠教育,舉辦意識形態(tài)專題講座,通過參觀紅色教育基地、黨言黨語話履職、重溫入黨誓詞等,引導黨員堅守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深入開展政治機關教育,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牢固樹立政治機關意識、加強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論述,促進黨員干部牢記人民銀行政治機關屬性。
堡壘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民營小微企業(yè)抗風險能力受到影響。“去年6月以來,該部堅持將金融對民營小微援企紓困作為履職重中之重,通過成立領導小組、工作專班和臨時黨支部,統籌系統力量推動工作開展。”人行成都分行營管部貨幣信貸統計處處長瞿紅艷介紹,去年6月成立金融支持穩(wěn)企業(yè)保就業(yè)工作專班臨時黨支部,黨建引領充分發(fā)揮穩(wěn)保工作專班、工作專班臨時黨支部作用,實現信貸資金對民營小微市場主體的精準滴灌。
作為制造企業(yè),成立于2012年的成都某機電有限公司向上游采購原材料存在墊資情況。面對該公司日常流動資金周轉需求,工作專班臨時黨支部指導成都銀行主動對接,現場了解核實其流動資金需求缺口以及新簽訂單等情況,今年9月通過“科創(chuàng)貸”產品,以信用方式為其發(fā)放了200萬元的貸款,緩解了該公司的資金周轉困難。
據了解,該部充分發(fā)揮紅色堡壘作用,以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計劃等政策作為重要抓手,累計為12家地方法人銀行提供零息貸款19.6億元,激勵金融機構創(chuàng)新推出“文創(chuàng)通”、“減稅貸”、“信用快貸”等信用產品,發(fā)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48.98億元。
旗幟
一名黨員就是一名旗幟。在模范機關創(chuàng)建中該部通過開展身邊榜樣、“兩優(yōu)一先”、“先鋒行員”等活動,引導黨員干部爭當履職盡責的能手、攻堅克難的先鋒、服務群眾的模范,讓每名黨員成為一面旗幟,每個支部黨旗高揚。
楊余是人行成都分行營管部貨幣信貸統計處的一員,作為支部組織委員及黨員示范崗,楊余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扎根金融統計崗位提升工作質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初期,楊余提前到崗完成轄內5家機構3000多條數據信息收集工作,并按日收集56家金融機構數據,反饋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相關情況,為統籌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相關情況提供決策依據。
謝萍介紹,圍繞“政治功能要強、支部班子要強、黨員隊伍要強、作用發(fā)揮要強”的要求,營管部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加強帶頭人隊伍建設。實施黨務工作能力專項提升工程。在強化黨員隊伍建設上,該部探索黨員量化管理模式,制定黨員積分量化考核管理辦法,促進黨員隊伍作用發(fā)揮。用心打造“廿三”系列學習研究品牌,深化“3+1”培訓效果,制定青年“雛鷹成長計劃”,讓黨員干部在急難險重的任務中得到歷練成長。
實效
在疫情防控和支持經濟社會發(fā)展中,該部黨員領導干部率先垂范,廣大黨員聞令而動,各黨支部積極響應,取得實效。
魏某是崇州市某五金公司經營者,其經營公司為家居企業(yè)配套生產廠家。近年銷售收入達500萬元左右,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資金周轉遇到困難。
“針對小微企業(yè)和個體工商戶這樣的市場主體,首先是要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人行成都分行營管部貨幣信貸統計處副處長王喻介紹,該部通過線上平臺和線下融資對接等,充分發(fā)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了解到魏某的資金困難情況之后,該部指導成都農商銀行積極介入,于去年9月與其建立信貸關系,向其發(fā)放了“天府隨心貸”45萬元,解決了魏某在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資金需求。
謝萍介紹,通過推動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計劃、普惠小微企業(yè)貸款延期支持工具等政策落地,深入實施“服務零距離、融資大暢通”、“個體工商戶金融甘露行動”等活動,組織金融機構深入市場主體,開展“三訪、三問、三送”服務,有效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問題。該部在推動黨建業(yè)務深度融合中取得諸多實效,兩項直達實體經濟工具運用落地見效,普惠小微、民營經濟貸款增量增速均居全省首位;成都市農村金融改革順利通過人民銀行總行等部委驗收評估,成都市農村金融指數連續(xù)五年位居全國第一;“農貸通”融資綜合服務平臺等全國首創(chuàng)引發(fā)廣泛關注,“銀政通”政務數據金融共享入選自貿試驗區(qū)第六批改革試點經驗在全國推廣;創(chuàng)新“央行科票通”、碳減排專項再貼現,經驗做法在人民銀行系統推廣應用;全國首批碳中和債、鄉(xiāng)村振興票據、首單高成長企業(yè)債務融資工具和首單匯率避險創(chuàng)新業(yè)務落地成都,全省第一支抗疫專項債成功發(fā)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