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波
美田彌望、茂林修竹、林盤錯落……大邑縣立足雪山、溫泉、古鎮、田園、森林等獨特優勢,構建“5條特色旅游走廊為軸線+9個特色鎮為組團+200個特色林盤為節點”的全域林盤格局,創新“林盤+組織建設”、“林盤+集體經濟”、“林盤+社區治理”,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未來,大邑縣還將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探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林盤+組織建設”,筑牢鄉村振興“紅色堡壘”。出臺《大邑縣加強鄉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實施方案》,以村(社區)“兩委”換屆為契機,健全“產業功能區+特色鎮+林盤聚落”三級基層組織體系,夯實林盤建設黨建基礎。大力開展鄉村振興主題培訓,舉辦“特色鎮+林盤”協同發展專題培訓。制定“林盤人才十條”,設立林盤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組建鄉村振興專項人才智庫,柔性引進林盤項目研發、技術攻關等領域專家人才。
“林盤+集體經濟”,打造鄉村振興經濟引擎。創新“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集體企業+產業化聯合體”集體經濟“三級架構”,探索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實踐,著力搭建川西林盤資源整合、一體化運營的綜合型平臺,推動林盤打造與集體經濟建設相融共生。制定《加快推進全域川西林盤建設的實施意見》,堅持“片區開發、整體招商、一體化運營”思路,重塑鄉村經濟地理,圓滿舉辦“全域川西林盤招商推介暨項目簽約”活動,協議投資231億元。
“林盤+社區治理”,構建鄉村振興共治基石。創設多元共治“三大公約”,以協商共治助推高質量發展和高效能治理同頻共振。成立林盤治理委員會,建立共建新村、“門前三包”、移風易俗等“林盤公約”;成立項目評議委員會,形成建設項目評議、新建民房“退距”、項目監督整改等“建設公約”;成立產業發展委員會,共同研究制定業態發展方向、合作模式、管控措施等“產業公約”。創新實施“社治微信通工程”,組建微信網格,全面提升林盤發展治理質效。
(作者系中共大邑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