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行
上一期中,我們知道了生長在田間地頭的雜草野大豆居然是珍貴的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本期,讓我們再來看看野大豆還有什么小秘密吧!
沒錯,野大豆堪稱植物界的多面手。
其種子富含蛋白質,美味可口,營養價值與利用率都很高。據大豆研究所測定,野大豆的平均蛋白質含量比人工栽培的大豆高。在一些地區,人們還會用野大豆的種子來制作醬油。
全株都可入藥:種子可以清肝火、解毒、降糖,藤和莢果可以治療盜汗、目昏、小兒脾胃失調等疾病。
莖葉是優良飼料:野大豆莖葉的粗纖維含量低,嫩時多汁,制成干草時草質柔軟,而且粗蛋白、粗脂肪及各種營養物質豐富,是很好的牲口飼料。
野外還生長著一種很容易和野大豆混淆的豆科植物——兩型豆。
兩型豆(Amphicarpaea edgeworthii Benth.)是豆科兩型豆屬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
兩型豆,又稱三籽兩型豆。顧名思義,這種植物長著兩種豆莢:它的地上部分長著內含三個或者兩個豆子的莢果;地下部分則長著另一種豆莢。
神奇的是,兩型豆不但長兩種豆莢,還開兩種花:地上的葉腋處開白色的蝶形花,這是人們可以看到的,它將來結成有三個或者兩個豆子的莢果。兩型豆在貼近地面的地方還會開另一種類型的花,這種花沒有花瓣,雌蕊的柱頭會伸長,向雄蕊上的花藥處彎曲,通過自花授粉結出果實。植物學上稱這種花為“閉鎖花”。
植物界有很多開閉鎖花的植物,比如和兩型豆同科的胡枝子屬植物都開閉鎖花。不過,開閉鎖花,而且把果實長在地下的,常見的就屬兩型豆和飯包草了。
兩型豆
莖:較纖細,具有淡褐色柔毛。
葉:羽狀復葉,有三枚小葉。
花:有兩種類型。莖上部的為正常花,淡紫色或白色;生于下部的為閉鎖花,子房伸入地下結出果實。
莢果:莢果也有兩種類型。正?;ńY的莢果形似我們常吃的毛豆(學名為大豆)的莢果;由閉鎖花伸入地下結的莢果呈橢圓形或近球形,內含一粒種子。
我們都知道捕殺野生動物是違法的。其實,毀壞植物也同樣有可能觸犯法律。舉例來說,清除我們身邊常見的雜草野大豆會不會觸犯法律呢?來看看科普達人顧有容的解讀吧!
我國《刑法》中有規定,“非法采伐、毀壞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加工、出售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p>
另外,《瀕危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中產自中國的野生植物大約有1200 種,中國是其簽約國。該公約的目的是制約野生動植物買賣行為,如果跨境買賣該公約中的植物的話,會有法律風險。
由于野大豆屬于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因此,毀壞野大豆是有法律風險的。不過,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法律條文強調的是“主觀故意毀壞”,如果你不小心踩死了一株野大豆,是不會受到法律的追究的。
對普通人來說,認識數百種植物是不現實的,那有什么辦法能夠讓我們避免因為破壞植物而違法呢?其實,不管是法律條文,還是《名錄》,它們首先強調的是“野生”這兩個字,城市里栽培的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是不受法律保護的,而是受林業法規的保護。
因此,在野外,我們千萬不要隨便采摘花花草草,更不要砍伐樹木。另外,我們也不要隨意消費野生植物及其制品。就讓野生植物在廣闊的大自然中自由地生長、拔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