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強
摘 ?要:最近幾年,農村地區的畜牧養殖取得了迅猛發展,但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對生態環境也產生一定的污染。本文對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的原 因及有效對策進行簡要分析,以期通過科學、規范的養殖策略,實現養殖收益和生態保護的雙達標,推動畜牧養殖產業的科學化發展。
關鍵詞: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生態環境治理
引言
畜牧養殖業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推動 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近年來隨著畜牧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在增加 經濟收入的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較嚴重的污染和損害。
1 畜牧養殖中引起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1 ?排泄物對空氣造成的污染
畜牧養殖過程中對環境造成污染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空氣污染是較為 常見的一種污染,因為畜牧養殖業所養殖的動物主要是為人類提供可食性牲 畜,為了讓這些動物盡快的長大, ?就會給動物提供大量的飼料,動物食用大 量飼料之后會排放出大量的氣體和糞便,其中排放出來的氣體主要是臭氣, ?并且動物并沒有意識,會隨時隨地的進行氣體的排放和糞便的排泄,會導致 糞便分布不集中,養殖人員可能無法及時的發現糞便并且對糞便進行處理, ?這也會增加環境的污染,另外臭氣排放到空氣中也會對環境造成污染[1]。
1.2 ?水質污染
在畜牧養殖的過程之中,養殖的禽類和畜類會產生大量的糞便,而且 在長期飼料喂養的基礎上,糞便內還存有數量較多、類別豐富的微量元素 及有機物,其中還會有個別群體的排泄物中含有重金屬。特別是當糞便經 雨水沖刷之后,會將各類物質集中匯入當地的河流和水庫之中,經長期的 積累后便容易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現象出現,嚴重破壞氧氣在各類水環境 中的溶解度,進而造成生物種類的缺乏和生態平衡的不穩定,最終還會由 于水體變質,為病菌滋生創造了有利環境。
1.3 ?養殖模式落后
養殖模式落后是導致污染產生的技術原因。盡管近年來各地都在積 極發展集約化和規模化養殖模式,但是家庭小規模養殖還是目前畜牧養殖 的主流模式,從整體上看,不管是養殖規模、產業化進程還是發展水平, ?都還處于較低水平。家庭小規模養殖的弊端在于設備設施簡陋,沒有專業 的治污設備,對畜禽排泄物和殘留的飼料沒有設備進行處理,大多選擇丟 棄,造成環境污染[2]。
1.4 ?部分養殖戶的環保意識淡薄
現階段,我地人們已經由對畜牧養殖的高度重視,轉移到了對降低環 境污染問題的高度重視。而畜牧養殖造成環境污染的最根本原因就是部分 養殖戶的環保意識不足,在養殖過程中認識不到動物糞便對環境造成的嚴 重影響,缺乏無害化處理觀念,反而往往還具有傳統的思想認知,即糞便 就是單純的肥料。然而,動物糞便如果沒有經過一定的處理,不僅不會產 生肥料的作用,還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但是在現有的畜牧養殖場 中,一些獸藥、飼料添加劑使用不當,導致畜牧產品的藥物殘留及環境污 染嚴重,大大降低了當地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質量。
2 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的有效對策
2.1 ?采取科學的畜牧養殖模式
首先,將養殖所產生的糞便經無害化處理,用以果蔬種植的施肥,從 而減少糞便的堆積,實現“零排放”;其次,通過技術改進和設備的引進, ?使糞便轉化為新型能源的原料,用來生產沼氣,實現資源的二次利用;再 次,整合資源,完成由食物鏈到產業鏈的發展轉換, ? 即果蔬剩余用以喂食動 物,動物糞便用以補充土壤肥效; ?最后,做好常規的污染物控制,定期清掃 并做好消殺處理,保證養殖環境的清潔,并盡可能減少飼料的投放。
2.2 ?健全法律法規
健全法律法規是預防畜禽污染和治理污染現狀的根本保障,是落實一 切防治手段的根本依據。一方面, ? 國家應高度重視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的立法 工作,應當進行地方法和相關政策的科學制定,讓這項工作有法可依、確保 推進。同時,需要從法律或政策層面推進養殖技術強化保障。對飼料、獸藥 買賣及處理進行監督和管理,為規范使用和科學處理藥物提供依據。另一方 面,各級政府應當在抓落實上下功夫,加強執法力度,并在嚴格落實法律法
規的基礎上結合不斷變化的經濟發展情況,因地制宜完善有關政策[3]。
2.3 ?加強宣傳教育提高養殖戶環保意識
想要改善畜牧養殖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首先就是要提高養殖戶的環 保意識,從而在根本上對污染進行控制,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共同 進步。第一,養殖戶本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環保意識,主動學習先進的養 殖理念,掌握科學的畜禽糞便處理技術,進行綠色生態畜牧養殖。第二, ?地方政府的相關部門也要進行不斷的宣傳與教育,與時俱進,及時為養殖 戶普及先進的環保知識,借助于電視、微信群等方式,在不知不覺中提高 他們的環保意識與習慣,實現從根源上解決畜牧養殖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 題。第三,地方政府還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借助于資金激勵養殖戶主動 進行畜禽污染物的處理。
2.4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相比之下,政府對于養殖業的調控力度相對較大,因此要充分利用 這一優勢,實現對畜牧養殖環境污染問題的整治。首先,通過專項資金的 下撥,鼓勵養殖戶科學養殖,并完成養殖場所的改造,提升自控能力。其 次,引導技術創新,實現對喂養飼料的改良,降低各類有害物質的成分, ?從源頭上實現污染物控制。最后,幫助養殖戶進行價值鏈的延伸,通過促 進企業與養殖戶的合作,將養殖的附屬產物再次利用,一方面增加養殖收 入,另一方面控制污染現象[4]。
2.5 ?加強對科技的重視
為更好實現畜牧養殖模式的創新,首先,可以合理的利用先進科技、 設備以及各種新方法,做好廢物垃圾的回收與再利用。與此同時,建立一 個全新的廢物綜合利用體系,同時建立一個現代化科技、設備與方法的 宣傳推廣隊伍,讓每一個養殖人員都能夠接觸到現代化科技的魅力,同時 也能夠針對各種糞便污染處理工作、有機化肥的應用、水肥加工等重要的 技術手段進行探索。在現代化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所有養殖人員也必須 要與時俱進,充分加強對科技的重視,要最大程度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致力于畜牧養殖的低污染。同時作為全新時代的養殖人員,必須要不斷掙 脫傳統養殖模式的束縛,而對于傳統養殖模式這個概念,并沒有清晰的定 義,只要是不符合當前社會發展趨勢的,都屬于傳統、落后的養殖模式, ?都應當及時進行完善與創新。
2.6 ?強化對畜牧養殖污染的治理力度
隨著養殖業的不斷擴大,在發展的同時,也加劇了環境的破壞。因 此,相關部門應該增強對于環境污染的治理力度,避免對環境造成惡劣的 影響。相關工作部門可以建立畜牧養殖無害化處理場所,對養殖過程中產 生的有害物質進行回收處理。另外,在養殖的過程中也應該采用科學合理 的管理技術,最大程度地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我國的畜牧養殖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但是隨之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畜牧養殖過程中造成的環境問題應該引起相 關部門和企業自身的重視。相關部門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解決方 案,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管理條例。另外,養殖企業自身也應該加強環境保護 意識,學習先進科學的管理方法, ?盡量采用無害化的方式進行處理,在發展 畜牧養殖業的同時,加強環保意識,促進畜牧養殖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建華 . 關于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的原因及有效對策[J]. 畜牧業環境 , 2020,(12):21.
[2]張景波.畜牧養殖環境污染原因及有效對策[J].中國畜禽種業,2021,(1):22. ? ?[3]向勇.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的原因及有效對策分析[J].專家論壇,2020,(04):4. ? ?[4]張麗娟 . 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的原因及有效對策分析[J].現代畜牧科技, 2020,(0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