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黑龍江省委政法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統籌發展和安全,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必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風險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強弱項,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順利推進。這為我們打好防范化解風險挑戰的戰略主動戰提供了根本遵循。政法機關要全面系統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在政法工作實踐中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提高謀劃和推進平安黑龍江建設的能力水平,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政法機關要立足“兩個大局”,主動適應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復雜變化,不斷增強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黑龍江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黑龍江,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我國成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國家之一,“平安中國”成為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戰略部署,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對“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黑龍江”作出全面部署,明確了建設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平安黑龍江的奮斗目標、重點任務和具體措施。政法機關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重要決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上來,提高謀劃和推進平安黑龍江建設的能力水平,為平安中國建設貢獻龍江力量。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黑龍江,是有效防控風險挑戰的務實舉措。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面臨的外部環境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加凸顯,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挑戰不斷增多,各類風險的跨界性、關聯性、穿透性、放大性顯著增強。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總體穩定,但面臨的風險挑戰仍然嚴峻復雜。政法機關要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準確把握國內外形勢深刻變化帶來的新挑戰,構建從源頭、傳導、轉化各環節進行防控的完整鏈條,提升風險防范化解的能力水平。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黑龍江,是推進現代化新龍江建設的重要保障。“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基礎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審議通過了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統籌發展和安全作出了具體部署。政法機關在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龍江建設新征程中,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自覺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強化斗爭精神,樹立底線思維,善于化危為機,努力在識變、應變、求變中化解各類風險,堅定不移走安全發展之路,提升平安黑龍江建設的層次質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龍江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黑龍江,最終落腳點在于更有效地應對重大風險、解決突出問題,牢牢守住安全發展的底線。政法機關必須堅持系統思維、目標導向、科學治理,增強工作預見性、主動性、實效性,確保政治更安全、社會更安定、人民更安寧、網絡更安靖。
把維護國家政治安全作為根本。政治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根本,關乎政權穩固、國運昌盛,是不可動搖的底線。政法機關必須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統籌做好各項工作,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立足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進一步加強預測預警預防機制建設,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構筑維護國家安全的銅墻鐵壁。鞏固國家安全人民防線,加強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夯實國家安全的群眾基礎。
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擺在首位。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努力為人民群眾創造安業、安居、安康、安心的良好環境。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堅持立體化、法治化、專業化、智能化方向,打造城鄉統籌、網上網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打防管控一體的社會治安防控新格局。打好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決勝戰,建立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制度機制,堅持決心不變、標準不降、力度不減,進一步深化行業整治,建立健全常治長效機制,不斷鞏固和深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果。深入打擊涉槍涉爆、電信網絡詐騙、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侵害未成年人和“盜搶騙”“黃賭毒”“食藥環”等違法犯罪,完善對重點地區、突出問題常態打擊整治機制,維護良好社會秩序,確保人民安居樂業。
把維護社會穩定作為重中之重。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良好治理環境的需要,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構建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開放共享的基層管理服務平臺,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構建源頭防控、排查梳理、糾紛化解、應急處置的社會矛盾綜合治理機制。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各類調解聯動工作體系,以多元的方式方法化解矛盾糾紛。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干預機制,有針對性地加強對重點人群幫扶救助、心理疏導、法律援助,最大限度消解社會戾氣,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嚴防發生個人極端案事件。深入總結疫情防控中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經驗,堅持專群結合,創新完善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的制度機制。
把防控網絡風險擺在突出位置。不斷健全網絡社會綜合防控體系,深化“源頭凈網”“依法治網”“技術護網”行動,努力營造清朗網絡空間。加快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發揮好涉網管理部門作用,健全網絡負面輿情監測預警和聯動處置機制。依法打擊整治網絡傳銷、套路貸、社會“黑客”非法網絡活動等新型網絡犯罪,堅決遏制網絡違法犯罪多發高發勢頭,有力鏟除網絡安全領域黑色產業鏈。以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為重點,提升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加強自主可控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完善新技術新應用安全監管體系。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黑龍江是一項系統工程。政法機關要牢固樹立“大平安”理念,堅持在黨委、政府領導下,與相關部門密切協作,深入發動群眾,創新方式方法,推動平安黑龍江建設不斷深化。
堅持黨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到平安黑龍江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建設新格局,真正把黨的領導優勢轉化為平安建設效能。健全平安黑龍江建設協調機制,有效整合資源力量,協調解決平安建設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形成問題聯治、工作聯動、平安聯創的良好局面。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構建區域統籌、條塊協同的工作新格局,推動基層黨建與平安建設互促互進。積極探索扁平化運行模式,加強綜治中心標準化、實體化建設,統籌好公安派出所、社區警務站、檢察室、人民法庭、司法所、信訪等基層資源力量,做實基層治理實戰化平臺,提高快速響應、精準落地能力。
健全群防機制。堅持專群結合、群防群治方針,不斷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機制,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平安建設共同體。拓展人民群眾參與新渠道,完善群眾參與平安建設的組織形式和制度化渠道,創新互聯網時代群眾工作機制,充分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更好地廣納民智、廣聚民力。聚焦人民群眾需要的增長點,聚力解決人民群眾最恨最怨最煩的事情,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差異化、個性化需要,讓平安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創新完善鼓勵社會多方參與平安建設的政策體系,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大社會組織培育力度,暢通和規范市場主體、新社會階層、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參與途徑,以開放性架構吸納各方力量參與平安黑龍江建設。
創新方法路徑。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和專項治理相結合,發揮好自治、法治、德治和科技作用,處理好維穩與維權、打擊與保護、從嚴與從寬、公正與效率、管理與服務的關系,使社會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強化全周期管理,把平安建設各環節作為完整鏈條,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治理機制。強化源頭防控,加強對各類風險隱患的源頭發現、早期控制,不斷提升對各類風險預警防范化解的能力。強化應急管理,推動問題在第一時間解決、事態在第一環節控制。以基層平安創建活動為載體,深入開展平安地區、平安行業、平安單位等多種形式的平安創建活動,完善基層平安創建標準和創建模式,以各地各行業的“小平安”匯聚為全省的“大平安”,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龍江打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