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萍,張宏彥
甘肅省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總站,甘肅 蘭州 730020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被甘肅省委、省政府確立為甘肅省農業“六大行動”之一的玉米制種產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河西地區現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特色優勢產業,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支柱產業,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助推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近年來玉米制種產業的發展遇到了瓶頸,出現了萎縮。如何針對出現的問題采取有效的對策,使玉米制種優勢產業得以健康持續的發展,助力河西地區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1]
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地區的甘肅河西地區,耕地集中,農田平坦,土質疏松,土地肥沃,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機械耕作條件好,祁連山冰川融水資源相對較豐富,具有大面積栽培玉米得天獨厚的土壤和灌溉條件,有利于實行玉米制種產業集約化生產。同時充足的光照,豐富的熱量,干燥的氣候,較大的晝夜溫差以及良好的天然隔離條件,特別適合高質量農作物的生產及多種農作物的種子繁育,尤其適宜雜交玉米種子的生產。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使河西地區成為天然玉米種子生產優勢區域,成為全國玉米種子生產最理想的制種基地和最大的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制種面積達到25萬hm2,約占全國玉米制種面積的60%以上,產種量占到全國玉米用種量的60%左右,河西玉米制種產業的優勢、地位及對助推區域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已具有不可替代性。[2]
目前河西玉米制種企業雖然較多,但大部分經濟實力弱,經營規模小,生產加工條件差,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低,綜合生產能力不強,缺少產業化的龍頭企業對市場的整合,與種子生產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河西玉米制種經過多年的發展,雖然基本形成產、加、銷一體化的產業化發展格局,但大多數制種企業主要是為省外企業代繁代育,自身科技實力不強,品種研發能力弱,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品種,制種利潤空間小,發展后勁明顯不足。
雖然玉米相對耐連作,但大面積無序化的玉米制種造成的長期連作,導致土壤理化性狀惡化,有機質含量嚴重不足,土壤養分嚴重失衡,病蟲危害日益加劇,使種子產量和質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玉米制種的經濟效益。
河西優勢的自然資源,得天獨厚的制種條件,成為省內外甚至國內外多個玉米品種爭搶的制種基地,再加上制種基地缺乏統一規劃,劃片管理,制種基地相互交叉,繁育品種多而混雜,隔離條件達不到要求,導致種子純度降低,種子質量下降,影響了種子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由于長期以來對農業和農業從業者的偏見和誤解,加之農業從業者工作環境相對較為艱苦,致使部分高等院校農業類專業招生下滑,有限的農業專業畢業生又不愿到農業企業從事大田制種,致使玉米制種技術人員嚴重不足,制種關鍵技術環節對農民的指導不夠,監管不力,玉米制種的專業化和標準化生產落不到實處,影響了玉米制種產業的發展。[3]
為充分挖掘和發揮河西地區玉米制種產業的發展優勢,有效解決目前玉米制種產業發展存在的諸多問題,破解發展中遇到的瓶頸和難題,進一步規范玉米制種產業的發展,以產業振興助力鄉村振興,需要認真思考與探索。[4]
外引內聯,資源整合,政策引導,統籌管理。規范玉米制種企業管理,建立制種企業準入退出機制,提高玉米制種企業準入門檻,拔高玉米制種企業層次標準,嚴格制種企業入駐審批程序,強化制種企業的實體化運作;同時在政策引導下,加強一些小型的代繁代育企業兼并重組,整合技術、資金、基地及設施設備等資源,壯大自身綜合實力,積極培育當地具有帶動效應的產業化龍頭企業,打造玉米制種區域品牌。
對于自身科技實力不強、技術人員不足的制種企業,要強化與省內外農業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之間的合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建教科研創一體化基地,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品種,提升玉米制種利潤空間;同時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開展訂單班、現代學徒制等人才合作培養工作,為企業發展提供技術人員的保障和智力支撐。[5]
推進種業標準化生產,機制上要將制種效益與企業、基地、農戶三方利益統一,建立利益共同體,落實種子生產、加工、銷售環節的責任,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營機制;生產上種子管理部門要按照“集中連片、一村一品”的原則,推行種子生產基地認定制度,對種子生產基地進行統一規劃和合理布局,保持生產基地的相對穩定,防止基地相互交叉;同時制種企業要根據自然條件和品種特性,完善玉米制種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用標準化的生產規程規范農戶的制種行為,以科學有序的生產過程統一性確保玉米制種的質量效益。
依法制種,強化種子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和落實,進一步規范種子生產經營管理秩序,為種子繁育標準化創造良好法治環境。種子管理部門要根據省上制定的種子生產相關法律法規,圍繞國家標準和行業規范,按照法治化管理的要求,加強對品種引進、市場準入、基地落實、種子質量、市場經營等方面的依法管理,加大《種子法》執法力度,整頓市場秩序,規范經營行為,保障企業與農戶制種利益,促進制種產業的健康發展。
河西玉米制種產業發展過程中,要加大玉米制種連作障礙土壤的生態修復,積極爭取將國家級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納入全國耕地輪作休耕試點范圍,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有序開展地力配肥和土壤養護,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推進水肥一體化技術和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提高土壤肥力,減輕病蟲危害,解決連作帶來的種子質量和產量下降的突出問題,提高市場競爭能力,確保玉米制種產業的持續發展。
鑒于當前玉米制種企業和農戶制種效益下滑、規模萎縮的現實,政府部門要正視優勢特色產業培育難、發展慢、成效好的實際,研究出臺優勢產業扶持政策,設立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專項資金和玉米制種專項補貼,制定農業院校畢業生在制種企業就業的優惠政策,防止產業規模萎縮、技術力量不足、制種效益下滑,確保河西玉米制種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發揮產業振興在鄉村振興中的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