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志軍,賈天鵬,李自軍,殷文琦
1.高臺縣林業和草原局,甘肅 高臺 734300
2.高臺縣三益渠林場,甘肅 高臺 734300
3.高臺縣園林局,甘肅 高臺 734300
林草業與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環境密切相關,林草資源不僅是一種物質資源,還是重要的生態資源。但由于長期以來對林草資源的過度索取和人為破壞,使得林草地面積和林草資源種類不斷減少,水土流失等問題也逐步凸顯,嚴重影響了生態環境的穩定性、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新時期,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林草業的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期,人們也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到了林草保護的重要意義。本文就新時期林草保護的重要性及方法進行論述。
近年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隨著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但長期以來為了滿足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需求,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人為破壞,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等問題也相繼凸顯。雖然“退耕還林還草”和“三北”防護林等六大林業工程的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從根本上遏制了生態環境的惡化趨勢,但生態環境保護仍然任重道遠。林草業因其顯著的生態效益在社會可持續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時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在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五大戰略之一的新時期背景下,保護林草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實現林草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更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
林草行政執法是依法保護林草資源的關鍵,目前大多數地區的林草行政執法工作主要存在執法主體不明確、缺乏專職的林草行政執法隊伍、執法人員專業素質偏低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和執法水平。因此,要進一步明確林草行政執法主體單位,選聘熱衷于林草業發展、熟練掌握林草保護相關法律法規者,組建一支政治合格、業務精、作風硬、效率高的專業林草執法隊伍,按照“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糾”的原則依法履行查處無證經營林草、違法運送林草資源、亂砍濫伐林草等違法行為,保護林草資源、維護生態平衡等林草行政執法職責。并在此基礎上構建林草保護縱向執法體系,全面推進林草行政執法工作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同時要對林草行政執法人員定期進行培訓,使其牢固樹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治意識,并構建獎懲機制,在提高執法人員專業素養的同時,充分激發其工作積極性。[1]
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是林草保護和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目前林草業發展面臨的嚴峻問題之一。林草有害生物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嚴重制約了林草業了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要采取相關措施通過檢疫、檢測等手段進行科學防治,確保林草資源的完整性。目前,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所面臨的瓶頸問題是病蟲害的種類和面積都有所增加,而防治有害生物的人力、技術和資金等都比較短缺,導致有害生物檢疫和檢測工作滯后,不能及時摸清其種類和為害能力,因而也無法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新時期要牢固樹立科學防控意識,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及時制定林草有害生物防治預案,通過充分調查和科學分析將林草有害生物預警工作落實到位,準確預判有害生物的發展態勢;嚴把林草檢疫質量關,并禁止從疫區調運林草產品或植株,從源頭上遏制有害生物的危害;立足科技,將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盡量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并嚴格控制用藥濃度,以免造成藥害。[2]
火災對林草資源的破壞是毀滅性的,不僅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會使生態環境惡化,嚴重威脅林草資源的種類和動植物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須加強林草資源防火力度。目前雖然社會各界都高度重視林草防火,但由于林草面積大、地形復雜,加之防火體系不夠完善,防火效率還有待提高。林草防火受環境、氣候等因素的影響較大,預防是關鍵。一是充分利用大數據,GPS和人工智能技術等先進的科學技術,構建智慧林草防火體系,合理規劃消防路線,準確監測并及時清除林草地上的火源或易燃品。二是完善林草防火體系及管理制度,提高防火工作的規范性和效率。三是科學儲備和管理防火物資,設置專人對物資儲備庫進行管理,并進行定期檢修和保養維護。[3~5]
充足的資金投入是開展林草保護工作的基礎,關系到林草保護設備的購置及保護技術的引進,要嚴格按照《林業草原生態保護恢復資金管理辦法》管理和優化使用林草保護資金,提高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和效益。
林草保護宣傳事關林草業發展全局,要加大宣傳力度、創新宣傳方式,大力開展林草保護宣傳工作,通過微信、QQ、現場講授、張貼標語、發放宣傳冊等方式,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林草業相關法律法規、林草檢疫條例、林草保護先進事例及林草保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使廣大人民群眾樹立強烈的林草保護意識,主動參與到林草保護行列,營造全民參與的良好林草保護氛圍。
林草保護具有點多、面廣、量大特點,是全社會的共同職責。新時期我們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多措并舉,在優化利用林草資源的同時強化林草保護工作,從而夯實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能力,優化林業生態環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