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龑
中共武威市委黨校,甘肅 武威 733000
“兩山”理論作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為我們踐行生態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實踐范式。八步沙從荒漠到林海的蛻變,有力印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理念,生動詮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更是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理念的有效載體。本文在生態文明視域下分析了八步沙精神的功能與價值,并提出將八步沙精神融入到武威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之中。
以八步沙“六老漢”為代表的八步沙人,矢志不渝、持之以恒地推進治沙造林,書寫了荒漠變林海的綠色傳奇。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作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功范例之一,在他們身上所體現出的守護家園、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探索創新的精神,就是八步沙精神的內涵和實質。
20世紀80年代初,古浪縣惡劣的生態環境,嚴重影響著當地人的生產生活。六老漢,為了村里的莊稼不再受風沙侵蝕,開始與風沙作斗爭,39年中,八步沙三代人始終如一,致力于改善家鄉的生態自然環境,書寫了荒漠變林海的綠色傳奇。八步沙“六老漢”守護家園的情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中國的生動詮釋。我們弘揚八步沙精神,就是要以家國情懷、民族情懷、為民情懷為思想引領和行動支撐,進而為實現美麗中國貢獻新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理想因其遠大而為理想,信念因其執著而為信念”。而理想信念源自堅守,成于磨礪,樹于實踐。八步沙“六老漢”當中四人是中共黨員,他們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忠于使命、堅守誓言,扎根荒漠、壓沙造林,實現了荒漠到林海的蛻變。從“六老漢”到“六兄弟”,他們傳遞的是矢志不渝、久久為功的可貴精神,詮釋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涵?!傲蠞h”曾立下誓言,無論如何每家必須有一個治沙繼承人,把這項事業持續下去。他們用矢志不渝的堅守、久久為功的韌勁,把構筑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的宏偉事業不斷向前推進。
八步沙人的創業史,就是一部接續奮斗、甘于奉獻、攻堅克難的奮斗史。八步沙“六老漢”把個人理想追求與國家需要緊密結合起來,不懼惡劣環境和治沙造林的重重困難。堅持“黃沙不退人不退,草木不活人不走”,把曾經的荒漠變成了今天的林海?!傲蠞h”三代人一代接著一代干,科學務實地干、馳而不息地干,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書寫了“人進沙退”的壯美詩篇,創造了荒漠變綠洲的奇跡。“六老漢”三代人在這艱難的環境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闖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優先的產業發展新路。
八步沙“六老漢”始終以改善生態為己任,一代接著一代干,經過艱辛努力,探索出了稻草方格、蘆葦方格壓沙技術,這種方式不僅提高了樹苗的成活率,而且極大地延長了維持時間。通過不斷探索實踐,走出了一條“以農促林、以副養林、農林并舉、科學發展”的新路。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用守護家園的情懷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是新時代涌現出來的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功范例,“八步沙精神”既是共產黨人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又彰顯了時代的精華,更為新時代推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八步沙從荒漠到林海的蛻變,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詮釋,更是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理念的有效載體。在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歷史進程中,弘揚八步沙“六老漢”“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黃沙變綠洲”的奮斗精神,明晰了我們當代人的責任與使命,激勵我們投身生態文明建設,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為建設美麗中國而奮斗??偨Y八步沙實踐經驗、挖掘八步沙精神,就是要深刻領會和把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精神實質,讓矢志不渝、持之以恒的八步沙精神,成為推進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將生態文明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從“美麗中國”到生態法治觀,從“五大發展理念”到系統治理觀,都體現了先進的生態文明理念。我國把生態文明與社會主義現代化緊密聯系起來,相對于世界環境政治理念更是一種獨創,相對于資本主義文明,更體現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八步沙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功范例,始終貫穿著中國共產黨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因此,大力弘揚八步沙精神,既堅定了中國特色生態文明的話語自信,更增強了中國在國際生態治理上的話語權。
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接續奮斗、矢志不渝,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理念,八步沙由荒漠變成綠洲,這是中國改善生態環境的一個壯舉。同時,武威市將防沙治沙與產業富民、精準扶貧相結合,率先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這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大實踐成果,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民踐行綠色發展的奇跡,對廣大人民群眾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投身美麗中國發揮了示范效應,對于當前乃至今后生態文明建設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一方面要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另一方面要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如果說家國情懷是共產黨人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力量,那么源自中國傳統文化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則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源頭。中國共產黨的“生態文明”宣言和“綠色發展”戰略,展現出了中國在政治生態、文化生態、社會生態上的獨特性。同時,將生態文明上升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高度,是中國提升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集中體現。
武威處于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和北方防沙帶的中心地帶,是全國荒漠化、沙漠化危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境內的石羊河流域既抵御著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的入侵,又守護著歐亞大陸橋,還維系著甘肅乃至西北、華北地區的生態安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決定了武威的生態屏障地位,生態屏障地位決定了武威生態保護建設任務艱巨。因此,弘揚八步沙精神,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擺在我們面前最為迫切的重大現實問題。
如果說視覺上的八步沙是“綠色的”,那么精神上的八步沙就是“紅色的”。八步沙的奇跡是八步沙人聽從黨的召喚、響應國家號召接續奮斗的結果。弘揚八步沙精神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不斷弘揚矢志不渝、持之以恒的作風,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真正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武威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持續推動武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是將八步沙精神引入到課堂當中。把八步沙精神列為大中專院校和中小學的必修課和社會實踐項目;二是將八步沙精神引入社會公眾參與當中。將八步沙精神引入到國家級、省級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開展有計劃、有組織的社會公眾參與的生態文明教育活動中;三是將八步沙精神引入對外交流合作。加強與省外培訓機構、相關部門等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進生態文明教育;四是設立八步沙專項基金,加大對八步沙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的經費保障,提高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建設水平。
要充分發揮八步沙生態文明主題教育基地的引領和輻射作用。大力開展八步沙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宣傳、培訓黨員、領導、干部,傳播生態文明理念中的獨特價值,提升生態文明教育水平和質量,從而促進人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的轉變。建設中要充分體現生態、人文、自然特色,通過富有創意的設計、形象生動的實物、自然景觀的利用等方式,強化生態文明理念。
要以八步沙“六老漢”先進群體為原型,通過舉辦演講比賽、歌詠比賽、主題演出、書畫展、攝影展、主題征文等文藝活動,多角度、全方面展現出其先進事跡,進而提高群眾的生態意識、環保意識,使生態文明理念真正融入新時代人們的日常生活、走進人們心靈,為形成和引領社會新風尚注入強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