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菲婭,焦琳娜,時淑玉
(西安思源學院,陜西 西安 710038)
我國茶歷史比較悠久,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茶這種飲品開始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并以其獨特的魅力征服眾人,逐漸走上全世界。從現階段來看,雖然我國茶產業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但是一些制約茶葉行業發展的瓶頸依然沒有得到解決,如茶葉生產經營分散、茶葉生產成本不斷提高、產業生產技術偏低、行業社會服務落后等,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我國茶產業就難以真正壯大起來。對此,我們必須認清現狀,不斷改變,積極完善茶葉經營管理模式,以此促進產業行業的發展。
我國產業行業還停留在小作坊這種傳統模式下,產業缺乏科學的規范生產,產業生產經營分散、集約化程度不高。當前,大多數茶葉基本上為責任山種植,自留山分布在山林,有的種植面積大,有的種植面積小,零散的茶葉資源缺乏統一的規劃和管理,很難形成規模效應,嚴重阻礙了茶葉行業的發展。
現階段來看,我國茶葉的生產、加工和銷售三個環節是相對獨立的,彼此之間存在著不同的利益。雖然產業的生產、加工和銷售是密不可分的,由于各自的利益不同,這也造成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會出現利益矛盾。從生產、加工和銷售各自代表的利益來看,如果供求關系平衡,就意味著彼此間可以供應,此時不存在利益矛盾,但是供求關系發生變動時,就容易出現利益沖突,這種利益矛盾會影響到產、供和銷脫節,進而影響到茶葉產業的穩定發展。
生產工藝落后是制約我國茶葉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現階段來看,我國茶行業多以小作坊為主,這些小作坊在茶葉生產加工中還靠人工來完成,缺少必要的設備。由于生產加工工藝落后,這也使得茶葉生產效率普遍不高。
生態茶園是可持續發展戰略對茶產業發展提供的要求,建設生態茶園,可以減少污染,生產綠色產品,推動茶葉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然而就目前來看,生態茶園非常多,許多農戶在茶樹種植過程中并不能做到綠色、生態種植,而是習慣按照以往的種植經驗,大量使用非綠色肥料,雖然茶葉產量得到了提升,但是引起的生態問題也不斷突出。
基于當前茶葉產業發展形勢,傳統的經營管理模式已經不合時宜,加大經營管理模式的創新刻不容緩。雖然我國有著悠久的茶文化,但是茶產業發展步伐相對較慢,茶產業經營比較分散,而要想推進我國茶產業的規模化發展,提高我國茶產業市場競爭力,我們就必須探索出新的經營管理模式。
面對我國茶葉分散經營的局面,新型茶葉經營管理模式應看重產業的規模化發展。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就是將土地、勞動力、資本和管理等要素進行優化配置,使每個勞動力承擔的經營對象的數量能夠與當地社會發展經濟水平和科技發展水平相適應,使單位產品的平均成本降低,使得單位產品的效益增加。面對當前茶產業發展形勢,我們應當積極推進茶產業的規模化發展。一方面,將種植戶手中的地集中起來,進行規模化種植、經營,農民全部轉為職工,按月發工資,然后進行效益分紅;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市場、企業的橋梁作用,培養聯合優勢,擴大生產規模,形成“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專業用戶”的農工貿一體化經營新機制,促使特色優勢茶產品生產從分散的小農經濟向法人農戶經濟轉變,從而提高茶產業整體市場競爭力。
要想推動我國茶產業的穩定、健康發展,建立起標準化、規范化的經營管理制度尤為重要。首先,茶企業要認準當前茶產業發展形勢,對現有的管理制度進行革新,采用民主決策、公布透亮的治理體系,對產業生產、加工及銷售等環節作出全面的規定,對各個環節的權責作出明確規定,合理分配好各個環節的利益;其次,建立規范的內部約束機制,對企業生產、加工及銷售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確保各個環節有序進行,促進企業經營的規范化、科學化發展。另外,企業要爐石賞罰分明的制度,對農戶實行多勞多得,以此調動他們的生產積極性和主動性。
從現階段來看,我國茶企業數量較大,但是缺乏龍頭企業,這也造成我國產業生產屬于小規模生產,對其,我們應當加快扶持龍頭企業,發展龍頭企業。首先,政府部門要加大資金投入,為茶產業的發展提供支持,解決當前茶企業融資難問題,以便茶企業用更多的資源可以引進先進的設備、設施來改善茶葉生產加工環境,提高茶葉生產加工效率和質量;其次,有關部門要做好茶產業的市場調查,了解市場行情,然后通過兼并和關閉低效率高消耗的小型茶葉加工廠,加快資源的整合和調整,優先發展優質企業、大型企業,使得其擁有更多的資源,進而逐步發展成為龍頭企業,推動我國茶產業更好發展。
現行社會形勢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而要想擴大茶產業市場競爭力,走品牌道路已成為必然。品牌是指消費者對產品及產品系列的認知程度,是一種無形資產。現行市場形勢下,消費者的選擇權越來越多樣化,而要想讓消費者認可茶產品,走品牌經營道路意義重大。首先,茶企業要加大宣傳,將自身產品宣傳出去,提高茶產品的知曉度,讓茶產品被廣大消費者熟知,例如茶企業可以聘請明星代言,通過明星效應來提高自身產品的知名度;其次,定期展開產業展覽會,邀請各地的產業生產銷售商來參加,同時舉辦品茶會,邀請廣大群眾來品茶,讓他們感受濃郁的茶文化氛圍,進而激起其品茶熱情。再者,企業要建立努力打造屬于自己的特色產品,這樣在推廣的時候才能更容易被消費者熟知和接受,進而真正打響屬于自己的品牌,以此擴大市場影響力和占有率。
茶產品的銷售是茶葉經營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如何將自己的產品高效率銷售出去,科學的銷售策略尤為重要。長期以來,我國茶葉的銷售比較傳統,多為線下銷售,這種銷售已經無法滿足茶葉快速發展的形勢,我們必須豐富產品銷售渠道,完善產品銷售模式。首先,茶企業要在線下銷售的基礎上,積極推進線上銷售。在互聯網普及的時代,網絡已經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借助網絡來推銷產品,不僅可以節省成本,同時也能提高產品的影響力,讓更多的消費者知道自己的茶產品。其次,政府部門要為茶企業和農戶牽線搭橋,促進企業與農戶的合作,讓農戶受眾的茶葉有地方銷售,進而激起他們的茶葉種植熱情。對于農戶而言,茶葉有了銷售途徑,自然會不斷擴大種植規模。
眾所周知,茶葉種植會破會地表環境,且茶樹生長需要一定的肥料,如果不合理的種植行為就會引起環境問題。在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綠色、環保、生態是各行各業必須共同遵守的原則,茶行業也不例外。面對規模日益壯大的茶產業,走生態經營道路刻不容緩。首先,要加大生態理念的宣傳,提高農戶、茶產業對生態生產、生態經營的認識,使他們主動去踐行生態理念;其次,在茶樹種植過程中,要保護好茶葉所在地的環境,多用綠色肥料,推進綠色重視;再者,在茶產品生產中,要落實綠色生產,規范生產工藝,避免出現污染;同時,茶企業要推廣有機茶,加大生態有機消費理念。
在新型茶葉經營過程中,服務是不可忽略的一個要素,優質的服務,可以增強消費者的認同感,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進而贏得市場。現行社會形勢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這種競爭也決定了茶企業必須搞好服務工作。首先,茶企業要完善服務體系,實現產品售前、售中、售后一條龍服務,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以此來贏得消費者的好感;其次,茶企業要建立門戶網站,開展服務窗口,二十四小時為客戶提供信息解答,讓消費者盡情享受茶產品。另外,企業要利用微信,構建微平臺,以此來推行產品服務。
綜上,茶文化的興起,使得茶葉行業發展勢頭越來越迅速,這種發展對茶葉經營管理模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科學的管理是實現茶葉穩定發展的保障,基于當前茶葉發展形勢,我們要革新理念,順應時代發展形勢,創新茶葉經營管理模式,進而提高茶葉產業市場競爭力,推動我國茶產業的穩定、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