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杰
(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尓干縣城鄉寄宿制小學,新疆 喀什 845250)
數學課程的學習內容抽象性強,對于學生的思路清晰性和科學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茶文化理念中追求平穩、靜心的文化理念對于小學階段學生的專注力培養和數學思維科學性的鍛煉和養成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具體的積極意義內容包含以下幾方面。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思想穩定性上存在不足,這就會進一步影響到學生的數學課程學習效果,而在基礎學習階段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在后續的長期數學課程學習中取得持續穩定的學習狀態和成績的重要條件,若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數學課程學習時能夠將茶文化中對安靜沉穩的心理狀態的追求融入到課程教學的理念宣傳中去,學生就能夠通過教師的主觀引導認識到數學課程學習中心理狀態的平穩性和心理素質的穩定性對于數學課程學習的重要意義。教師只要結合不同的數學課程教學內容找準切入點融入茶文化的理念,即可在長期持續的過程中逐步鍛煉和培養學生面對數學課程學習的平穩情緒和心態,從而初步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這是為后續的具體課程學習提供保障的重要條件。
小學數學的課程教學中,隨著教學進程的推進,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在前后的聯動性以及對學生思維發散性的要求上都有所提高,在這種情況下,結合數學問題的具體情況進行嚴謹冷靜的思考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若能夠在相關數學問題的講解過程中借鑒茶文化中冷靜沉穩的思想狀態,并將這種思考和分析數學問題的思維方式傳授給學生,則意味著學生在利用個人的能力解決具體的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更能夠保持一個客觀冷靜的態度,這是沿著正確的數學學習思路取得更好地課程學習效果的重要前提。且這種冷靜的數學思維對于學生后續長期的數學知識學習都具有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茶文化的具體實踐中,洗茶、泡茶的各個步驟都有非常嚴格的執行程序,這與數學題目解答的思路和程序性有非常高的相似性。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若能借鑒茶文化中的具體實踐步驟,用引申教學的方式將數學問題的解題過程與茶文化的感受與實踐過程相聯系,就能夠讓學生明白烹茶從本質上來說與數學題目的解答過程具有較高的一致性,都需要付出足夠的耐心,運用科學的方法完成具體的任務。當學生在持續的教學引導中形成了模式化和系統化的數學知識學習思維,則其數學課程的學習成績和整體的學習體驗就都能夠得到顯著地提升。
茶文化理念與數學課程教學的融合在有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支撐以及微課教學素材的輔助后,必然能夠保證取得良好的實際效果。但在具體的教學組織落實中,茶文化的融入需要把握以下幾方面基本原則。
相對于翻轉課堂與微課視頻這種先進性非常顯著的教學模式和工具而言,茶文化作為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數學課程的教學與具體的教學內容和過程進行融合時,應當適當考慮兩方面元素在形式和內容上的差異性。作為教師,應當注意避免出現生硬地將茶文化融入到數學課程的教學組織過程中去,而應當在具體的課程教學背景下重視用從思想維度進行滲透的方式實現茶文化理念與具體的數學課程教學過程的融入。必要時,教師還可以在找準融合點的基礎上,利用微課視頻將茶文化中的內涵與價值方面的宣傳片作為課堂導入階段的輔助資料向學生進行播放,為兩者在后續教學過程中的滲透融合打下一定基礎。
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重視不僅是新課標要求下對于新的教學模式運用提出的要求,更是為小學生提供鍛煉和提升個個人綜合學習能力水平的重要契機。教師在將茶文化作為一種指導思想和理念與常規的數學課程教學進行融合時,也應當重視結合學生對茶文化理念的興趣和認知情況開展融合教學,力求用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融合開展教學,避免給學生造成突兀的學習感受。
在具體的課程教學環節利用翻轉課堂模式和微課視頻開展好數學課程的教學對于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和運用先進技術和素材的能力都提出了相應的考驗。下文結合具體的課程教學內容對茶文化與數學課程教學的融合路徑進行探索。
學習觀念的引導和啟發是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的重要基礎,茶文化理念與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融入在教師保障所選取的課程內容與茶文化具有相關性的基礎上,更應當重視在教學引導階段實現兩者的融合,為進一步取得數學課程教學的良好效果提供支持。例如,在小學數學課程《時、分、秒》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茶文化中整體的烹茶過程需要經歷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段的特征,在這部分知識的教學引導階段,首先將茶文化的知識作為一個輔助的引子在教學啟發階段向學生們進行介紹。隨后提問學生,一個茶藝的操作過程需要用多久時間,大家想不想了解呢?隨后再進入到數學課程中關于時間的表示方法的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時間的衡量對于人們認知事物的過程所具備的重要性。有條件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將茶藝的操作過程簡化后讓學生參與模擬的實踐操作,并讓學生自主計算個人在不同的茶藝操作環節所用的時間,觀察學生對所學的時間知識的應用能力。
上文已經提到,冷靜沉穩是茶文化所倡導的心理狀態,只有心理狀態沉靜穩定,才能感受到茶道中的精髓思想和精神價值。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而言,部分重點與難點知識的教學也需要學生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縝密嚴謹的分析能力。教師可在這部分課程教學正式開展前首先運用茶文化的理念和思想,將數學知識學習應有的態度向學生進行闡述,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翻轉課堂模式,讓學生對初步的思維引導感受進行交流溝通,隨后再將教學流程推進到具體的數學課程教學環節中,當學生有了茶文化思想的引導,其對于數學問題的理解視角和態度就會發生轉變,最終取得更好的數學問題解決效果。例如,在課程《四則運算》的教學中,由于相較于單一的加減或者乘除關系的數學運算而言,具有混合性的四則運算對于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理解和學習難度,因此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將學生按學習小組進行劃分,在課堂教學開展前運用微課視頻將茶藝的操作流程通過視頻向學生進行播放,將茶藝操作中的程序性和先后順序的關鍵性作為例子向學生進行講解,強調字要想取得良好的茶道操作效果,操作程序的科學性的至關重要。在此基礎上將課程教學的方向轉回到四則運算上,告知學生在具體的知識學習中要重視細致觀察四則運算中各個層次運算數量之間的關系和順序要求,在理清運算思路的基礎上進行運算操作,最終為取得正確的運算結果打下基礎。在具體的教學實踐環節,教師可通過出一些比較典型的四則運算練習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解答的方式對學生的四則運算知識學習效果進行科學地檢驗和把握。
思維引導在數學課程的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良好的思維引導不僅有助于學生在既定的課程學習環節取得良好的效果,對學生最終形成科學的數學學習思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可結合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狀態和學習能力,適當在具有拓展性性質的課程教學內容中融入一部分茶文化的思想觀念,讓學生從長期的數學思維和面對數學問題的學習態度上實現轉變和優化。雖然小學階段是數學課程學習的基礎階段,但這一階段也是開展思維引導和教育的關鍵階段,教師可將茶文化的基本內容進行總結和分析,分別從思維狀態、思維層次性、思維發散性三個維度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啟發和鍛煉,最終實現其思維能力的提升和優化。翻轉課堂與微課視頻在這個環節中的應用需要教師注意具體教學組織實施中微課視頻素材的發散性以及翻轉課堂組織模式的科學性,重視將學生放在教學組織開展的核心地位上推進具體教學流程的落實。
小學數學課程的教育教學組織開展中,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的融合應用是現階段教學創新和完善的一種科學路徑。在具體的教學落實環節,教師應當在教學組織的方法和素材上通過積極搜集和分析提升科學性和有效性,并且找準先進思想和文化與具體課程教學實現融合的科學方法,實現具體課程教學在實踐落實環節的質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