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功
(甘肅省會寧縣水務局,甘肅會寧730700)
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部門都非常重視環境保護,大力開展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因為水土流失問題不僅關系生態環境,還關系國民經濟發展和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做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能夠較好地促進地方水土資源的管理,能夠更好地改善生態環境。應用現代技術能夠及時準確地反映水土資源信息,便于進行綜合性治理,提升治理速度和效果。
現代技術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從多個方面影響人們的生活。在水土流失治理過程中,現代技術的應用也非常廣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需要匯聚多種資源,比如天氣變化情況、各地水土資源的儲備情況、山地是否有滑坡風險等。這些數據通過現代技術手段的精確分析、統計和匯總能夠更好地監測各地的水土流失動態[1]。水土資源的監測能夠及時指導各個地方的水土保持規劃工作,對水土流失危害的發生能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此外,現代技術的不斷革新和應用,加快了各種信息資源的快速傳遞,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信息傳遞也同樣離不開現代技術。應用一些特定軟件來設定預警標準,形成合理的預警體系,能夠快速地預測水土流失發生的可能性,并及時作出反應,避免災害的發生。同時,利用現代技術將各方面的信息資源匯總起來,以數據庫的形式加以保存,在統計分析過程中充分利用這些數據資源,就能夠制定可行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
水土流失主要發生在地表徑流階段,可以采取植物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等有效降低地表徑流,達到保水保土的目的。通過現代技術手段能夠較好地掌握區域水土流失狀況,精準選擇和配置不同的水土保持防護體系,達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利用植物措施構筑水土保持防護體系。植物措施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通過種植檸條、文冠果、刺槐、紫穗槐等喬灌木、種植紫花苜蓿、紅豆草等草類植物,增加地表植被,減少地表徑流,達到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由于各個地區的地質狀況不同,水土流失也不盡相同。南方地區一般以石質土壤居多,水土流失程度較輕,而黃土高原地區土質疏松,水土流失嚴重。不同地區植被狀況存在差異,水土流失危害程度也不同。西北地區干旱少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南方地區降水量大,植被較好,水土流失較輕。因此,要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構筑水土保持防護體系,因地制宜,科學論證,科學規劃。
利用工程措施構筑水土保持防護體系。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主要有水平梯田、截水溝、水平溝、魚鱗坑、水窖等。利用現代技術手段,通過對這些措施的合理配置和綜合運用,能夠有效攔截坡面徑流,促使雨水下滲,為植物生長增加水分。同時,減少土壤中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分流失。這樣的水土保持防護體系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提高地力,增加糧食產量。
利用耕作措施構筑水土保持防護體系。耕作措施主要包括順坡耕作和等高線耕作。等高線耕作可有效攔截部分徑流,適用于有一定坡度的耕地。在相對平緩的土地上,可以交互使用順坡耕作和等高線耕作措施,這些都需要現代技術的有力支撐。
利用3S 技術構筑水土保持防護體系。3S 技術是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的簡稱。土地利用現狀、植被、土壤、地質等專題圖可以通過遙感技術來獲得,坡向、坡度、高程等指標可以通過地形圖提取,降水量指標可以通過定位觀測得到或降水等值線圖得到[2]。這些資料數據可為水土保持規劃、水土流失防治等提供科學的方法、依據和先進的治理模式。隨著這些現代科學技術在水土保持防護體系中的應用,將會大大提高水土保持規劃的科學性,有力促進水土保持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對生態環境的改善具有促進作用。應有效利用現代技術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宣傳活動。通過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水土保持意識,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來,進而有效促進地方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開展,改善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利用地方電視臺開展水土保持宣傳工作。地方電視臺可以開設宣傳專欄,大力宣傳水土保持工作。利用現代技術,通過圖片、文字及影像資料及時報道水土保持治理成果、水土保持違法案件查處、水土流失治理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用具體事例教育身邊人,讓廣大干部群眾充分認識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增強環境保護意識,積極參與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水平,不斷促進人居環境的改善。此外,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平臺舉辦水土保持有獎競賽活動,提高各級各類群眾的水土保持意識,從我做起,積極參與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綜上所述,水土流失治理離不開現代技術,充分利用現代技術能夠大力提高水土流失治理效率。因此,水土保持工作要與時俱進,利用高科技、新技術,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給人們提供更好、更優越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