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君
有人說,戀愛是個技術活兒,尤其是步入婚姻前,男女雙方以及雙方家庭,都要面臨各種問題,以及生理、心理、物質等各方面的準備。那就讓專家來教教咱們,步入婚姻前都要注意些什么。
求婚后,文莉感覺男友周俊整個人都不對勁兒了。先是越來越沉默,話少,不耐煩,甚至迷上了以前不感興趣的網絡游戲。有一天他一個人笑得很大聲:“莉莉,我剛把一個小學生打敗了!他都贏我三天了。”文莉都不知該如何回應,他怎么突然就幼稚起來了呢?
不久,周俊突然宣布要參加公務員考試,正在緊張備考中。文莉聽得一頭霧水。但有了這件事,接下來的婚房裝修、家具選購等一系列事情,周俊都有了不參加或延后討論的正當理由。
有一次,文莉忍不住抱怨了幾句,沒想到周俊竟然發火說:“我都已經求婚了,你就這么著急把我拴牢嗎?”這句話一下戳痛了文莉的心,明明以前很相愛,為何求婚后反而突然開始抗拒自己求來的婚姻呢?
對很多男性來說,婚姻意味著真正意義上的長大,成家立業就是這個意思。然而,長大在男性的內心中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這種出現在成年人身上恐懼長大、抗拒長大的心理狀態,心理學上稱為“彼得潘綜合征”。可以說,周軍的表現非常典型。我們一起來看下。
首先,周俊的話少和不耐煩就是在回避女友。如果能夠在心理幻想層面否認女友的存在,自己就不需要面對婚姻,也不用面對長大這個話題了。其次,網絡游戲本身就是一個虛擬幻想空間,突然沉迷可以說是一種主動的躲避,通過進入網絡躲避不愿面對的現實,再加上他竟選擇小學生作為“玩伴”,更加證明了其內在的退行性表現,他期望像小學生一樣,離長大還很遠。同樣,選擇參加公務員考試,也是一種現實化的回避行為。
這種成人間的“心理滯留”現象也可以稱為男性心中的畸夢,一方面和成人世界中關于“男性角色”責任與挑戰的“災難化”幻想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其成長過程中內聚性自體形成受阻有關,很多這樣的男性都在成長中被或多或少地過度替代或過度剝奪,喪失了自我能力的練習與成長機會,使得生理年齡長大了,心理成長任務卻尚未完成。
就像S.H.E《不想長大》這首歌里唱的,“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長大后世界就沒童話……為什么就是找不到不謝的玫瑰花”,正是因為一個人內在的脆弱,讓他感到自己尚無力面對真實世界里的“不完美”和“不甜美”。而愛上一個不愿長大的人,就更需要一些耐心、陪伴,甚至訓練,兩個人才能真正攜手步入婚姻。
不想長大不是絕癥,也不是這個人本身真的拒絕長大,只是對于他來說“長大太可怕”。因此,嘗試做到以下幾點,讓長大和婚姻都不再可怕,就可以迎來真正的幸福日子了。
首先,強化他身上成熟的能力與品質。出了狀況,人們最常見的應對方式就是抓著“問題”不撒手,好像對方真的會知錯能改。然而,心理學研究早已證明,比起“負強化”,忽視是更好的消除某種行為的方式。因此,不要抓著他不成熟的地方,而要懷著更加欣賞和肯定的目光強化他成熟的地方,甚至可以適度創造機會喚起他的勇氣、能力、力量、責任。
其次,不要把“長大”塑造成斷頭路。彼得潘綜合征最重要的噩夢就是“一旦長大,他就再也不能飛了”。周俊也認為,一旦結婚自己就不能再有孩子氣,因此越發變得“孩子氣”起來。創造一個婚姻中的游戲區域,在這里,兩個人都可以保留彼此的孩子氣,做做游戲、撒撒嬌、耍耍賴、偷偷懶……這樣,既可以消除恐婚感,也可以增進雙方的親密感,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