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蒙 程澤星
摘要:目的:探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聯合心理干預對患者電子鼻咽喉鏡檢查精準醫療的效應。方法:589例患者按隨機原則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295人,觀察組294人,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職業和生活習慣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診療方法的基礎上根據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得分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干預。結果:觀察組患者通過良好的醫患溝通、負性情緒管理等干預后,在電子鼻咽喉鏡檢查過程中的血壓、心率低于對照組,檢查后的焦慮、抑郁程度好于對照組,滿意度調查結果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非疫情中心區域,精準診療方法聯合心理干預可以降低侵入式檢查方法對患者引起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患者內鏡檢查過程中的依從性,對促進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守望相助”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精準診療;心理干預;醫患溝通;守望相助
【中圖分類號】R563.1,18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3-03
2019新型冠狀病毒(corna virus disease 2019)導致的肺炎在全球傳播,我國國家衛健委已將其納入法定傳染病乙類管理,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措施。研究發現,引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冠狀病毒感染人群組蝙蝠細胞,通過人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Ⅱ與人體細胞結合,表明新冠病毒可以躍過不同宿主之間的種屬屏障傳播,且不同病毒株之間的抗原-抗體遞呈不一 [1-3]。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如何消除患者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人傳人”的焦慮恐懼心理,提高患者對電子鼻咽喉鏡檢查的依從性[4-6],快速高效地做好電子鼻咽喉鏡精準診療工作值得探索與實踐。
本文采用隨機設計原則,征得患者同意,對門診需要做電子鼻咽喉鏡檢查的病人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以探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非疫情中心區域,通過心理干預觀察患者心理負情緒和軀體應激反應的效應情況,為如何做好電子鼻咽喉鏡檢查的精準診療,提高醫護人員自身防護,避免院內交叉感染提供理論依據。
1 資料和方法
1.1患者基本資料
揚州大學附屬醫院是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非疫情中心區域診療的定點醫院,醫院首先開展網絡預約門診平臺,患者通過網絡預約就診,進出醫院人員設置單向出入通道,患者及其家屬出示“蘇康碼”,初步篩查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后,安排患者到耳鼻喉科就診,并詳細記錄患者的就診卡號、聯系方式等便于日后的隨訪和跟蹤調查[7-11]。
本次研究選取2020年5月1日-10月30日來該院耳鼻咽喉科門診就診需接受電子鼻咽喉鏡檢查者589例(表1),征得患者同意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295人,男性131人,女性164人,平均年齡44.09±15.13歲,觀察組294人,男性138人,女性156人,平均年齡46.37±16.04歲,患者年齡呈正態分布,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和職業情況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所有患者均使用同一臺電子鼻咽喉鏡檢查儀,檢查前患者均排除無小下頜畸形及48 h內未使用過抗膽堿類藥物和β受體阻滯劑類藥物情況。
1.2醫務人員基本資料
耳鼻咽喉科醫務人員主要危險因素有:①鼻咽拭子采集、呼吸道異物排除、鼻出血、咽喉頭頸部外傷急救及其它原因需要氣管切開等。②電子鼻咽喉鏡診療檢查會刺激患者鼻腔粘膜,引起打噴嚏、惡心干嘔、咳嗽等現象,易發生分泌物噴濺和氣溶膠現象。③密閉環境中人員走動、接觸物體表面及空氣飛沫振動漂浮是高風險傳染暴露因素。
1.3精準診療方法
1.3.1 醫患溝通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醫患溝通內容有:①擺放相關防控手冊供患者、家屬閱讀。②告知患者電子鼻咽喉鏡檢查執行“一患者一診間”和“一器械一消毒”原則,除兒童、高齡患者或特殊病患者允許家屬陪同外,一律指定區域等候。③告知患者和家屬檢查醫生均為工作5年以上,有耳鼻咽喉執業醫師資質的主治醫師,檢查過程中會幫助患者做好各項防護措施。④科普電子鼻咽喉鏡檢查的相關知識,消除患者檢查時的緊張感。⑤指導患者洗手消毒方法,為患者提供免洗洗手液、一次性紙巾等。
1.3.2 患者負性情緒管理
檢查過程中對患者的防控方案宣教、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的指導填寫、血壓和脈搏測量均由同一醫生及助手完成。SAS量表評分采用4級評分標準:1-正常狀態,標準得分<50分;2-輕度焦慮,標準分50~ 59分;3-中度焦慮,標準分60~ 69分;4-重度焦慮,標準得分≥70分。SDS量表評分標準為:1-正常狀態,標準總分<53分;2-輕度抑郁,標準總分53~ 62分;3-中度抑郁,標準總分63~ 72分;4-重度抑郁,標準總分≥73分。
對照組患者完善檢查項目,將有關注意事項詳細告知。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方法基礎上給予心理健康干預:①了解患者主要焦慮原因并對癥疏導,自制導樂語音包,教授患者深呼吸和放松方法,設置適合的背景音樂,與患者輕聲交談緩解其檢查時的應激反應癥狀。②檢查中若出現患者打噴嚏、咳嗽、干呃等咽反應,檢查者及時通過觸摸患者肢體,使其放松肌肉平穩情緒。檢查結束后介紹儀器的消毒流程及合格結果展示,解答患者關于交叉感染疑問,疏導其不良情緒,消除患者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染毒力強和電子鼻咽喉鏡侵入式檢查導致的恐慌心理[12-15]。
1.3.3 問卷調查
通過問卷調查對比兩組患者診療流程滿意度和檢查過程的舒適度,調查人員在調查前向患者說明此研究的目的和方法,調查問卷醫院自制,問卷設計咨詢醫學心理學和醫學流行病學方面的專家。測得問卷Cronbach/s?α=0.896,效信度良好[16-17]。問卷調查表總分為100分,分值設三個級別:①>90分為滿意;②60~ 90分為基本滿意;③<60分為不滿意。問卷以無記名方式填寫,填寫后當場收回。本次發放調查問卷589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電子鼻咽喉鏡室消毒管理方法
電子鼻咽喉鏡檢查室日常環境管理主要是物表、空氣、地面等方面的消毒,消毒工作每半天一次。每日工作結束后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檢查或治療過程中如遇患者頻繁咳嗽、打噴嚏或惡心嘔吐等特殊情況時,在診療結束后,立即對物表、地面及空氣消毒,并間隔15 min后開始下一位患者的診療工作。
電子鼻咽喉鏡消毒方法嚴格遵循GB15982《醫院消毒衛生標準》和《軟式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范》,做到消毒有記錄,責任到個人[16-17]。消毒內鏡人員嚴格做好個人二級防護措施和嚴格執行銳器傷防范措施。
兩周一次細菌培養。操作人員按GB15982《醫院消毒衛生標準》對電子鼻咽喉鏡內腔面、物表表面、室內空氣進行采樣,培養,計數菌落數。結果判斷標準:細菌總數小于20 cfu且無致病菌檢出,判定為消毒合格。細菌總數小于3 cfu且無致病菌檢出,判定為滅菌合格。余氯比色計定量判定萬金兆元消毒劑應用液的有效氯含量和病毒滅活的CT值[18-19]。
1.5 統計學分析
兩組調查數據錄入Excel數據庫,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用卡方X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研究基本資料結果
所有患者中,抽煙(每天抽煙≥5支,抽煙史≥5年)人數對照組72人,觀察組71人。不抽煙或偶爾抽煙(每天抽煙<5支,抽煙史<5年)對照組224人,觀察組222人。有呼吸道癥狀就診者對照組130人,觀察組134人。有消化道不適癥狀就診者對照組124人,觀察組119人,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回顧性調查基本資料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2 兩組患者心理干預前后血壓和心率變化結果
兩組患者均使用HL888ZA-J型數字型電子式血壓計,記錄電子鼻咽喉鏡檢查開始前五分鐘、檢查中、檢查結束后五分鐘三個時間段的血壓和脈搏(表3)。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檢查前收縮壓、舒張壓、脈搏與觀察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通過心理干預,檢查中測得收縮壓、舒張壓、脈搏分別低于對照組患者的相應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檢查結束后,測得觀察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和脈搏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通過心理干預,能有效降低患者檢查中的血壓和脈搏,減輕患者內鏡侵入式檢查中心理緊張。
2.3 兩組患者心理干預前后負性情緒比較結果
兩組患者在電子鼻咽喉鏡檢查開始前和檢查結束后測量SAS量表和SDS量表。表4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做電子喉鏡檢查前SAS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電子鼻咽喉鏡檢查結束后,SAS自評量表得分觀察組37.06±3.44,對照組44.19±4.2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做電子喉鏡檢查前SDS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檢查結束后,SDS自評量表得分觀察組37.23±3.32,對照組42.93±4.4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心理干預能有效緩解觀察組患者電子鼻咽喉鏡檢查過程中的焦慮和抑郁等負性心理情緒。
2.4 兩組患者滿意度和舒適度調查結果
全部問卷中,滿意人數350人,基本滿意人數222人,不滿意人數17人,總體滿意率97.11%,其中觀察組滿意人數244人,基本滿意44人,不滿意人數6人,對照組滿意人數106人,基本滿意178人,不滿意人數11人,問卷調查滿意度觀察組高于對照組(X2=8.85,P=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所有患者電子鼻咽喉鏡精準診療一次性完成操作且病人感覺舒適的人數有364人,其中對照組125人,觀察組239人,觀察組診療效果好于對照組,X2=6.22,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心理緊張或魚刺卡的部位兇險等特殊原因致第一次電子鼻咽喉鏡診療未能完成有6例患者,其中對照組5人,觀察組1人。
2.5 電子鼻咽喉鏡室精細化管理效果
通過檢測電子鼻咽喉鏡室內空氣細菌總數,患者易接觸的儀器物表和電子鼻咽喉鏡內腔面細菌總數和總致病菌總數,XB-3型余氯比色計測定萬金兆元應用液消毒劑的有效氯濃度(消毒劑余氯,mg/L)。空氣中細菌總數測定結果顯示,經過37℃電熱恒溫培養箱培養24 h,細菌總數0.85±0.32,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均未檢出。儀器表面和電子鼻咽喉鏡內腔面細菌總數測定結果顯示經過37℃電熱恒溫培養箱培養48 h,細菌總數、致病菌均未檢出,表6結果顯示,12次采樣檢測的空氣細菌總數(細菌數/m3)、儀器物表和內鏡腔面細菌總數和致病菌總數(細菌數/L),符合GB15982《醫院消毒衛生標準》,電子鼻咽喉鏡室空氣消毒、儀器物表消毒和內鏡腔面消毒合格。根據余氯比色計測定的有效氯濃度換算萬金兆元應用液中自由氯消毒劑病毒滅活的 CT 值≥25 mg·L-1·min,因此萬金兆元應用液對病毒和新型冠狀病毒的滅活率≥99.99%。
3.討論
目前,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仍在蔓延,抗疫形勢依舊嚴峻,罹患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和潛伏期患者均具有傳播性,是目前醫院耳鼻咽喉科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難題,而患者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染性患者認知不足引起的看病焦慮和恐懼加深了醫患雙方的矛盾,如何保護好醫患雙方的自身安全,避免院內交叉感染的發生,是值得探究的課題。本次通過對觀察組患者進行精準診療、負情緒心理干預,檢查過程中血壓心率的有效監護、內鏡室的精細化管理,探索出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非疫情中心區域有高風險暴露因素的電子鼻咽喉鏡檢查項目的精準防控方案。
1、醫患溝通能有效緩解觀察組患者的身心緊張狀態
對所有患者進行門診三步發熱篩查法、檢查前的流行病學史調查和常規慢性病病史詢問,檢查后的微信、QQ或電話隨訪。在檢查結束后14天內,未發現新冠病毒疑似病例,未發生院內交叉感染。其中一次性完成精準診療且滿意的人數582人,精準診療滿意率98.81%。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非疫情中心區域開展良好的醫患溝通能控制患者因心理緊張而導致地一過性血壓升高和脈搏加快,有效緩解患者電子鼻咽喉鏡檢查中的心理緊張狀態。
2、心理干預能夠有效管理患者的負性心理情緒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患者和家屬進入醫院出示“蘇康碼”和“測量體溫”,心理應激反應會相應提高,增加了就醫看病的不適應性和焦慮抑郁等情緒反應以及一些生理生化指標的變化。研究發現,疾病的不確定性和負性情緒降低患者對電子鼻咽喉鏡侵入式檢查的依從性,給予相應的心理干預措施可改善患者的負性心理情緒,提高患者對侵入式檢查方式的依從性。本次所有患者均是第一次接受電子鼻咽喉鏡檢查,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同等條件基礎上,針對給予心理干預,觀察組患者SAS自評量表得分和SDS自評量表得分均低于對照組。表明心理干預能有效緩解觀察組患者在電子鼻咽喉鏡檢查過程中的焦慮和抑郁,提高患者對侵入式檢查的依從性。
3、精準診療能夠提高患者在電子鼻咽喉鏡檢查中的舒適度和滿意度
人體咽喉部黏膜感覺靈敏,咽喉部出現異物或不適時癥狀感覺明顯,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面對穿戴面屏實施二級防護的醫生,患者在進行電子鼻咽喉鏡侵入式檢查時會出現緊張、焦慮、咽反射敏感等癥狀,導致檢查時醫患配合度下降。本次研究進行檢查的時間均為患者進食后30 ~120 min內,且檢查前無惡心、嘔吐癥狀,兩組患者對比研究發現,通過心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對檢查的舒適度感覺和滿意度結果均高于對照組。因此,心理干預能夠降低患者對侵入式檢查的抗拒心理,提高電子鼻咽喉鏡檢查的成功率,提升患者對侵入式檢查的舒適度和滿意度,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促進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守望相助有積極意義。
4、消毒措施的有效監控,提示科室精細化管理軟實力
在自然條件下,所有冠狀病毒感染都是以呼吸道或腸道作為原發復制場所,進行病毒復制傳播,因而門診電子鼻咽喉鏡室儀器物表、電子鼻咽喉鏡內鏡腔面、空氣地面的有效消毒或滅菌是切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播的主要方法,本次通過檢測細菌總數、致病菌總數、消毒劑的自由氯濃度三個維度,對照國家相關消毒劑應用標準操作規范,驗證消毒或滅菌過程中的消毒劑濃度、消毒時間、消毒方法達到消毒(滅菌)標準后對新冠病毒的滅活率,精確評判電子鼻咽喉鏡室空氣紫外線消毒、儀器物表消毒、內鏡消毒或滅菌效果,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非疫情中心區域醫院內制定新型冠狀病毒室內空氣污染消毒、儀器物表污染消毒、電子鼻咽喉鏡檢查完畢后的消毒或滅菌精細化管理有積極地意義。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仍在傳播,未來疫情的傳播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恢復程度和我們采取的預防措施,如何用循證醫學思維方式在非疫情中心區域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精細化管理精準診療值得深究。
參考文獻:
[1]Bachman K.,Otto C.,Leveton L. Countermeasures to mitigat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sensory deprivation and social isolation in long-duration space flight[EB/OL].[2020-02-19].
[2]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Notice on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emergency guidelines for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EB/OL].Pneumonia Mechanism(2020).No.8.(2020-01-27).
[3]OttT,et al.ANSIBLE:A Virtual World Ecosystem for Improving Psycho-Social Well-being[C].//Lackey S.,Shumaker R.,eds.Virtual,Augmented and mixed Reality ,Springer,Cham,2016:9740.
[4]Varelacastillo O,Cordero P,Gutierreziglesias G,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ytotoxic effects of the combination of cisplation and flavanol(-)epicatechin on human lung cancer cell line A549.An isobolographic approach[J].Experimental Oncology ,2018,40(1):19-23.
[5]Xia R,Xu G,Huang Y,et al. Hesperidin suppresses the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s by inhibiting the SDF-1/CXCR-4 pathway[J].Life Sciences,2018,201:S0024320518301607.
[6]唐金海,趙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防控實踐應用方案[M].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20:1-298.
[7]楊俊,楚鑫,金守芹等. 紐曼綜合模式心理干預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負性情緒、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9,(27)8:1156-1158.
[8]劉婉連. 心理護理干預在經電子鼻咽取下咽部魚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實驗臨床護理電子雜志. 2020(5)4:86-87.
[9]譚結梅. 心理護理干預對纖維喉鏡檢查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0(10)7:7-9.
[10]李瓊霞,張敏,張學華,等. 內鏡清洗消毒流程對降低醫院感染風險的效果研究。中華醫院感染性雜志,2018,28(10):1584-1586.
[11]譚結梅. 心理護理干預對纖維喉鏡檢查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10(7)7-8.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WS 507-2016軟式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范[S]. 2016.
[1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 18204.6-2013《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第六部分:衛生監測技術規范[S].2013.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 37488-2019公共場所衛生指標及極限要求[S].2020.
[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 38504-2020噴霧消毒效果評價方法[S].2019.
[1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行業標準. HJ/T 347-2007水質 糞大腸菌群的測定多管發酵法和濾膜法(試行)[S].2007.
[17]李蘭娟,盧亦愚,翁景清,等. 浙江省 SARS冠狀病毒分離與系統進化樹分析[J]. 中國病毒學,2004,(19)1:14-17.
[18]李雪,宋玉嬌,洪州. 結構式心理干預對面肌痙攣顯微血管減壓術患者疾病不確定感和圍術期心理狀態的影響[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9,27(8):1167-1170.
[19]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EB/OL]. 2012,(2012-04-05).
基金項目:科技部研發計劃項目,課題編號20403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