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勝瀾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3-01
聲帶粘液瘤為臨床上罕見的腫瘤,外觀上看,具有黏液狀和潤滑性,在成年女性中多為常見,從多發的器官部位看,主要發生在骨骼肌內部和心臟及腹膜后,而發生在喉部或者聲帶處的粘液瘤少見,目前看,國內外報道相關病例也少見,現對相關病例進行個案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1病例臨床資料
患者陳愛明、男、49歲、辦事人員。因“聲音嘶啞4月”入院。4月前,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聲音嘶啞,呈持續性,受涼后、用聲過度或大聲說話后聲嘶明顯,經聲音休息后好轉,不伴說話費力、呼吸不暢,無吞咽梗阻感、咽喉部異物感、咽癢、咽干、咽痛、刺激性干咳,無咯痰、胸悶、胸痛、咯血、氣急等全身不適,患者一直未予以重視,未到醫院及診所診治。現患者為求治療,故于今日來我院就診,門診行電子纖維喉鏡檢查提示“聲門區新生物”,既往史無特殊。
入院查體:T36.6℃,P80次/min,R20次/min,Bp21.3/13.3kPa,神志清晰、配合所有檢查,咽部稍充血,懸雍垂居中,軟腭抬舉正常,雙側扁桃體Ⅰ度大,表面光滑,未見異常分泌物附著,咽后壁及舌根部淋巴濾泡增生,電子纖維喉鏡檢查見會厭稍充血,抬舉可,表面光滑,雙側披裂關節及室帶稍充血,聲門區見巨大半透明荔枝狀樣新生物,雙側聲帶不能窺清。雙側下頜下及頸部未捫及腫大淋巴結。
入院診斷:喉部腫物(聲帶息肉?喉癌?)入院后給予頸部+胸部CT:1.聲門不規則軟組織影,考慮腫瘤性病變可能,結合臨床。2.甲狀腺右側葉多個低密度結節(腺瘤?)。3.鼻中隔偏曲,雙側鼻甲增厚;雙側上頜竇低密度結節(粘膜囊腫?)。4.雙肺紋理增多,右心隔角纖維灶。5.右肺中葉內側段、左肺下葉外基底段胸膜下小結節(Lung-RADS2)。6.肝右葉低密度結節(囊腫?)。肺功能大致正常。心電圖示竇性心律。心臟彩超:1.心臟各腔室大小基本正常;2.左室舒張功能減退。腹部彩超:1.脂肪肝;2.膽、胰、脾、雙腎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超聲未見明顯異常。入院后排除先關手術禁忌癥后在全麻支撐喉鏡下行喉部腫物切除手術,術中見雙側聲帶水腫,右側聲帶前聯合可見一白色荔枝狀新生物,大小約2*1.5*1cm,以聲帶右開鉗鉗除新生物,腎上腺素棉球止血,修剪右側聲帶緣至光滑;切除腫物送病檢,病檢提示:"喉部"符合黏液瘤。術后予以抗炎、消腫、霧化、理療對癥等治療,患者聲音嘶啞癥狀明顯改善,查體:神清,咽部無充血,會厭部無充血,聲帶輕度水腫,雙側聲帶游離緣光滑,聲帶運動正常。
出院診斷:喉粘液瘤。
2病例討論
2.1粘液瘤病因及病變位置判斷
Stout(1948)報道,143例心外膜粘液瘤中有22例發生在頭頸部,主要發生在下頜和鼻竇,沒有喉部粘液瘤。喉黏液瘤少見,報告喉黏液瘤14例,厭食癥1例(Chen等,1986),亞特諾精神分裂癥1例(Sena等,1991),厭食癥和亞特諾精神分裂癥1例,以及11聲帶病例。病變位于聲帶內,基部位于右聲帶前中部,導致聲帶振動異常、持續嘶啞、聲帶阻塞后腫脹,加重呼吸困難。回顧以往病例,腫塊多為表面光滑的息肉,大小為0.5~1.0cm。僅憑臨床癥狀和體征很難將它們與聲帶息肉區分開來。
粘液瘤的病因不明,大多數學者認為粘液瘤起源于早期胚胎間質或變性成纖維細胞,具有分泌大量粘多糖和在間質中形成未成熟膠原纖維的功能。鏡下典型粘液樣腫瘤細胞內外觀輕微,核仁增生圖像少,血管極其稀疏。存在泡沫細胞的局部聚集。電鏡下粘液瘤病的主要細胞類似于成纖維細胞,內質網大,高爾基體發達,胞質微絲發達。所以這是它和粘液樣脂肪肉瘤之間的另一個區別。粘液瘤的鑒別診斷包括兩種類型的疾病。第一種是粘液樣改變可成為顯著繼發性改變的腫瘤,如脂肪肉瘤、粘液纖維肉瘤和浸潤性血管肌瘤。后者可見于女性生殖道的軟組織,也可見于淺表軟組織。其次,各種非增殖性病變導致皮膚或軟組織的局灶性粘液病,例如結節性筋膜炎、局部粘液性水腫和粘液性(粘液樣)囊腫。最終診斷還取決于組織病理學檢查。CT或MRI檢查可以提供有關范圍、深度、邊界以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的信息,以幫助診斷和制定治療計劃。喉癌非常罕見,容易誤診為喉息肉。腫瘤細胞由不規則的圓形、梭形或星形中間葉組成,血管較少,散在網狀纖維和膠原纖維。雖然粘液瘤是良性的,但它具有局部侵襲性,可阻塞氣道并導致窒息。在聲帶中,電子喉鏡有助于確定病變的位置和范圍。粘液瘤的理想治療方法是完全切除整個腫瘤。由于腫瘤邊界的浸潤,手術時難以確定腫瘤邊界,且往往切除不完全,可多次復發。復發主要是由于腫瘤切除不完全,無論與腫瘤大小或多細胞成分等因素有關。
2.2病例分析
本病例此患者4月前出現沙啞難耐等現象,但是出現誤診,原因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點:筆者認為誤診有以下5個原因:(1)喉粘液瘤具有浸潤性。由于粘液瘤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部滲透和破壞性,常侵犯毗鄰組織,導致出現誤診;(2)手術方式的選擇。傳統的手術切除方式可能切除不完全,腫物有殘留,進而導致復發;(3)與吸煙的關系。雖然粘液瘤的發生與吸煙的關系尚不明確,但根據國外文獻報道,喉部粘液瘤多發生在男性患者,這些男性患者中有一半患者有長期吸煙史 。故患者長期吸煙史亦是導致復發的原因之一;(4)定期隨訪。術后定期隨訪很重要,可以通過動態電子喉鏡觀察聲帶表面光滑程度及了解聲帶活動程度可能有助于診斷及隨訪。該患者僅術后第四個月復查一次,沒有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5)術后休息。患者術后沒有做好休息養護,這可能也是導致疾病復發和誤診的原因之一。
參考文獻:
[1]彭洪,昌紅,劉朝蓉.喉神經纖維瘤1例[J].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01,8(2):83.DOI:10.3969/j.issn.1672-7002.2001.02.033.
[2]何雪琦,胡喜斌,王唯偉,等.粘液纖維肉瘤的CT及MRI表現[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9,29(9):1543-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