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承英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3-01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等發生變化,生活、工作的壓力不斷增加,臨床上慢性疾病的發病率也在不斷提升。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等,都屬于慢性疾病的范疇。很多慢性疾病無法治愈,僅依靠藥物、生活方式的改善等進行控制,但疾病依然在進展中。隨著疾病進展至晚期,患者的腎臟器官會受累,產生受損。一旦腎臟受損,代表著原發性疾病出現了嚴重的并發癥。除了慢性疾病的并發癥,腎炎、尿毒癥等也是造成腎功能障礙的危險性疾病。臨床早期確診和治療是改善預后的關鍵。血肌酐和血尿素指標是現階段臨床上用于腎臟疾病檢查的常用指標,但是在兩項指標正常的情況下,也無法絕對保證當前患者的腎臟沒有受損。尿常規蛋白檢測的結果提示陽性時,患者的腎臟損傷已經非常嚴重,失去最佳的治療時間。尿微量白蛋白指標在臨床上的檢測價值逐漸被發現,可以用作腎損傷損傷早期的評估與診斷指標。正常腎小球存在天然的電荷屏障與孔徑屏障,白蛋白不易通過,當遇到生理或病理因素影響時,這種屏障會被破壞,從而引起白蛋白尿。24h尿蛋白排泄率診斷尿微量白蛋白的“金標準”,臨床上常采用晨尿或隨機尿免疫比濁法檢測尿微量白蛋白,敏感性較好,若微量白蛋白濃度截點位30mg/L,便可診斷尿微量白蛋白。
1.尿微量白蛋白是什么
在健康狀態下,尿液中含有的白蛋白含量是非常少的,原因在于腎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的過濾功能。血管基底膜的直徑約為5.5nm,而白蛋白的半徑約為3.6nm。因此在健康狀態下,白蛋白不能透過腎小球的濾過而進入尿液中,僅有極少量的存在。當人體腎臟組織受損時,腎小球發生病變,濾過功能發生異常,基底膜的通透性明顯增高,這會造成白蛋白從尿液中排出。這就形成了我們常說的“蛋白尿”。但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稍微超出正常的范圍時,可以被稱為微量蛋白尿,但此時的變化較小,僅通過常規的檢測方式難以發現這種變化。尿微量白蛋白對腎臟早期損傷的檢測靈敏度高,一旦發生損傷,尿微量白蛋白指標就會發生變化,尿液中白蛋白的排出量增加。
2.臨床檢測方式有哪些?
隨著臨床檢查技術的提升,現階段應用于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測已經比較成熟,其檢查靈敏度、準確性等均有所提升。現階段臨床上的檢測方式較多,如免疫擴散法、酶聯免疫吸附法、免疫比濁法等。從操作、準確性和經濟性等綜合考慮上看,免疫比濁法的應用較多。在實際的應用中,可根據患者疾病的類型和實際條件選擇合適的檢測方式。入院后,填寫調查表,了解自身病史、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取隨機尿,或晨中段尿,送實驗室檢查。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尿微量白蛋白。同時進行常規生化分析,診斷患者的是否合并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等合并癥,同時進行血壓檢測、血糖檢測,評價血壓、血糖控制的效果。診斷糖尿病與高血壓并發癥,同時進行積極的治療,常規規范治療2周,高血壓患者給予一線抗高血壓藥物二聯或三聯用藥,加強飲食管理,減少動物性蛋白攝入,禁用腎損傷藥物。2周后復查尿微量白蛋白,分析尿微量白蛋白轉陰與血壓、血糖、血脂控制的相關性。以30mg/L作為截斷值,進行分組,陽性者入選陽性組,陰性者入選陰性組。
3.尿微量白蛋白指標在臨床疾病中的診斷價值
3.1 對于糖尿病腎病的檢查
糖尿病是臨床上發病率非常高的慢性疾病,隨著疾病的進展,會出現并發癥。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非常嚴重的并發癥,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治療發現,在腎臟損傷的早期就可以獲得專業的干預治療,損傷可逆,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對糖尿病腎病進行早期確診對于患者身體健康的保障是非常重要的。當患者處于早期糖尿病腎病時,腎小球濾過功能發生障礙,濾過膜的負電荷出現選擇性丟失,因此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會上升。臨床上對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檢測發現,約有65%以上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指標呈現不同程度的上升,這表示尿微量白蛋白可以作為確診早期糖尿病腎病或評估腎功能損傷的重要指標。
3.2 應用在心血管疾病
關于尿微量白蛋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檢查價值,已經有較多的研究證實。微量白蛋白是血管損傷的重要標志,是促進動脈硬化形成的危險因素,也是動脈硬化的早期表現。尿微量白蛋白的指標上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風險。為了弄清楚尿微量白蛋白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系,首先要知道為什么腎小球的濾過功能會發生變化。研究發現,當非酶糖化蛋白質聚集腎小球基底膜上的含量比較多時,這樣狀態下,腎小球濾過屏障的通透性會明顯增加,原先無法通過濾過膜的白蛋白會進入到尿液中。白蛋白大量凝集在血管內壁上,會誘發微血管病變。當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發作時,應激狀態會形成血管損傷,這種損傷也會造成短時間內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上升。因此,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測指標不僅是應激反應產生的結果,同時也可以反應出患者存在血管功能不良。
3.3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檢測
從上文的講述可以看出,尿微量白蛋白可以應用在糖尿病腎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檢測中,是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指標,也是預測冠心病預后的重要獨立因子。臨床研究發現,糖尿病腎病患者出現心臟功能明顯降低時,患者心肌與冠脈也會產生一定損傷,因此造成尿微量白蛋白指標的變化。對出現尿微量白蛋白指標上升的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檢測時,可發現患者有明顯動脈血管內皮功能受損情況的出現,這些因素會促進冠心病的發作,使左室功能受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腎損傷的評估與診斷中有著重要的價值,同時也是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疾病的危險因素。慢性疾病、免疫系統疾病患者要定期接受尿微量白蛋白檢測,通過指標含量的評估來衡量患者疾病的嚴重程度,給予早期確診和治療,改善患者的預后。
參考文獻:
[1]洪世仁,向旭娥,李霄,等.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檢驗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價值[J].醫學信息,2016,29(35):307.
[2]黃兵.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檢驗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作用分析[J].醫學信息,2016,29(18):173-173,174.
[3]李如粉.尿糖聯合尿微量白蛋白檢驗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診斷價值分析[J].當代醫學,2016,22(36):9-10,11.
[4]楊艷新.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檢驗在糖尿病早期腎損傷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2):170-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