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2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3-01
黃帝內經云:風者,百病之始也。風之傷人也,或為寒熱,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為癘風,或為偏枯,或為風也,其病各異。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無常方,然致有風氣也。現代醫學認為,感染性疾病,一般是由于細菌、病毒、真菌、支原體和衣原體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這些致病微生物,中醫認為均屬于“風邪”。
1.病例摘要
患者女,40歲,既往有硬皮病病史3年,一直口服中藥治療,病情穩定,無其它慢性疾病病史,無傳染病病史,無藥物及食物過敏史。
患者2020.1.30患者夜班后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體溫最高達38.6度,伴畏寒,無寒顫,無咽痛,無頭昏頭痛,無咳嗽咳痰,無胸悶氣喘等其他不適,至當地醫院就診,查體:神志清,精神萎。雙肺呼吸音粗,未及干濕性啰音。查血常規+CRP:白細胞 3.4*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 77.0%,中性粒細胞絕對值2.6*109/L,淋巴細胞絕對值0.4*109/L,CRP 11.2mg/L。診斷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給予布洛芬退熱,奧司他韋及正柴胡顆粒抗病毒治療,患者未服用上述藥物,在家熬中藥治療黃芪 20g加水500ml大火燒開后,小火熬制15分鐘,再加入徐長卿8g+菊花5g,小火熬制15分鐘。患者當晚服用一頓后,未再發熱,精神明顯好轉,再喝藥兩頓后痊愈。
圖1.患者血常規+CRP結果。
2.討論
對于感染性疾病,如為細菌性感染,目前多選擇抗生素治療。對于病毒性感染,雖然目前有針對流感病毒的奧司他韋,針對乙肝病毒的恩替卡韋等,療效有限,很多病毒感染目前西醫尚無明顯有效的方法,多選擇中成藥物治療。筆者認為,無論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包括流感病毒、乙肝病毒、新冠病毒等)抑或支原體、衣原體等感染,在中醫學均屬于“風邪”感染,即黃帝內經所說的“風者,百病之長也“。該患者夜班勞累后出現發熱,“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查血常規提示“病毒性感染”,該湯藥包含后效果不錯,筆者推測該方藥對于目前全球流行的新冠病毒可能會有效。
該患者所用方劑包含以下三種藥物均選自《神農本草經》:
(1)黃芪,味甘、微溫,無毒。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瘺,補虛,小兒百病。現代醫學認為,黃芪藥性甘、微溫。雙重趨向,歸脾、肺經。功效: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托瘡生肌,臨床用于肺氣虛及表虛自汗、氣虛外感諸癥等。
(2)徐長卿,味辛、溫,無毒。治鬼物百精,蠱毒,疫疾,邪惡氣,溫瘧。久服強悍,輕身。現代醫學認為,徐長卿藥性辛,溫。歸肝、胃經。功效:祛風止痛,解毒消腫,溫經通絡等。
(3)菊花,味苦、平,無毒。治風頭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皮膚死肌,惡風,濕痹。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現代醫學認為,菊花藥性甘、苦,微寒。雙重趨向,歸肺、肝經。功效: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臨床用于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等。
本方選擇三種藥材均無毒,在患者身上未見副反應,其后患者一旦出現發熱或咽痛或咳嗽,多次僅服用該方藥,效果不錯,且該藥口感尚可,患者家4歲小朋友“感冒”后,也多次服用該方藥,未見副反應。本方劑選擇三種中藥的原因如下,黃帝內經云:方制君臣,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非上下三品之謂也。君一臣二,奇之制也。本方所選擇三種中藥既有扶正(黃芪)又有祛邪(徐長卿、菊花)。本研究所用藥方成分簡單、療效確切、使用方便且未見副反應,值得推薦。
作者簡介:莊秀芬,女,醫學博士,腫瘤免疫學專業,江蘇大學附屬醫院化療科,主治醫生。作者愛好中醫,文章患者為作者親屬。目前尚未發表中醫藥方面文章。
本人順利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項目號:81402442,題目:小鼠乳腺癌干細胞通過重編輯免疫逃逸機制的研究)。
目前已發表學術論文4篇:
1.攜帶重組人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溶瘤性1型單純皰疹病毒聯合阿霉素治療小鼠乳腺癌的效果.中華腫瘤雜志,2018年3月第40卷第3期發表:第一作者;
2.III期胃癌根治術后含鉑方案輔助化療患者的預后分析. 臨床腫瘤學雜志,2020年12月第25卷第12期發表:第一作者
3.PTEN在神經系統疾病中的作用.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9年6月第48卷第3期發表:通訊作者
4.188例惡性腫瘤合并高尿酸血癥患者的臨床研究. 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21年3卷3期發表 :第一作者
5.此外,尚有2篇SCI論文待發表(分別已被Clinical Reviews in Allergy & Immunology和Chinese Medical Journal錄用)(均為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