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摘要:?為緩解在低溫天氣輸入寒涼藥液引起患者不適感,筆者對輸液部位和輸液管如何加溫保暖進行了研究,設計了一種加熱保暖袋。該暖袋由置物袋、松緊帶、魔術貼構成,使用時裝入一次性加熱帖,包裹在輸液部位上方,可同時將輸液管包裹加熱,還可以配合藥物對靜脈炎部位熱敷,更大的發揮藥物藥效。該暖袋不僅可以減輕輸入低溫液體造成的不良反應,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量,而且該暖袋操作簡單、方便攜帶,不需水、電,值得在門急診、院前急救、基層醫院推廣使用。
關鍵詞:?腕式 暖袋 加熱帖 輸液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3-01
在寒冷的冬春季節,輸液低溫液體溫度過低,增加了患者體內熱能的消耗,易導致機體應激力降低,不能適應突然的冷刺激,從而使患者產生血管收縮、肢體畏寒、全身顫抖等不良反應[1],特別是輸入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時,低溫加藥物刺激使輸液肢體疼痛,甚至發生靜脈炎;對老年人和兒童、心血管疾病、休克、寒癥等患者來說還會加重病情。傳統使用的加熱方法有暖水袋(灌裝熱水型和電加熱型),具有燙傷、漏水的危險;尹濤[2]等設計研制的輸液加熱器也受電和插座數量、位置限制的影響,以及引進數量有限,不能每位患者都使用,且不便行走攜帶,不宜在門急診及院前急救中使用;袁曉麗[3]設計的輸液加熱帖只能給輸液管加熱,不能換位置、不能給輸液部位保暖。因此,筆者用一次性加熱帖制作成的腕式暖袋,既可對輸液肢體部位保暖,又可對輸液管進行加熱,且方便攜帶,介紹如下。
1制作方法與結構:
腕式加熱帖暖袋由一次性加熱帖(圖1)、置物袋、松緊帶、魔術貼構成(見圖2),置物袋開口設魔術貼。
2?使用方法
輸液部位保溫: 按靜脈輸液流程[4]完成操作后,將一次性加熱帖裝入置物袋(3),貼好魔術貼封口,將暖袋戴在輸液部位上方,粘貼好魔術貼(1,4),皮膚溫度敏感者可將暖袋套在衣袖外。
3討論
與熱水袋、輸液加熱器、一次性加熱帖相比,使用腕式加溫暖袋進行保暖加熱,不需要重復灌水,不受電和插座的限制,不傷衣物,可以隨意取下和使用,患者可以自由活動肢體,行走時也可攜帶,方便門急診、院前急救及基層醫院使用。加熱帖打開包裝遇空氣即開始發熱,溫度在60-70℃,裝入暖袋中使用,避免燙傷,持續發熱3-4小時,可滿足一次輸液時長。其他用法:(1)給輸液管加熱: 將輸液管緊貼皮膚部位,暖袋蓋住輸液管,可給輸液管內液體加熱;(2)靜脈炎護理: 輸液部位發生靜脈炎時,外敷藥物后可以用暖袋包裹加熱,可更大的發揮藥物藥效。加熱帖原材料為:鐵粉、活性炭、蛭石、水、礦鹽、吸水性樹脂,為一次性使用,使用后可做花盆土,環保無污染,暖袋用后可以進行清洗、消毒,也可制作成一次性使用。使用暖袋時應注意:(1)未包裹勿直接接觸皮膚防止燙傷;(2)加熱帖包裝為無紡布,使用時勿弄破包裝,漏出內容物;(3)給輸液管加熱,中途如停止輸液時間過長,應先將輸液管取下,繼續輸液時再裝上;(4)給血及血制品加熱時慎用;(5)發熱患者不宜使用。
綜上所述,使用該暖袋不僅可以減輕輸入低溫液體造成的不良反應,降低醫護人員的工作量,而且該暖袋經濟實用、操作簡單、方便攜帶、安全,不需水、電,值得在門急診、院前急救、基層醫院推廣使用,下一步將申請專利。
參考文獻:
[1]張佩超,黃玉華,姜雪蓮,白國欣.低溫液體輸入對輸液效果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33-34.
[2] 尹濤,崔有正,關俊豪,呂云龍,李宏旭.一種基于智能控制輸液加熱報警器的研究[J].時代農機,2018:87-88.
[3] 袁曉麗,鄭喜蘭,邵星,等.一種輸液加熱貼[P].中國專利:201620508401.2,2017.03.22.
[4]李玲,蒙雅萍.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