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 韋媛媛
摘要:目的 探討中藥封包治療對甲狀腺癌術后腦循環紊亂綜合征癥狀改善的療效。方法將60例甲狀腺癌術后患者隨機分為2組,即觀察組(30人)和對照組(30人),觀察組采用中藥封包加常規方法治療甲狀腺癌術后腦循環紊亂綜合征;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治療甲狀腺癌術后腦循環紊亂綜合征,治療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包括:頭暈、惡心、嘔吐、頭痛、肩頸疼痛等。結果 觀察組總療效明顯較對照組好(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此外,在NRS數字分級法評分表對比中,觀察組得分為(3.3±1.2)分,對照組則為(4.6±1.4)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中藥封包治療甲狀腺癌術后腦循環紊亂綜合征能改善其部分臨床癥狀。
關鍵詞:中藥封包;甲狀腺癌術后腦循環紊亂綜合征;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2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3-01
伴隨現代人生活壓力增大,體檢意識增強,醫療檢測水平提高,甲狀腺癌的檢出率逐年遞增,甲狀腺癌屬于頭頸部腫瘤,手術為首選治療方式。手術過程采取過仰后伸位,由于保持時間長,術后容易產生: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肩頸疼痛等腦循環紊亂綜合征。腦循環紊亂綜合征是甲狀腺癌術后常見并發癥之一發生率約40% -60%,常發生在術后24-48h[1],中醫在治療腦循環紊亂綜合征方面效果顯著,本科室中醫專家使用中藥封包在緩解患者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肩頸疼痛等癥狀方面,取得一定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普外科2021年1月-2021年9月住院的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按隨機化的原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30例,其中男3例,女27例,平均年齡 (40.00±2.34)歲。對照組30例,其中男5例,女25例,平均年齡(40.92±3.24)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病情及癥狀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1)均為甲狀腺癌手術患者(2)符合手術指征。
1.3排除標準 (1)不符合納入標準,術后病理為良性(2)患者有頸部外傷史、頸椎肩盤突出(3)合并心臟病,糖尿病。
1.4方法兩組患者均予常規實施術前頸部功能鍛煉計劃;甲狀腺癌術后康復鍛煉;術后患者家屬輔助按揉。
1.4.1觀察組患者在上述治療基礎上,予以中藥封包外敷治療:艾葉9g,炒芥子9g,合歡花9g,紅花9g,梅花9g,制吳茱萸9g,將此中藥1劑裝入備好的15cm×30cm大小的布袋中,拉鏈緊閉袋口,放入毛巾加熱消毒柜內,箱內溫度掌握在70℃,放置時間30min,將藥包指導患者枕于頸肩部,30min后可撤去藥包,治療完成。每天2次,每次30 min,3d一個療程,藥包可反復使用。使用中藥封包前先評估患者局部皮膚有無破損,有無過敏史,在使用封包的同時,注意詢問患者感受,避免燙傷;使用封包后評估局部皮膚。
1.4.2對照組常規指導患者家屬予患者局部按揉,指導患者甲狀腺癌術后康復鍛煉。
1.5標準在患者入組治療前、治療后分別于第1天、第2天、第3天觀察臨床癥狀,包括: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肩頸疼痛等,根據NRS數字分級法評分表進行評分(術前及術后均指導患者正確使用評分,無痛為0分,0-3分輕度疼痛,睡眠不受影響;4-6分中度疼痛,睡眠受影響;7-10分重度疼痛,嚴重影響睡眠。疼痛評分改善率:(治療前NRS評分-治療后NRS評分)/治療前NRS評分×100%
其中:疼痛評分減少≥50%為顯效;疼痛評分減少≥21%-50%為有效;疼痛評分減少<20%,無效。
采用惡心、嘔吐分度法評估甲狀腺切除術后患者惡心程度,分別記錄術后,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惡心、嘔吐程度分度(WHO規定標準:0級:無胃腸道反應;Ⅰ級:惡心;Ⅱ級:一過性嘔吐;Ⅲ級:嘔吐需要治療;Ⅳ級:頑固性嘔吐,難以控制。)。
1.6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4.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錄入和分析。以[n/%]描述治療療效,并用X2檢驗;以均數±標準差描述患者的NRS評分,并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總療效明顯較對照組好,即總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則為76.67%,組間對比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此外,在NRS疼痛度評分對比中,觀察組得分為(3.3±1.2)分,對照組則為(4.6±1.4)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頭痛、肩頸痛改善的療效優于對照組,說明中藥封包治療能改善甲狀腺癌術后腦循環紊亂綜合征部分癥狀,惡心、嘔吐、頭暈療效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對照組采用患者家屬予患者局部按揉,指導患者甲狀腺癌術后康復鍛煉對于改善臨床癥狀同樣有效。觀察組和對照組總療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總療效要優于對照組。
甲狀腺術后腦循環紊亂綜合征屬于:“痹癥”范疇,可辯證為:“風寒濕痹證、肝腎不足證、氣滯血瘀證”,甲狀腺癌手術在全麻下進行,人體處于靜態,手術室室溫低,寒氣侵襲人體,聚于肩部,造成術后頸部麻痹疼痛;手術過程破壞人體經絡血脈,人體之血成了離經之血,為淤血,經絡受損,氣不能運行周身,斷于頸部,變成氣滯血瘀之象”,部分患者原本肝腎不足,加上手術損傷,正氣不足,加重了肝腎不足之象,肝腎不足不能滋養腦海,術后容易頭暈、嘔吐[2]。
此研究所用的活血通絡展筋方具備通竅化瘀、調理氣血、止痛、補肝腎、祛風散寒、強筋骨與活血通絡等作用,能夠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的恢復,并能增強機體的新陳代謝,改善神經組織營養。中藥封包治療能夠讓藥物直接作用在患者的頸肩部,此時,藥物將會通過毛竅進入到病灶部位,通過熱力的作用,促使局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流速,促進頸肩部淋巴與靜脈回流,從而有助于提高藥物吸收的效率。患者治療后,其頸肩部倍感輕松,且其麻木與疼痛等癥狀也顯著緩解。
綜上所述,中藥封包治療甲狀腺癌術后腦循環紊亂綜合征能改善其部分臨床癥狀,具有可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王雅琳,劉輝,武亮,丁永清.綜合性護理干預預防甲狀腺術后頸過伸腦循環紊亂綜合征效果及對術后不適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1,30(22):2492-2495.
[2]黎錦隆. 薄氏腹針治療甲狀腺術后體位綜合征的療效觀察[D].廣州中醫藥大學,2020.